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卫星 《西部医学》2007,19(6):1074-1075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监测12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7、10、14天后血清心肌酶谱、血浆肌钙蛋白及血气分析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比对照组明显高(P<0.01);治疗显效、好转后,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与治疗前对比下降更显著(p<0.01),有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无效及死亡病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升高明显.结论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的心肌损害有诊断和治疗观察价值,肌钙蛋白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杨蕊 《河北医学》2014,(3):423-425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心肌酶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90例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同时根据脑梗死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观察组组间心肌酶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AST、CK、LDH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各项心肌酶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随着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意识障碍组患者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无意识障碍组显著增高(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增加,心肌酶指标可作为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葛卫力  陆抑非  李涛  杨梦奇  米亚非 《浙江医学》2022,44(23):2552-255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标志物和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和CO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和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明显改善,且炎性反应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VVH在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的5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行CVVH患者,对比治疗前后血肌酐(SC)及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差异。结果除4例患者死亡外,其余行CVVH治疗后患者SCr及BUN水平明显下降。讨论 CVVH在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脏损伤即脑心综合征时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后12 h内予以血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学检测分析.结果 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肌钙蛋白Ⅰ阳性20例(15.6%),蛛网膜下隙出血组的发生率最高,脑出血组次之.血清心肌酶升高84例(65.6%),意识障碍组与清醒组患者心肌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肌功能损伤主要以血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其异常变化程度与病变性质、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关,是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乐明辉 《当代医学》2013,(33):76-7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的70例各内科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测定心肌肌钙蛋白含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同时通过测定肌酸激酶MB同功酶指标的方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指标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水平。上述各项指标要在患者入院就诊的30 min内获得。结果实验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测定为(0.15±0.12)ng/L,对照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测定为(0.011±0.003)n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检测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88.9%,肌酸激酶MB同功酶指标检测灵敏度为57.9%,特异度为85.6%,心肌肌钙蛋白含量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肌酸激酶MB同功酶,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的各项实验指标结合临床诊断有利于在急诊中准确快速地确诊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病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败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败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择同时期本院接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非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资料,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死率、生存时间、初始透析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为败血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征,其中少尿、多脏器衰竭、慢性疾病数量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就诊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好转组和无好转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脑出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量出血组高于小量出血组,无好转组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心肌酶升高组明显高于心肌酶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两者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心肌酶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从2007年11月~2009年10月入住我院ICU的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1例,其中,好转35例(好转组),恶化36例(恶化组),均于入科24h内常规检测各项心肌酶,将两组患者心肌酶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值范围,恶化组明显高于好转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心肌酶水平升高,而恶化组的患者显著升高,心肌酶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探讨临床指标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比较病情恶化及死亡组与病情改善组血脂 ,发现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及载脂蛋白A(apoA)越高 ,其生存率越低 ;心肌酶谱中LDH ,CK ,CKMB ,LD1等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47%的患者CK -MB阳性 ,12例肌钙蛋白测试 ,结果都呈阳性 ;冠脉造影前血Scr(2 81 6±12 8 8) μmol/L ,冠脉造影后血Scr(366 8± 164 3) μmol/L ;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7例死亡 ,其中血液透析组死亡 2例 ,非透析组死亡 5例 ,2例病情恶化出院。结论 TG及TC高低与病死率有关 ,TC及TG增加死亡风险。心肌酶的高低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但肌钙蛋白T阳性需要正确分析。PTCA时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功能有负面影响 ,近期会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HF)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提供诊疗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肾衰竭(CKD4~5期)患者289例,依据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分为两组: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组(CRS组)和单纯肾衰竭组(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及实验室检验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压、贫血程度、心肌损伤、白蛋白、肾功能、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308,P=0.002)、高血压(OR=2.464,P=0.000)、肌酶升高(OR=3.065,P=0.000)、低白蛋白(OR=0.845,P=0.000)、低血钙(OR=0.062,P=0.000)、高血磷(OR=2.868,P=0.004)是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损伤、低白蛋白、钙磷失衡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重视这些因素的把控对防治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每晚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血脂的改变,并判定预后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肾功能BUN、Cr、尿蛋白及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比对照组有改善(均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期接受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衰治疗中出现肾脏功能减退的比例,并分析原因。方法:70例老年心衰病人,治疗2周后发生肾衰21例,对比肾衰组和无肾衰组利尿剂用量、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贫血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利尿剂用量、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贫血等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老年心衰治疗中,要注意预防和治疗肾脏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良好的管理可避免心力衰竭加重。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公众认可的心力衰竭管理模式。本课题拟应用心力衰竭清单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统一的管理,旨在为我国探索社区管理模式提供参考。目的 应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并评价此方法的效果,希望通过此研究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管理模式并可进行推广。方法 选取2016-06-30至2017-06-30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住院且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管理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管理组由全科团队采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管理,随访1次/月;对照组不应用心力衰竭清单,由全科团队进行常规门诊管理,随访1次/月,仅记录相关资料但不特别干预。查阅患者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基线资料。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 共176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管理组89例,对照组87例。管理后,管理组NT-proBNP、心功能分级、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管理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高于管理前,螺内酯使用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两组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ACEI/ARB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1.2%(10/89)〕低于对照组〔29.9%(26/87)〕(χ2=9.404,P=0.00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8/89)与11.5%(10/87),χ2=0.301,P=0.583〕。结论 全科医生应用心力衰竭清单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提高管理效果,提示心力衰竭清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衰宁颗粒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肾功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肾衰宁颗粒口服,对照组30例予包醛氧淀粉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肾衰宁颗粒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能有效的改善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为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硝普钠在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急性心衰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病例45例均给予硝普钠静脉滴入.结果:显效10例,有效31例,无效4例.结论:硝普钠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急性心衰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衰宁颗粒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肾功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肾衰宁颗粒口服,对照组30例予包醛氧淀粉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肾衰宁颗粒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能有效的改善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为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MSOF)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COPD并MS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4例(11.8%),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30例(88.2%)。经治疗后,仅合并呼吸衰竭者好转率100%;合并MOSF后预后差,病死率与受累器官成正比。结论老年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肾衰方作为活血化瘀、益气清热、养阴利尿等作用的复方对慢性肾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肾衰方,每日1剂,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对照组则给予脉络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14d为1疗程,共2疗程。结果:经2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30.00%,好转率46.67%,有效率76.67%,对照组显效率13.33%,好转率36.67%,有效率50.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肾衰方对慢性肾衰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