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中医“善忘”“痴呆”“呆病”等范畴,以神志异常为主要症状表现。《灵枢·本神》篇中对“神”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将其分属五脏,因“心、脾、肾”三脏的功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故构成主宰神志活动的“心-脾-肾”轴。基于“心-脾-肾”轴理论,AD的发生发展可责之于三脏各自功能的失调及其相互影响。因此以“心-脾-肾”轴理论为基础,通过古方分析探究AD治疗思路,以期通过调节“心-脾-肾”轴功能恢复神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医大师夏桂成论治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的证治特点。强调盆腔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调理,调整机体内在抗病能力,非独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治之。急性期以下焦血热论治,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止痛;慢性期以改邪养正为本,提倡心-肾-子宫轴调控下的月经周期疗法,治以心肾交合、化瘀止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黄平教授运用黄连阿胶汤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医案整理,并结合文献检索与访谈研究,回顾黄平教授运用黄连阿胶汤治疗月经后期的临证思路与化裁经验,系统总结其在“心肾-中焦-子宫”月经周期节律脏腑分层调节模型指导下治疗月经后期的学术特色,并附医案加以佐证。[结果]黄平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阐释了黄连阿胶汤的方义,并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理论与“心-肾-子宫轴”学说影响下,结合气机学说,提出“心肾-中焦-子宫”月经周期节律脏腑分层调节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运用黄连阿胶汤据证化裁治疗月经后期,执简驭繁。文中所附医案在“心肾-中焦-子宫”月经周期节律脏腑分层调节模型指导下运用黄连阿胶汤化裁治疗,终获良效。[结论]黄平教授在“心肾-中焦-子宫”月经周期节律脏腑分层调节模型指导下,运用黄连阿胶汤治疗月经后期,为月经后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扩大了经方的适用范围,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是对《黄帝内经》肾主生殖理论的补充。在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将脑、心、肾、精室作为一个整体,将“肾”作为男性不育症辨证治疗过程的核心,将“脑心失调”作为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原因,认为“精室失用”为男性不育症发病的最终环节,是对当代男性不育症中医诊治体系的补充。在“脑-心-肾-精室”轴理论的指导思想下,男性不育症的治疗应以精血为基础,以督脉为纽带,脑、心、肾三者贯通上下,彼此衔接,相互影响。正常情况下,脑、心、肾三者协调有度,发挥肾主生殖、脑心共主神明,从而维持精室的正常开阖疏泄。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最终作用于精室,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应用“脑-心-肾-精室”轴治疗男性不育症,应注重肾主生殖的核心地位,侧重脑心同治,以调和精室,从而达到“心身同治,整体与局部同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有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经方、验方治疗本病并随症加减,或中药与针灸、理疗并用,或多途径给药,取得较大成绩。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在原有的“心-肾-子宫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心-肾-肝-脾-子宫轴”。认为“心-肾-肝-脾-子宫轴”失衡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其中心肾不交是中心环节,肝脾气血升降失调是重要影响因素,肝脾对心肾相交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应以调节“心-肾-肝-脾-子宫轴”为主要方法,心肾合治,肝脾同调,同时顺应女性生理周期进行调周治疗,注重防治结合,如此方可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清热利湿化瘀汤在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8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40例,清热利湿化瘀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化瘀汤在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葫芦灸联合中药贴敷在寒湿凝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艾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观察组实施葫芦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葫芦灸联合中药贴敷对寒湿凝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和总结分析夏老基于“心(脑)-肾-子宫轴学说”及“六阴六阳”理论对DOR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夏老治疗本病的方案和独到之处,并举验案加以验证。[结果] “心(脑)-肾-子宫轴学说”及“六阴六阳”理论是夏老的独创理论,强调心的君主地位,认为天癸是心(脑)与肾交合下所分泌的物质,六阴、六阳是天癸最基本的物质,其核心是精阴、精阳,且夏老认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才能维持健康的生殖节律。以此辨治,夏老认为DOR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心肾失交,天癸乏源,精阴精阳不足,治疗上采用宁心调周、滋阴助阳法,强调以人为本,用药之余重视心理疏导,未病先防,运用自拟经验方滋阴育精汤经后期调补精阴,加减茯苓补心汤经前期调补精阳,灵活化裁,效果显著。文中所举医案证属心肾不交,夏老从宁心实肾、调补精阴精阳着手,结合调周法辨证施治,终获良效。[结论]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基于“心(脑)-肾-子宫轴学说”及“六阴六阳”理论,对DOR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均具独到见解,为中医药调控生殖节律健康,治疗DOR提供了新的思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炎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子宫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机械性损伤+混合菌种接种法”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D雌性大鼠子宫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妇科千金胶囊组及盆炎方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共计7组,每组8只。