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周常昆主任医师调治脾胃的思路,一要顺其冲和之性,二需厘清肝脾主次,三可充分调中溉旁,特举3例验案以示其理。  相似文献   

2.
王雷生  李志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05-2307
肝脾胃同治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极广,涉及临床各科,以慢性病为主。肝脾胃同治法重在顺应肝的疏泄条达之性、脾的健运升清之性及胃的受纳和降特性。李郑生教授在临证中十分重视"肝脾胃同治"思想,擅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内科杂病,根据病情灵活变通,用药轻灵,严谨精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杨少山教授认为慢性脾胃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膏方,疗效显著,且其治疗特色鲜明。主张:①补益脾胃,当“清养”;②结合治肾,当“养阴抑阳”;③调治三宝,不可偏废;④结合辨病,科学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郭立中教授从温运脾胃治疗疑难杂病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经典理论的探源,结合郭师学术经验相关文献,阐明温运脾胃的立法依据,归纳临证辨治要点及常见治法和用药规律,并附验案一则佐证。[结果] 从温运脾胃治疗疑难杂病,立法依据基于疑病多痰郁、难病多寒湿、久病多中虚的病证特点。临证辨治强调应动态把握疾病阶段,权衡温阳散寒力度,区别脏腑病位选药,权衡先后次第立法,常采用温通卫胃法、温降中土法、益火补土法治疗。附录胃积验案,从初期、中期、后期、末期分而治之,体现了先开表、再畅中、益火源、固根本的先后次第思维。[结论] 温运脾胃对疑难杂病辨治具有一定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周亨德教授擅长运用脾胃学说治疗消化系统多种疾病,从溯源求本、医理贯通,多法并举、进退有序,优化组方、丝丝入扣,药食兼顾、调治身心四个方面来介绍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善治内科系统疾病,临床重视调护脾胃中气,通过调理脾胃升降,恢复肝升肺降之机,调心肾相交之常,临床疗效卓然。笔者有幸随诊数年,现将其运用“和中焦,助升降”调治内科杂症的学术思想简要介绍,并撷取医案三则,以案示理,以饗同道。  相似文献   

7.
总结朱氏妇科从冲任治疗闭经的经验,对于冲任实证以攻泻为主,以祛除邪滞,调畅气血;对于冲任虚证以通补为主,重视补益肝、脾、肾,培养气血.  相似文献   

8.
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系疾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法统方,获得了显著疗效。将徐师治疗脾胃系疾病归纳为以下10法:疏肝和胃、健脾和胃、养阴理气、化湿清热、养血活血化瘀、消导解酲、温中祛寒、散结消坚、涩肠止泻、清肝养肝。   相似文献   

9.
单兆伟教授认为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脾虚湿盛为病机根本,临床常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单教授膏方治疗本病,处方多而不乱,条理清晰,每张膏方可有主方、辅方、佐方、使方4部分组成,协同应用,全面兼顾。以主方为核心,辨证施补,主方以运脾化湿为大法,辅方在四诊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佐方对兼症,使方滋养补虚、引经收膏。膏剂药效持久,能滋养补虚、治病纠偏,在本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优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连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原用于治疗胆寒证。符为民教授将其灵活应用于失眠、焦虑抑郁症、中风、眩晕头痛、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内科杂病,素有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180例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龙氏手法组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常规推拿组予传统推拿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d,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情况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NDI、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龙氏手法组患者VAS、NDI、CASCS评分均较常规推拿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氏手法组有效率为95.6%,常规推拿组有效率为75.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推拿治疗比较,龙氏正骨手法能明显缓解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功能活动,改变脊柱形态,提高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总结邵荣世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心、脾(胃)关系密切,病因除了实热、虚寒、阴火外,湿热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病机将本病分为实热火盛、湿热内阻、阴虚火旺、脾虚夹湿四型。临证应从心脾(胃)论治,清热泻火方选导赤散合清胃散加减;清利湿热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养阴清热方选玉女煎加减;健脾温化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论治,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3.
从胃病腹诊、胃阴胃气联系考虑、胃病用化瘀药、胃病阴虚夹湿的证治4方面介绍徐景藩教授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徐景藩教授分三型治疗胃病的经验.方法:搜集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病案,归纳、分析其证治规律,并举三个典型病例进行详述.结果:徐景藩对脾胃病强调定病、定位、定性,重视腹诊,并将胃脘痛分为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三个主要证型,善于发挥升、降、消、补、润、燥、清、化八法的运用经验,其处方往往是集药治、食疗为一体.结论:徐景藩教授的治脾胃病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关林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时而心悸不宁,甚或心痛持续不解,相当于目前西医疾病中的灌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机为人体阳气、阴血亏虚,而致痰浊、瘀血、寒积留聚,引起心脉气血阻闭不通。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浊血瘀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对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益气、补血、温中、祛痰、养阴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因人因地制宜以及调护,其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李中宇教授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治疗失眠的经验。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现代医疗技术并无理想的根治手段,而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刘龙民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后,学验俱丰,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善于从脾胃进行论治,效果显著,文章从理论来源、临证分型、主要治法进行简要总结,并有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18.
黄孟君教授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孟君,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专家,从事医疗、教学工作40余年,善长使用升降理论治疗内科杂病,尤其是脾胃病方面,每每能起病沉疴。笔者有幸师从黄老学习,在跟师门诊临证的一年半里,中医临床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脾胃病方面,感悟颇深。现将黄师运用升降理论治疗临床常见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辨证论治并非是僵化的程序。通过介绍周仲瑛教授治疗脾胃病久泻、胃痞和胃脘痞胀3个验案,重点对周老辨证强调准确、论治讲究法度、精于复法配伍和选方用药老到等经验详加分析,有助于启迪后学深刻理解周仲瑛教授倡导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