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医用X线对晶状体损伤的临床观察附院眼科(046000)张兰眼科学教研室周金安随着放射性物质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电离辐射对晶状体的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医用X线工作者常接受小剂量照射,对其能否引起晶状体损伤而成为辐射性白内障,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我...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剂量辐射对艾氏腹水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鼠经10cGy,γ线照射后24h,脾细胞NK活性显著升高,经10cGy照后24h,30cGy照后24h和5d,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增加,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外周血白细胞指数,肿瘤重量等无明显影响,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医用X线工作与健康人员染色体畸变的变化,发现放射组染色体中畸变率,异常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工作年限组杂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低剂量辐射对艾氏腹水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鼠经10cGγ线照射后24h,脾细胞NK活性显著升高.经10cGy照后24h,30cGy照后24h和5d,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增加。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肿瘤重量等无明显影响。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小鼠生殖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遗传损伤适应性反应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以50mGyX射线为D1剂量,然后在不同间隔时间照射D2(1.5GyX射线),其间隔时间在24h内的不同时间照射D2,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下降,出现明显的适应性反应,以3~6h为最佳;以50mGy×4的多次照射和慢性小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累积剂量为1.10Gy)为D1剂量,在照射后40d仍可出现适应性反应现象。说明,单次急性照射的适应性反应持续时间较短;而多次照射和慢性照射适应性反应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75mGyX线全身照射后4天,引起正常小鼠、SRBC免疫小鼠血浆中皮质酮含量降低,而血浆中 T_3、T_4的含量在照射后4天、7天均未见明显变化。提示75mGy照射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下调,而甲状腺功能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以具有拟X线性眼晶状体特征性改变的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为对象,详细分析了眼晶状体的各种变化与X线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所受辐射剂量相对较小,但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仍可引起晶状体拟X线性变化,这些变化大多属早期而且轻微,并与X线辐射的累积剂量关系密切,与辐射的年剂量当量关系不明显,当然,也不能排除个体(器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11.
低强度微波对晶状体的非热效应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波技术在通讯、电器、医疗卫生和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微波对人体的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晶状体由于其含水量高、缺乏血管等结构特性更容易受到辐射的损伤。已有实验证实,大剂量微波辐射使晶状体组织蛋白热变性凝固导致晶状体混浊而发生白内障,而近年来发现微波辐射造成的损伤还存在非热效应,这为探讨辐射暴露限值及辐射的有效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粒单)白血病小鼠骨髓的影响,为LDR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小鼠粒单白血病细胞系WEHI-3尾静脉接种于BALB/c小鼠建立动物模型。接种后第28乏对其行LDR,于照射后第1天处死所有小鼠,通过光镜、荧光显微镜、电镜观测骨髓多项指标。结果BALB/c小鼠在接种WEHI-3细胞后第14~28天能成功诱导移植性粒单白血病的发生。小鼠骨髓涂片的光镜观测显示50mGy,75mGy和120mGy组其原始粒单核细胞百分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小鼠骨髓涂片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50mGy,75mGy和120mGy组其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升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骨髓凋亡细胞百分率有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LDR对粒单白血病小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LDR)后不同时间白血病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变化.为低剂量全身辐射辅助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WEHI-3细胞尾静脉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体内,诱导移植性粒单白血病发生:60只成功建立的粒单白血病模型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对照组小鼠不予LDR,实验组小鼠同时给予75mGy的LDR。于LDR后1d,2d,3d,5d和10d分别处死6只实验组及6只对照组小鼠,取其血清及骨髓,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NF,荧光显微镜、电镜观测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LDR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TNF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d和2d升高最为显著(P〈0.05),LDR后10d血清TNF水平已接近对照组(P〉0.05)。