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关节结核最理想的治愈结果是保持关节的一定功能。施行病灶清除术同时做髋关节成形可部分保留关节的功能。现就收集的39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恢复正常髋臼旋转中心高度和下肢长度的方法.方法 1996年7月~2007年7月收治1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按Crowe方法分析:I型7例,Ⅱ型4例,Ⅲ型4例,Ⅳ型3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旋转中心内移.术前和随访时采用摄片观察和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10年(平均6.3年),所有患者髋臼旋转中心都恢复正常,所有移植骨块经X线证实,均与宿主骨愈合,无骨块吸收现象,未见假体松动,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6分,术后平均91.3分.结论 采用自体股骨头及髂骨结构性植骨,旋转中心内移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8例(6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44例63髋,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2~9年)。按Crowe分类,I型18例24髋,Ⅱ型15例20髋,Ⅲ型6例10髋,Ⅳ型5例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除I例CroweⅣ型(2髋)外,髋臼侧均在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3例4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2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而愈。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4髋有异位骨化,其中BrookⅡ型3髋,Ⅲ型1髋。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术后平均为89分。结论后外侧入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因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所导致的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而逐渐出现的髋臼浅而平,股骨头退变,半脱位,脱位,负重区软骨退变并发展为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劳累及远行后疼痛,跛行,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髋关节周围异常病理改变,手术比较复杂,处理上比较困难,既要考虑骨性重建,又要考虑神经血管,软组织松解,外展肌平衡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行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26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畸形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畸形,也有由于各种疾病晚期所导致的髋关节畸形。如,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髋臼陷入症、髋关节炎症后期强直畸形等。在对这些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需要考虑许多特殊的问题。本文试以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为例,简单介绍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严重程度的增加,髋关节组成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髋臼窝变浅、形成髂骨假臼或假臼增生、硬化,真性髋臼内被纤维组织充填后外形很难分辨;  相似文献   

6.
1995年至今,我们对4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关节炎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秦宇飞 《吉林医学》2013,34(6):1006-100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方法和效果,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A组43例对象为治疗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B组32例对象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螺钉内固定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A组治疗组对象病症改善优于B组,切口愈合优于B组,Harris评分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并发症比例低于B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武峰 《吉林医学》2010,31(28):4870-487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11个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组随访11个月~9年,平均49个月。结果: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优7髋,良3髋,中1髋,优良率90.9%。无坐骨神经及股神经损伤患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注意肌力平衡,真臼安放生物性假体,细直柄假体应用骨水泥固定,调整前倾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镜诊治髋关节结核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髋关节结核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科2001年3月-2008年3月通过关节镜治疗髋关节结核16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早期和晚期病变,术前和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早期患者术前评分50.89±21.12,术后1年评分86.00±10.33,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并能正常生活;晚期患者术前评分3.33±2.07,术后1年评分62.15±17.36,虽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仍遗留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部分受限。结论关节镜可有效地对髋关节结核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关节置换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关节,以恢复人体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人工关节的研制和应用日趋完善,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就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减少或解除髋关节疼痛、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本院近来成功开展了13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用髋关节镜治疗常见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30例,均采取髋关节镜微创治疗,使用围手术期Harris髋评分来评价手术效果。患者术前Harris髋评分为(45±5)分,在接受髋关节镜治疗后Harris髋评分达到了(8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镜微创治疗髋关节常见疾病创伤小,对疼痛的缓解率高,对于髋关节的活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冰  张帆  毕擎 《浙江医学》2000,22(4):227-228
髋关节结核是四肢关节结核中较常见的一种 ,晚期常见关节软骨及骨的广泛破坏、关节变形、间隙狭窄或强直而造成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以往较多采用关节融合术 ,虽能解决疼痛问题 ,但患者丧失了关节功能而造成病残。随着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人们开始用人工关节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 ,但报道不多。1996年6月~1998年6月我们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例髋关节结核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36~65岁 ,平均50岁 ;病程5~50年 ,平均25年。其中4例行髋关节…  相似文献   

13.
14.
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4 5~ 68岁 ,平均 5 9岁。左髋 2 1例 ,右髋 1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18例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8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3例 ,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病 3例 ,全部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 2治疗方法 术前肌注止血药 ,采用前外侧弧形切口 ,用骨水泥固定假体调和骨水泥加入庆大霉素8万U ,调和成面团状 ,不粘手套时使用 ,安放髋臼与假头合适角度。术中输血 60 0~ 80 0ml,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 ,穿矫正鞋 ,术后 3天行骨四头肌功能练习 ,2周坐起 ,3周扶拐下床活动[1] 。1 3结果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1年7月对61例(70髋)髋关节强直(Ankylosed Hip)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及此后每年1次随访,采用 Harris 评分标准及放射学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髋关节强直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手术治疗,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4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94.8 mL,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73个月,平均32个月。Harris 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3±1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6.5±13.4)分,其中优25髋(35.7%),良36髋(51.4%),中4髋(5.7%),差5髋(7.2%),手术优良率为87.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术后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松动翻修病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强直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若髋关节骨性融合,手术难度较大,则术前准备应充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用改良髋关节直接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 整群选择自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术18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76例,实验组(改良直接外侧入路)111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数的差别.结果 2组手术时间(65 min vs 61 min)、切口长度(11.2 cm vs 11.6 cm)、并发症(5.3%vs 7.2%)、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16.25 mL vs 46.2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暴露、操作顺畅、对组织结构干扰小、破坏少,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杯假体的理想位置、正确放置方法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3例(39髋)1989年9月~2003年1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随访,A组:1998年前按Harris常规手术方法16例(20髋);B组:1998年后采用髋臼中心化手术技术17例(19髋).两组术前、术后随访时均行Harris临床评分,测量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偏心距,了解髋臼发育情况.结果术后A、B两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2.3±8.4)和(88.9±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B组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37.3±3.4)mm明显低于A组(46.4±4.3)mm(P<0.05);两组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偏心距差异无显著性;术后随访除2例偏外位置者出现移植骨吸收及髋臼杯位置不良外,其余患者无假体松动和下沉.结论术中应正确鉴别真性髋臼位置,加深髋臼使髋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将髋旋转中心内移和下移,以便术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孙可  梁斌  韦敏克 《广西医学》2004,26(12):1855-1856
患男,13岁。因反复右髋关节、大腿疼痛3月余于2003年10月16日入院。自诉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髋关节、大腿疼痛,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以夜间明显,尚能忍受,行走无明显障碍,一直未诊治。近一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不能行走,夜间不能入睡,在当地医院经抗炎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住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下肢明显肌肉萎缩,右髋关节未见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方法:对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功能锻炼,体位指导,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均知道预防髋关节脱位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所有病人均未出现髋脱位,弃拐融入健康人群中。结论: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杜绝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法:2004年9月至今21例患者采用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测量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平均长度5.7cm,术中出血平均为117ml,术后第一次下地时间平均为5天,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为92分。结论: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