分别以盆炎方高、中、低剂量药液、妇科千金混悬液及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21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EGF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盆炎方各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的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盆炎方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的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盆炎方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子宫中TNF-α的表达,明显增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子宫中EGF的表达,盆炎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肾两脏通过脾脏的中介作用建立起了两极一枢的“心-脾-肾轴”,是心肾相交功能的结构概括。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水火既济、精神互用等方面。“心-脾-肾轴”通过在心肾相交等生理活动中的各种作用,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外健康文摘》2008,5(6):40-40
按照传统医学的理论,失眠有许多病因,但归根结底在于,“心”有病,举例来说,心血不足,肾水不足(不能灭火)、肝火太旺(导致心火旺)、痰迷心窍等,都和“心”有关,实际上,传统医学的“心”有相当一部分与现代医学的脑有关。  相似文献   

13.
治疗高血压病时,由于不恰当地降压,使血压迅速大幅度地下降,从而导致心、脑、肾实质脏器血液灌注不良,出现各种临床表现,甚至可导致心、脑、肾的血管闭塞,留下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后遗症即慢性盆腔痛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26例慢性盆腔炎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给予口服中成药、直肠给药结合下腹部微波理疗综合治疗。结果226例患者有效218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96.46%。结论综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的慢性盆腔痛疗效确切,经济实用,适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确诊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化瘀利湿法组方的汤药,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红外光照射,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化瘀利湿法组方的汤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结论:本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分,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严重的PID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若PID未接受及时彻底的治疗可转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SPID),主要包括慢性盆腔痛、PID反复发作、不孕和输卵管妊娠,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盆腔炎性疾病多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和“癥瘕”等范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和“不孕”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17.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 ]256-252.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认为早泄病机复杂且与多个脏腑密切相关,辨证分型和治疗用药存在差异和难度。为进一步探明早泄病机并提高临床辨治疗效,基于藏象学说、五行生克理论及医家学术经验总结,分析认为早泄多与肾、肝、心三脏相关,其中肾为根本原因,肝是中心环节,心是直接诱因,并提出“肾-肝-心”轴辨治早泄理论。临床上可依循“肾-肝-心”轴自下而上分部辨证分型,并根据三部组合证型指导临床用药,在此基础上周青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实践及地域特点,认为临床以肾水不足-肝胆湿热-心火妄动证型较为常见,进而提出加味三才封髓丹作为治疗用药。加味三才封髓丹作为经典方剂三才汤和封髓丹的组合化裁,具有滋补肾水、清利肝胆、清心安神之效,使得肾、肝、心三脏互相制衡协调,适用于早泄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早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建立以立益肾养心法治疗更年期健忘症为研究目的。内容:根据《内经》中“肾藏志”、“心藏神”,阐述心肾对记忆重要性的理论思想。结论:用的宁神协定方,可提高妇女更年期健忘症的记忆商数。以健忘为切入点,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观察可长期服用、且安全有效的中药对早老性痴呆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系疾病与线粒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中医的心、脾、肾在心系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线粒体功能发挥效用也有相关证据可循。基于中医理论、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心肾失交、心脾失调”是心系疾病演变中的关键病机,也是线粒体相关功能紊乱的宏观表达。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临床通过益肾补气、益气温阳、温补心肾、健脾养心、益气健脾等方药加减治疗由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系疾病。“心肾相交”理论是对线粒体动力学(融合、裂解)正常的宏观调控,“心脾相生”理论是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稳态调节。线粒体的功能繁多且复杂,中医药通过其相关理论在治疗心系疾病中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从“心肾相交、心脾相生”角度出发,探讨线粒体功能在治疗心系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