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耀 《当代医学》2013,(25):145-146
目的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福州市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6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大小。结果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较服药前有所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但是治疗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蒋美媛  庞明  陈敏  严红  余艳  黎华 《广西医学》2013,(6):672-674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的作用。方法将96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普罗布考组,每组32例,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IMT、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治疗6个月后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ox-LDL、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明显减少,并且效果好于阿托伐他汀组及普罗布考组(P<0.01)。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明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及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明胶囊,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组间血脂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均较治疗前缩小,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明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调脂、稳定斑块及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住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睡前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6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和数目。结果:两组治疗前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数、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颈动IMT、斑块面积减小(P〈0.05),而研究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对照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数量基本不变;研究组的不稳定斑块数减少29处、稳定斑块数增加22处、斑块数减少7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MT和面积,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治疗组(51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49例)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烟酸等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其他同治疗组。结果:组间血脂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治疗组厚度缩小,对照组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选择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1,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双侧颈动脉B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测量斑块面积及斑块Crouse积分,并在治疗6个月进行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结果 (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个月后比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RP的水平降低(P均〈0.05),对照组CRP水平也比其治疗前降低(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前TC和LDL-C及CRP水平降低(P均〈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1个月后TC、LDL-C和CRP水平降低(P均〈0.05),但治疗3个月后CRP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其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IMT均降低(P均〈0.01);两组斑块面积在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Crouse积分较其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均降低(P均〈0.05)。(3)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ADL评分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降脂和抗炎的作用,并能稳定或逆转颈动脉斑块,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脂、颈动脉IMT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商水县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颈动脉IMT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低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h lipoprotein,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颈动脉IMT及hs-CRP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脂、颈动脉IMT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宋文彤  贾岩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097-10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行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均较治疗前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采取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马璟曦  蔡敏 《重庆医学》2013,42(16):1835-1836,1840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普罗布考0.25g,每天2次,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高(P<0.05),颈动脉IMT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TC、LDL-C、TG及颈动脉IMT明显降低(P<0.05),HDL-C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降脂和降低颈动脉IMT作用,能有效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血塞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0例,分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片,中西药组再给予血塞通胶囊,疗程为6个月。结果:①西药组和中西药组中的血脂(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5);②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未见到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可降低不稳定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降低颈动脉斑块积分;阿托伐他汀片和血塞通软胶囊临床结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IMT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两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以起到较好的降脂、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颈动脉斑块大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脂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粥样斑块大小、IMT值和血脂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粥样斑块大小、IMT值和血脂水平较治疗前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粥样斑块大小、IMT和血脂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能缩小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并改善其脂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永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红蓝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用药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load blood glucose,2 h PG)]、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用药前,2组患者FP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面积(Smax)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缓释烟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IMT以及S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IMT以及Smax较之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治疗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调脂效果,有效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缩小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Ⅰ组(阿托伐他汀10mg)和Ⅱ组(阿托伐他汀20mg),每组各30例。治疗24周后,详细记录两组颈动脉斑块的部位、数目、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生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结果24周后,Ⅰ组、Ⅱ组TC、LDL—C显著降低,HDL—C升高;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减少,面积缩小,IMT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g或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及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少斑块数量,减小斑块面积、稳定斑块,但半年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敏  马璟曦  罗春阳  彭雪梅 《重庆医学》2012,41(7):656-657,66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n=30)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n=30),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及颈动脉IMT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P<0.05),而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及治疗前后斑块面积、斑块厚度。结果治疗前,2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及斑块面积、斑块厚度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及斑块面积、斑块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重要影响,可有效减少斑块面积,改善其血脂指标,稳定期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荷丹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17例高脂血症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加用荷丹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血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颈动脉IMT、斑块面积,NO,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T-1,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荷丹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明显降低血脂,调节内皮功能,降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12月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可以有效改善IMT和斑块面积,甚至消除颈动脉斑块,但瑞舒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