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人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使得针对HCV感染更为有效的疗法及疫苗的研发滞后。黑猩猩是HCV感染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但由于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及临床症状等诸多问题,其应用受限,因此发展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HCV感染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迫在眉睫。近年来,以啮齿类等动物为替代模型取得了不少进展,应用转基因等实验技术使替代动物感染了HCV,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 HCV自然感染的实验动物、自然感染和非自然感染的替代实验动物在致病机制研究、药物评价和疫苗研发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在我国,病毒性肝炎高度流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危害较大。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感染与发病机制,及进行药物与疫苗研究的必要工具,目前病毒性肝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于病毒在动物体内的感染特性及发病规律方面。本文仅就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尤其乙型、丙型肝炎树鼩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建模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宜兴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人和动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血清感染状况,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将有丘陵山区的5个乡镇设立为监测地区,监测地区的医院及市级综合性医院为哨点医院,采集病人的血清作核酸PCR检测及序列测定分析,采集健康人群与动物血清运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SFTSV总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SFTSV总抗体阳性率比较。结果两年共监测报告确诊病例5例,调查健康人群866人,SFTSV总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0.23%。采集5种动物血清215份,SFTSV总抗体阳性6份,总阳性率2.79%。结论宜兴市丘陵山区存在SFTSV的流行,应加强对该病的识别、救治及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是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人类感染后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本文就SFTSV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机理、流行特征、传播媒介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易感性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将病毒通过滴鼻接种实验猴,观察感染后动物的临床症状,采血、咽拭子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动物表现轻度食欲下降、一过性体温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检查感染急性期动物肺组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明显,肺泡受压变形,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改变,感染后14 d动物血清IgG抗体水平较感染前升高4倍。结论H5N1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可以引起人宫颈癌、肛门生殖器癌、尖锐湿疣等多种良、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由于HPV严格的嗜人类上皮组织的特性,自然状态下不感染任何实验动物,给研究HPV的感染过程、致病机理,以及开发治疗HPV感染的药物等带来了困难,因此,研究HPV的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携带状况,探讨其可能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方法 2012年3月~12月在江苏省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7个市/县,采集鼠、牛、羊、刺猬、鸟类和蜱等动物标本,提取总核酸后,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标本进行布尼亚病毒S基因核酸的检测,阳性标本采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采集761只(管)动物,43只(管)检出SFTSV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65%。采集3 728份标本,阳性49份,阳性率为1.31%。鼠的病毒携带率最高(6.84%),蜱标本阳性率最高(4.94%)。除蜱标本外的3 647份标本中检出阳性45份,阳性率为1.23%,不同器官阳性率分别为淋巴结(50.00%)、血清(2.34%)、脾(1.64%)、心(1.64%)、肝(1.28%)、肺(1.09%)、脑(0.94%)、肾(0.73%)、血块(0.41%)。5月标本阳性率最高(4.01%)。从1份羊血清及其体表1份蜱标本中各分离出1株SFTSV病毒。结论鼠、牛、羊和蜱均可携带SFTSV,可能是其自然宿主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现有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但对于HPV已感染或已致病的个体却无有效治疗方法。HPV感染机制探索及防治策略研究仍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由于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尚未建立理想的HPV感染动物模型,特别是HPV感染小鼠模型。2011年分离的小鼠乳头瘤病毒(MmuPV1),可自然感染实验室小鼠品系,并引发小鼠恶性肿瘤,是现有唯一可用于乳头瘤小鼠模型建立的病毒。MmuPV1感染小鼠模型具有动物体积小,易于操作,试剂盒丰富等诸多优点。因此,该小鼠模型为乳头瘤病毒感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关键平台。本文通过综述MmuPV1感染小鼠模型创制及应用相关研究,更好地助力HPV的致病机制、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旱獭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是继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之后发现的另一个嗜肝DNA病毒。旱獭慢性感染WHV可逐步发展重型肝炎和肝癌,与人类感染HBV发展过程极为相似。最初WHV病毒学和发病机制研究来自于捕获的、自然感染WHV的野生野旱獭,由于其饮食、寄生虫感染、环境毒性、WHV感染源和感染进程等背景资料,给研究带来障碍。目前,一些实验室已经在室内成功饲养、繁殖旱獭,实验动物化的旱獭在WHV和肝癌研究中显示出优势:可以给新生旱獭接种、感染WHV,培育慢性WHV旱獭携带者。实验研究已经发现WHV可导致肝癌,与流行病学和HBV是人类肝癌诱因的分子病毒学研究研究结果一致。慢性WHV旱獭携带者是人类HBV慢性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前评估最有价值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侯选抗病毒药物评估以及实验疫苗、免疫调节剂治疗和预防HBV感染性疾病的后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本文综述了WHV分子病毒学特征、旱獭及其他动物自然感染嗜肝DNA病毒情况,以利于研究人类H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雪貂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方法 A/Anhui/1/2013(H7N9)禽流感病毒经鼻吸入感染雪貂,观察动物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呼吸道排毒情况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雪貂感染后出现体重下降、活动减少以及打喷嚏的临床表现,上呼吸道、心脏、肝脏及嗅球可检测到活病毒,上呼吸道排毒的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的第3~5天。血清抗体滴度最高达到1280,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粒细胞数量增加。组织病理学显示动物肺脏呈局灶性间质性肺炎及肺泡炎改变,CT显示肺内片状阴影。