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随着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及健康的关系研究的深入,已证实肠道菌群不仅构成黏膜屏障、参与食物消化、刺激免疫及胃肠功能发育,而且作为内化的环境因素参与肥胖、糖尿病、IBD、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及健康关系研究的深入对动物模型提出了新要求.无菌动物作为微生物背景最清晰的动物,可有效地对菌群、基因及其它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是研究肠道菌群对人类疾病及健康的影响的最有效的动物模型.利用无菌动物构建的悉生动物模型及菌群人源化动物(HHA动物)模型已在肠道茵群对宿主生理功能的影响、代谢性疾病发生、药物代谢等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IBD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肠道菌群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肠道内固有菌群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动物实验中,小鼠DSS模型存在肠道菌群变化,主要为拟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增多.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小鼠DSS结肠炎的发病;免疫缺陷IBD动物模型中发现,在肠道无菌的环境下不发生肠道炎症,但若重新恢复正常的肠道菌丛状态,则出现肠道炎症.上述动物模型研究表明:①基因背景可影响IBD的表现及严重程度;②无菌环境下,多数动物模型不能形成.IBD;③肠道菌群成分是IBD形成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3.
无菌猪是采用现有微生物检测技术,检测不出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的一种特殊模式动物,在现代畜牧生产和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无菌猪最早用于畜牧生产的疫病净化,研究肠道菌群与动物疫病之间的关系。无菌猪和人在解剖、生理及遗传上具相似性、无微生物背景干扰,目前在医学生物学研究肠道菌群与生长发育与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作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新技术研究的特殊动物模型。本文主要综述无菌猪的特性、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生长发育、免疫、代谢等方面均密切相关,但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目前无菌动物已成为探索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多项研究使用无菌动物模型探讨肠道菌群在宿主代谢、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等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及预后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之一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然而其因果关系未明。本文将对使用无菌动物探讨肠道微生物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学已开始从致病性研究为主转向了生理功能研究为主。正常菌群可促进机体代谢与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也具有保护宿主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而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功能对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菌(germ free,GF)动物的微生物背景清晰,且在解剖与形态学、代谢生理及免疫系统方面与常规实验动物相比有明显的特点,现已成为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功能的最佳动物模型。本文就GF动物在肠道微生态、免疫系统发育、代谢性疾病、药物代谢及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无菌小鼠建立新疆哈萨克族肥胖儿童菌群人源化(HFA)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哈萨克族儿童肥胖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式。方法 收集新疆哈萨克族7~13岁肥胖儿童新鲜粪便,男女各10例。20只3周龄无菌级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并编号。小鼠灌胃接种哈萨克族肥胖儿童粪便菌悬液0.1 ml/次,隔日一次,共接种3次,且接种时遵循性别一致原则。于接种后第7天收集小鼠新鲜粪便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特异性引物对16S rRNA V3区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运用DGGE方法分离并鉴定,以了解HFA动物模型中肠道菌群的定植情况。结果 接种哈萨克族肥胖儿童肠道菌群后的无菌小鼠盲肠均减小为正常小鼠大小;HFA动物模型的PCR-DGGE指纹图谱显示各观察标本均形成复杂而多样的菌属条带。结论 本实验成功利用无菌C57BL/6J小鼠建立哈萨克族肥胖儿童HFA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是探索哈萨克族儿童特征性肥胖与肠道菌群关系的新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7.
肠道和肝之间通过肠-肝轴紧密相连,肠道疾病可以影响肝功能,肝疾病也可以诱发肠道菌群和功能的改变。无菌动物是一种身体所有部位都没有任何活的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的动物,无菌动物的出现为研究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工具。同时,由于无菌动物缺乏正常肠道菌群的特点,它在肠-肝轴的研究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将对无菌动物在肠-肝轴中的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无菌动物与宏基因组技术是驱动人体健康微生物组研究的两大动力。没有无菌动物菌群(株)移植模型,就无法确立菌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没有无菌动物,就没有菌群与人体疾病研究飞速发展的今天与明天。无菌动物应用已形成有菌与无菌动物比较、菌群(株)移植、基因工程动物无菌化、无菌动物发育四种通用研究模式,研究模式的标准化将加大无菌动物研究应用规模及速度。本课题组经过十几年努力,已建成国内体量大、技术体系稳定、服务单位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无菌动物平台,为国内生物医学、畜牧、食品微生物组科学问题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目前我国无菌动物规模小、效率低、供用平台与应用条件分离,无菌动物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尚待发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亟待建立规模化无菌动物高效研究应用体系,以适应我国微生物组研究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申金付  王卓群  李茂  蒋瑞妹 《安徽医学》2019,40(9):1069-1071
<正>随着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认识和探索,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发挥的重要作用亦逐渐被发现,包括其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 2,T2DM)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肠道菌群与T2DM发生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就肠道菌群与T2DM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人体肠道菌群及影响因素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活在人体的微生物细胞数量达百万亿之多,已编码的基因数约是人体基因数的近百倍,被称为人体微生物组。目前所指的肠道菌群是指人体消化道内与人共生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菌群失调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人体肠道生存着大量细菌,其组成、菌群比例等变化与各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然而影响肠道菌群平衡的因素主要有高脂饮食及高盐饮食。本文就饮食影响肠道菌群的机制及肠道菌群失调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和调节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和代谢过程,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中已成为焦点。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从炎症和免疫反应、脑-肠-骨髓轴、代谢物等方面阐明肠道菌群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重点从盐、益生菌、多酚类有机化合物三方面探讨饮食干预影响肠道菌群、改善血压的新型辅助降压途径,以期以肠道菌群为靶点,使通过饮食、中草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2.
无菌豚鼠胆囊结石诱发率很高。胆囊结石和胆囊胆汁成份分析表明,无菌豚鼠胆囊内产生的结石为色素型结石,其胆汁特征与人色素型结石类同,提示无菌豚鼠可作为研究胆色素类结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Chinese medicine (CM)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osteoarthritis (OA), but the mechanism is not very clea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intestinal flora plays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succession of OA. Intestinal flora affects the efficacy of CM, and CM can affect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flora, intestinal microenvironment, brain-gut axis, metabolic immunity and OA, and preliminarily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A and the mechanism of CM intervention. The above discussion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A by C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stinal flora.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用来描述胃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复杂网络关系的“脑-肠”轴应运而生。它是基于肠道菌群的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双向信息调节通路,在人体健康和疾病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郁症是区别于简单情绪障碍的一种持续时间长并且反复发作的慢性精神疾病。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脑-肠”轴对宿主的应激反应、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该文基于肠道菌群综述了抑郁症的研究现状和机制,旨在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失调会对人体能量代谢、免疫调节、消化吸收等生理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多种疾病的推动力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歧杆菌是肠道内的重要细菌,在肠道功能和营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双歧杆菌保持相对稳定对于发挥肠道正常功能及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双歧杆菌失调,可能会引发疾病.文章就双歧杆...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谈肠道菌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指导治疗。从中医学的思维角度对肠道菌群进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中医阴阳五行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的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更能促进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