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混合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治疗7、14、21 d组及阳性对照(SASP)组,用药治疗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 结肠黏膜形态学评分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1);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TLR4、NF-κB p65在模型组大鼠中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均减弱(P<0.05);RT-qPCR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减弱(P<0.05).结论 久泻灵颗粒可减轻结肠黏膜炎症反应,起到修复黏膜的作用,其原因与降低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 TLR4、NF-κB p65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活检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白介素-8(IL-8)的表达及三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内镜活检UC活动期结肠黏膜标本68份(UC组)及30例正常人结肠黏膜标本(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TLR4、NF-κB p65、IL-8的表达水平,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UC组结肠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和固有层TLR4、NF-κB p65、IL-8呈阳性表达,染色为深棕黄色,较健康对照组表达均显著增强,且不同病理分级间比较,Ⅲ级>Ⅱ级>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肠黏膜中TLR4、NF-κB p65、IL-8的表达均高度上调,并随UC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肠汤对大肠湿热型UC大鼠肠组织NF-κB p65及TLR4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加乙酸配合饮食加环境复合法,复制大肠湿热型UC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和TLR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TLR4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清肠汤各剂量组和SASP组NF-κB p65、TLR4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NF-κB p65、TLR4表达降低。很可能是清肠汤治疗大肠湿热型UC大鼠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90只,数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甘草泻心汤灌胃大、中、小剂量组及灌肠大、中、小剂量组。2,4-二硝基氯苯和醋酸复合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结肠粘膜组织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10的浓度。结果甘草泻心汤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提高血清IL-10浓度。结论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为中心的炎症通路,促进抑炎因子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及下游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Baicalin)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给药10d后,留取结肠组织标本,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观察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100mg/kg组能显著改善结肠大体形态,黄芩苷(25、50、100mg/kg)干预后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各炎症因子的分泌,黄芩苷高剂量组能降低IL-1、IL-8和TNF-α表达水平,但与SAS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黄芩苷高剂量组能降低NF-κB的水平,促进IκBα水平(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发挥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F-κB p65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结肠炎BALB/C小鼠肠道炎症及黏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 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UC组)和NF-κB p65反义寡核苷酸组(ASODN组).错义寡核苷酸组(MSODN组).ASODN组和MSODN组小鼠分别采用A-SODN、MSODN灌肠治疗,NC组和UC组则采用生理盐水灌肠,于造模后24 h进行,灌肠后第7天处死小鼠,行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炎症并评分,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中TNF-β、IL-1 β和IL-10表达,分析结果.结果 ASODN组小鼠结肠炎症评分较UC组和MSODN组明显改善[(5.26±0.88)比(10.32±1.25)、(10.40±1.28),P<0.05],但未恢复至NC组水平[(5.26±0.88)比(1.95±0.50),P<0.051;ASODN组TNF-α水平较UC组、MSODN组降低[(82.68±14.30)比(168.48±11.89)、(166.49±11.63),P<0.051,高于NC组[(82.68±14.30)比(64.17±11.29),P>0.05];ASODN组IL-1 β较UC组、MS-ODN组降低[(42.42±5.77)比(105.74±27.63)、(100.43±28.21),P<0.01],高于NC组[(42.42±5.77)比(11.68±3.52),P<0.05];A-SODN组IL-10水平较UC组、MSODN组升高[(116.68±11.02)比(62.50±11.57)、(58.44±10.92),P<0.01],低于NC组[(116.68±11.02)比(138.32±12.66),P>0.05].结论 NF-κB p65反义寡核苷酸可减轻小鼠结肠炎症,降低TNF-α、IL-1 β细胞因子的表达,升高IL-10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认为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因素。其中活化的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常见的细胞因子及NF—κB在UC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久泻宁颗粒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无水乙醇局部灌肠方法建立U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和久泻宁颗粒组,TUNEL染色方法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小鼠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胞外段(mTLR2ECD)单表位抗体TSP-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
核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其
中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均给予5%葡聚糖硫酸钠7 d以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停用造模药后TSP-2治疗组和
兔IgG组给予后续干预治疗7 d。计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行HE染色;利用ELISA法测
小鼠肠粘膜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NF-κB p65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NF-κB P65 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TSP-2治疗组小鼠第10~
14 天D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SP-2 治疗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MD组(P<0.05);TSP-2 治疗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兔IgG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2可以明显
抑制NF-κB表达和活性,通过调节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核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其
中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均给予5%葡聚糖硫酸钠7 d以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停用造模药后TSP-2治疗组和
兔IgG组给予后续干预治疗7 d。计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行HE染色;利用ELISA法测
小鼠肠粘膜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NF-κB p65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NF-κB P65 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TSP-2治疗组小鼠第10~
14 天D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SP-2 治疗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MD组(P<0.05);TSP-2 治疗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兔IgG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2可以明显