结论成功建立雪貂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动物模型,模型的建立为H7N9禽流感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及疫苗的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伴随多种临床症状的严重肝损伤疾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因此制备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以进行治疗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综述了适用于不同种类实验动物的急性肝衰竭模型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建立CRF动物模型的操作方法、模型特点与临床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了CRF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出物理、化学、生物学三大类造模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寻求统一、稳定、简便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不同的CRF动物模型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及运用范围,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自研究的侧重点来选用,以助于研究者更好地探讨肾脏病组织形态、生化指标的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阐述CRF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效药物及阐明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全球关注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感染后可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动物模型是开展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开发等研究的基础。空肠弯曲菌由于培养条件苛刻以及感染实验动物的疾病相似性、经济性和重复性等因素,仍缺乏良好的感染动物模型,其致病机理迄今尚不清楚。本文对已报道的空肠弯曲菌感染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骨髓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骨及其相关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该病具有治疗困难、花费高、病程迁延不愈、致残率高等特点。由于骨髓炎发病过程非常复杂、变异度高,目前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建立骨髓炎模型的动物常使用兔、大鼠和小鼠,较少使用狗、猪、山羊等大型动物。然而,目前研究中尚未发现可以较好控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检索目前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期寻求一种可以较好控制的用于研究骨髓炎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并对目前骨髓炎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但是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抑郁症的疾病状态,被广泛运用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和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抑郁症动物模型根据造模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应激造模,手术造模,药物诱发造模和遗传造模。这些模型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抑郁症的发生,比如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和转运蛋白、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内分泌系统、炎症假说等,在抑郁症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综述就常用的啮齿类动物抑郁症模型进行概述和评价,为抑郁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右心衰竭(RV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综合征。RVF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研究RVF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和防治方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RVF模型的建立方法、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造模成功率、模型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虽然RVF动物模型较多,但由于造模方法不一,选材及处理条件不同,目前尚无公认的实验模型。本文将对已报道的RVF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造模原理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评价,为今后在RVF研究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彭峥  刘兆丰  胥方元 《西部医学》2019,31(12):1962-1965,封三
膝骨关节炎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现阶段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亦缺乏真正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仍以动物实验为主,其关键是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用于膝骨关节炎研究的实验动物多种,造模方式多样,且各具优缺点。在进行动物实验前,应结合研究目的、模型特点综合考虑。本文就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近年来成年生长激素缺乏动物模型的几种建立方法,为实验研究和治疗因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异常提供良好的模型。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对成年生长激素缺乏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 结果 成年生长激素缺乏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生长激素缺乏动物模型、垂体切除动物模型、基因敲除模型三种。 结论 垂体切除动物模型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但受影响的因素较多,不适合于生长激素与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自发性生长激素缺乏动物模型与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价格高昂,但特异性缺乏生长激素,利于研究生长激素缺乏后,骨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高发,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其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之一。抑郁症动物模型作为疾病机理研究以及药物筛选的主要手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现有的抑郁模型创新性地融合了比较行为学以及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本文将结合模型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及预测效度对现有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应激模型、损伤模型、化学诱导模型及转基因模型,这些模型均能不同程度的模拟人抑郁症的特征,在抗抑郁药物开发及发病机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ADHD动物模型的研究情况,分析各种模型的优势与不足,为建立理想ADHD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今后ADHD的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搜集ADHD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各种模型的来源及应用范围,总结其优缺点。结果 ADHD模型主要分为四大类型:遗传学模型、神经损伤模型、人工筛选模型及环境适应性模型。四类模型建模目的不同,应用范围各异,互有优劣。结论按有关评价标准,尚无理想的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是当前相对完善的模型。动物模型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的目的进行筛选,建立理想的ADHD动物模型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