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6):532-53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是指由于上气道阻塞引起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夜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的一组病症.OSAS的发病率高 ,且具有潜在致死危险.OSAS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和交通事故明显高于正常人,人们逐渐认识到OSAS可能是引起肺心病、高血压等系统疾病的源头性疾病.1976年美国学者Guilleminault等首先提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诊断名词以来,OSAS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治疗措施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apneasyndrome ,SAS)是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导致睡眠期间多次唤醒和醒觉并导致低氧发生 ,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睡眠期疾患 ,在总人口的发生率为 2 %~ 5 %。由于SAS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以及睡眠结构的紊乱 ,故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近年来 ,中医学界对SAS的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并取得一定成效。1 诊断分型 SAS诊断标准为每晚 7h睡眠中 ,每次发作呼吸暂停 10s以上 ,呼吸暂停反复发作 30次以上 ,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 ,SAHS)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诊断和治疗均有了长足的进展。SAHS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npnea hypopneasyndome ,OSAHS)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entralsleepapneasyndrome,CSA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 (sleephypoventilationsyndrome)。前者患病率远远高于后二者。本症虽然主要表现在睡眠中频繁的呼吸暂停、低通气 ,但病因涉及临床很多科室 ,其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也相当复杂 ,导致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乃至衰竭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由于涉及多个学科 ,目前我国对本症整体的诊治水平还不高。医护人员、社会民众及医疗保障管理人员对本症缺乏足够的认识 ,使得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众多的患者因为出现了本症引起的并发症就诊 ,同时临床上长期停留在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治疗SAHS ,治标不治本 ,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由于OSAHS最为常见 ,而且临床的干预效果良好 ,我们就此病症组织编写了本组专题笔谈 ,希望能促进广大临床医生对本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7.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其中以阻塞型最为常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白天嗜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且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全球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内科、外科、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其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11.
1概述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简称OSAH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OSAH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对睡眠呼吸疾病进行研究、监测与治疗,到1975年睡眠呼吸疾病已成为美国的研究热点,并创刊了《睡眠》杂志。199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睡眠疾患研究中心”,并进行了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OSAHS患病率2%-4%,中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我国睡眠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睡眠呼吸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国内OSAHS诊治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北京、江苏、上海发展较快,而湖南相对还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在睡眠期间 ,每次呼吸暂停时限 >10 s,7h呼吸暂停总数 >30次或呼吸暂停指数 (AI) >5 ,老年人 >10 [1 ] 。它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 ,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常分为阻塞型 (obstructive type)、中枢型 (central type)、混合型 (mixedtype)三种类型 ,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S)为多见 [2 ] 。它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常导致体循环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冠心病和心律紊乱等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使意外事故增加 ,甚至导致夜间心性或窒息性猝… 相似文献
13.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6)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每晚7 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大于或等于5次/h~([1])。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睡眠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现象,而白天嗜睡、精神恍惚等。目前西医针对OSAHS,除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和并发症处理,还采用口腔矫 相似文献
14.
16.
浅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apneasyndrome ,SA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俗称打呼噜或打鼾 ) ,发病率较高且具有一定潜在的危险性 ,并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1] 。患者在睡眠时出现频发呼吸暂停 ,每次暂停时间超过 10秒 ,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超过 30次 ,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指平均每小时睡眠的呼吸暂停 低通气次数 )≥ 5次 /小时 ,并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我国患病率高达 3.4% [2 ,3 ] 。SAS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1)阻塞型 :指口鼻无气流 ,但胸腹式呼吸仍然存在 ,此型较多见 ;(2 )中枢型 :指口鼻气流与胸… 相似文献
17.
18.
对OSAS的治疗要根据其症状的轻重、临床并发症的多少、引起上气道阻塞的病因及病人身体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总体上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尽管已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OSAS,但至今未见特效和安全药物。鼻黏膜收缩剂用于轻型鼾症,溴隐停用于巨舌症,甲状腺素用于黏液性水肿所致的鼾症,氯丙咪嗪可通过减少快速眼动睡眠的次数而减少呼吸暂停的频率,减少白天嗜睡及低氧血症。乙酰唑胺可通过增加动脉血中氢离子浓度来剌激呼吸,减少呼吸暂停频率。(2)减肥。OSAS病人多伴有肥胖,限制食量、增加运… 相似文献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但以往对此病认识不足 ,现就其临床表现及治疗 ,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叙述。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7年 1月~ 1999年 1月诊断OSAS 18例 ,男 16例 ,女 2例 ,年龄 6 6岁~ 15岁 ,平均 5 2 .4岁。1.2 临床表现 打鼾 18例 ,睡眠呼吸暂停 18例 ,白天嗜睡18例 ,睡眠憋醒 16例 ,夜间紫绀 15例 ,记忆力下降 15例 ,头痛 10例。合并高血压 12例 ,心绞痛 10例 ,心律失常 9例 ,脑卒中 6例 ,糖尿病 8例 ,心肌梗塞 3例 ,未见猝死及癫痫发作等。检查发现多为肥胖体质 ,颈部短未见者…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欣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0,14(1):44-4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 e,OSAS)的主要症状是睡眠打鼾和反复发作性睡眠呼吸暂停及白天过度嗜睡。长期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继发高血压、肺动脉高压 ,睡眠时心率紊乱 ,记忆力减退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症状 ,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睡眠时可发生猝死。睡眠时上气道狭窄 ,软组织松弛 ,舌根后坠 ,吸气时在胸腔负压作用下 ,软腭、舌坠入咽腔紧贴咽后壁 ,造成上气道阻塞 ,是引起 OSAS的主要原因。上气道的病理情况常见于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会厌水肿、声带麻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