抑制NF-κB表达和活性,通过调节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NF-κB p50和p65蛋白保守结构域原核表达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获得具有DNA结合活性的人NF—κB p50和p65蛋白,建立人NF-κB p50和p65蛋白保守结构域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 通过PCR法扩增获得人NF-κB p50和p65蛋白保守结构域的cDNA,后分别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 )上,转化E.coli BL-21,经诱导表达及包涵体的变性和复性处理,获得可溶性p50和p65,同时用Western—Blot鉴定NF-κB p50和p65蛋白的表达,EMSA实验检测NF-κB p50和p65蛋白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构建了pET-22b/p50和pET-22b/p65原核表达质粒;p50、p65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均为包涵体;变性、复性后得到了可溶性p50和p65蛋白,浓度达218μg/ml和158μg/ml;并证实可溶性p50和p65蛋白均具有DNA结合活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pET-22b/p50和pET-22b/p65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具有DNA结合活性的NF-κB p50和p65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清肠败毒饮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给予清肠败毒饮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14d后处死.观察结肠黏膜形态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清肠败毒饮可显著改善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病变,降低NF-κB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败毒饮能减轻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NF-κB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TLR4以及NF-κB的表达情况,以此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方法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及治愈后外周单个核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鉴定,总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后进行Real-time PCR检测TLR4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Western-blot对NF-κB p65的活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TLR4表达的升高,引起NF-κB途径的p65磷酸化导致炎症反应。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单个核细胞表面的TLR4,进一步磷酸化NF-κB途径的p65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苏饮对肺气虚外感小鼠肺组织BD-2、TLR4、NF-κ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烟熏法建立小鼠"肺气虚外感"证模型,免疫组化(SP法)测定小鼠肺组织BD-2、TLR4、NF-κB蛋白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BD-2、TLR4蛋白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全方组、益气解表组、止咳化痰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BD-2、TLR4蛋白的含量均显著地下降(P0.05);全方组、益气解表组、止咳化痰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苏饮能促进"肺气虚外感"小鼠肺组织BD-2、TLR4、NFκB蛋白的表达,提示参苏饮能够促进"气虚外感证"BD-2的表达与"TLR4-NFκB"信号通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1)探讨番泻叶煎剂联合氢化可的松造成大鼠脾肾阳虚动物模型的最佳剂量。(2)结合现代研究,把中医证型与西医疾病结合起来,找到建立UC(脾肾阳虚型)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8%、15%、20%、25%、30%)番泻叶煎剂2 m L/100 g灌胃和氢化可的松10 mg/kg颈部皮下注射15 d造脾肾阳虚动物模型。(2)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法造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3)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及光镜评估。结果:实验各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出现大便稀溏、进食减少、体重减轻、肛温降低、弓背蜷缩、神态萎靡、反应迟钝、四肢不收、毛色枯槁、活动减少等脾肾阳虚的症状,但以15%番泻叶组造模效果最好。病理切片提示二硝基氯苯-乙酸法能够形成典型的慢性UC。结论:用15%番泻叶联合氢化可的松、二硝基氯苯(DNCB)-乙酸法建立脾肾阳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效果好,模型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其症状与人UC(脾肾阳虚型)症状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母乳对Caco-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NF-κB p65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母乳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两组各有常规培养液组(MEM)、未加热乳清组(5%BM)和加热乳清组(5%BMb)。造模后向两组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未加热乳清、加热乳清,继续培养6h后分别用RT-PCR检测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中,5%乳清和5%加热乳清均能抑制NF-κB p65 mRNA的表达( P<0.01),模型组中5%乳清抑制NF-κB p65 mRNA表达的作用较5%加热乳清更明显( 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缺氧复氧损伤后Caco-2细胞质内的NF-κB p65被激活进入细胞核表达,5%乳清可以抑制NF-κB p65入核表达,并且较加热乳清作用更明显。结论新鲜母乳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防治小肠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是母乳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2只,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法复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及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其中脑出血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又分为3h、6h、12h、1d、2d、3d、5d、7d8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大鼠尾动脉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依达拉奉治疗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2h开始腹腔内注射3mg/kg依达拉奉。1次,d。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脑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于出血后6h、12h、1d、2d、3d、5d、7d血肿周围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或P〈0.01)。结论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研究并建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方法 通过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 4, 6-三硝基苯磺酸)混合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天、14天及21天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FT3、FT4、T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脾肾阳虚型UC模型7天、14天及21天组大鼠血清中FT3、FT4、T的含量均有程度的降低(P<0.05);尤以模型21天组差异显著。结论 FT3、FT4、T是脾肾阳虚的敏感指标,检测血清FT3、FT4、T可以更好的佐证脾肾阳虚;证明了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复建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5-脂氧合酶(5-LOX)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取32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同时收集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标本26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NF-κB P65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32例UC患者组织学分级1级11例,2级17例,3级4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NF-κB P65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随UC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5-LOX与NF-κB P65呈正相关。结论 5-LOX和NF-κB P65在UC结肠炎症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清肠栓脐贴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3.5%DSS自由饮用连续7 d的方法制备UC模型,另取10只小鼠作为正常组。造模7 d后,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和清肠栓脐贴组,每组10只。美沙拉嗪组灌胃给予0.1 g/kg美沙拉嗪溶液;清肠栓方组和清肠栓脐贴组分别采用灌胃和脐贴方式给予0.118 g/kg清肠栓生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均每日1次,连续9 d。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活动和排便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液和结肠样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PCR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6、IL-1β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第7天,造模小鼠均出现明显血便,且精神萎靡、体质量明显下降;DAI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②结肠组织病理观察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部分缺损,腺管萎缩或消失,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严重。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清肠栓脐贴组小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清肠栓脐贴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不同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清肠栓脐贴组结肠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不同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栓脐贴可明显改善UC小鼠的一般活动及排便情况,减轻肠道黏膜上皮损伤和炎症浸润,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