LDR后第2天、第3天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最高,第5天和第10天次之(P均〈0.05),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略滞后于血清TNF的变化。结论LDR可使白血病小鼠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增加,LDR对小鼠粒单白血病的治疗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螺旋CT在肺动脉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肺动脉CTA扫描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双低"扫描组,每组各28例.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扫描,常规扫描组管电压120KV,造影剂欧乃派克350mg/mL,"双低"扫描组管电压100KV,造影剂威视派克270mg/mL.图像分析由同机Vitrea FX工作站完成,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叶、肺段动脉,以及肺亚段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扫描组和"双低"扫描组的SD[(7.7±2.1)vs(8.3±2.4)]、SNR[(23.9±7.3)vs(25.1±7.8)]、CNR[(24.9±6.6)vs(27.1±7.2)]和图像质量评分[(4.1±0.8)vs(3.8±0.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扫描组的CTDIvol[(6.1±0.4)vs(8.4±0.6)mGy]、DLP[(293.4±21.7)vs(391.5±33.2)mGy.cm]、ED[(4.3±0.4)vs(5.7±0.6)mSv/mGy.cm],以及碘摄入量[(6.2±0.9)vs(8.3±1.1)g],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扫描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而且与常规扫描比较,能显著降低辐射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低剂量CT在早期无症状肺癌筛查中放射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3种不同放射剂量对不同体重的筛查人群行CT扫描,选择最适宜的放射剂量,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方法对500例健康人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同时,选择其中100例进行不同的管电流(10 mA、20 mA、30 mA)、不同体重(≤50 kg、60 kg、80 kg、≥90 kg)的图像噪声和伪影进行观察。结果不同剂量的图像噪声与伪影明显与受检者的体重有关。结论低剂量CT管电流30 mA,为检测早期肺癌有效的合适剂量,可满足早期肺癌的筛查,提高检出率,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的疗效。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应用小剂量甲强龙静滴;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结果在喘憋、住院时间缩短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比格犬后外周血象的变化,为小剂量辐射防护新药评价建立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比格犬24只分为5组:0.3 Gy连续5d屏蔽组,0.6 Gy连续3d屏蔽组和连续5d屏蔽组,1Gy1次照射屏蔽组,不屏蔽组1.1 Gy,连续观察30 d.临床指标有体温、体质量、临床症状等;分别在照前和照后不同时间检测外周血象.结果 0.6 Gy连续5d照射组动物存活率为33%,其余各组均全部存活.0.6 Gy连续3d照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在1~23 d明显降低,0.6 Gy连续5d照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在1~25 d明显降低,1.0 Gy照射白细胞在7~21 d明显降低、血小板在11~17d明显降低.0.6 Gy连续3d照射红细胞在照后5~15 d、血红蛋白在5d明显降低;0.6 Gy连续5d照射红细胞在照后13~25 d明显降低.0.6 Gy连续5d照射血红蛋白在照后13~25 d明显降低.结论 综合存活率、临床症状、外周血指标变化等,0.6 Gy连续3d照射可作为小剂量辐射防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80例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行常规剂量(130kV,100mA)扫描,B组40例行低剂量(130kV,20mA)扫描,分别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01),并计算剂量长度积(DLP)。统计两组相关指标:平均穿刺时间、活检阳性率、肺内针道出血发生率及气胸发生率。对两种不同扫描参数的x线辐射剂量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的CTDIvol为(2.12±0.15)mGy,DLP为(43.06±3.25)mGy·cm,分别为A组的19.67%和19.02%,两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平均穿刺时间、活检阳性率、肺内针道出血及气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在病灶的毛刺、钙化数目等细节显示方面不如A组,且在纵隔窗观察时,B组图像纵隔及胸壁结构的噪声较A组增大;上述两种情况对病灶穿刺过程影响不大。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低剂量扫描(130kV、20mA)既能保证穿刺成功和穿刺安全,又能显著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低剂量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对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同位素掺入法观察免疫功能受损的小鼠和营养不良患儿T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及其低剂量辐射效应。结果2.5 Gy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小鼠外周血WBC分别在第4 d和第6 d下降最为明显,WBC分别从4850×106/L降至1078×106/L,4878×106/L降至1400×106/L。T淋巴细胞3H-TdR(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明显下降,每分钟放射性计数(CPM)分别从6075降至4099,5764降至3715。与0 cGy组相比,经5 cGy辐射后3H-TdR掺入明显增加,CPM分别从4099升至5639,3715升至5404。5 cGy辐射还可以明显增加营养不良患儿T淋巴细胞14C-TdR(14C-胸腺嘧啶核苷)和3H-Tyr(3H-酪氨酸)的掺入,CPM分别从5179升至6201,1393升至2371。结论适宜的低剂量辐射对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