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外伤后血浆内皮素—1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内皮素在脑外伤中的变化,急性脑外伤病人56例,按格拉斯哥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又于外伤后进行格拉斯哥结果评分,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浆ET-1含量。结果:脑外伤后ET-1含量显著增加,而且与脑我伤严重程度有关;血浆ET-1含量与病人预捂 也密切相关。含量越高,预后越差。结论;ET-1参与脑我伤后继发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病血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2,9(3):155-157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后内皮素及脑水肿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运用放免等方法测定脑外伤后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脑外伤后内皮素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也相应升高(P<0.05),内皮素与脑组织水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病理检查发现内皮素的升高与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关。提示脑外伤后内皮素促进了脑水肿的发生及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水平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以此进一步为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诊治和预后的改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5月~2008年8月30例窒息新生儿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其血浆ET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1.重度窒息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窒息组患儿生后24h血浆ET含量变化与主要围产因素(1min Apgar评分、pH值)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窒息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围产因素(1min Apgar评分、pH值)与血浆ET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窒息组急性期(生后<3d内)血浆ET值显著高于平稳期(3~7d)(t=8.16,P<0.05)及恢复期(>7~10d)(t=8-35,P<0.05),平稳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分析窒息新生儿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并可指导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以及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从而进一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者外周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葛根素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在空腹下取静脉血,测定血NO和ET的含量,并另选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外周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血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且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NO水平(P<0.01),对照组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但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血NO含量,降低ET含量.此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3O例重型脑外伤病人脑脊液内皮素(ET)含量变化。14例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能降低脑脊液ET含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缩短病人昏迷时间和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后脑脊液内皮素和NO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中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其与外伤性蛛血CT表现的关系。方法 重型脑外伤病人30例,入院时GCS小于8分。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并根据CT蛛血表现进行Fisher分级;于入院后24h及3,5,7d进行脑脊液ET-1、NO浓度测定。结果 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伤后第3d达到高峰;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ET浓度无显著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伤后第3d抑制最明显;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NO浓度未见差异;FisherⅢ组2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伤后第1,3,5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7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虽未见差异,但仍低于FisherⅡ,Ⅳ组。结论 颅脑外伤后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脑脊液ET 浓度升高,NO抑制,而严重外伤性蛛血病人蛛网膜下腔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上述平衡破坏,从而可能引起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中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其与外伤性蛛血CT表现的关系.方法重型脑外伤病人30例,入院时GCS小于8分.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并根据CT蛛血表现进行Fisher分级;于人院后24h及3,5,7d进行脑脊液ET-1、NO浓度测定.结果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伤后第3d达到高峰;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ET浓度无显著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伤后第3d抑制最明显;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NO浓度未见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伤后第1,3,5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7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虽未见差异,但仍低于FisherⅡ,Ⅳ组.结论颅脑外伤后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脑脊液ET浓度升高,NO抑制,而严重外伤性蛛血病人蛛网膜下腔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上述平衡破坏,从而可能引起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作者通过对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内皮素(ET)、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及相关性研究,探讨血浆ET、尿酸变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病情轻重观察及疗效判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水宝能否减少脑外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从而起到预防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作用。方法:对2008-12~2009-12收入我院脑外科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金水宝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记录患者发病时一般情况,采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关于AKI分级标准,分别于入院时或入院第24小时内、入院第3d、入院第7d、入院第14d测量血肌酐(S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KI发生率分别为金水宝组1例(3.0%)、对照组7例(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可以减少脑外伤患者AKI发生率,可以起到预防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外伤60例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 60例重型颅脑外伤 (TBI)行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 对 60例TBI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 :①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②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 ,术中采取降低颅内高压及控制性降压 ,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 ,保证脑灌流 ,避免脑缺血 ;③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 ,循环干扰少 ,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浓度 ,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 ,避免使用引起颅内高压或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 ;④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  60例患者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 ,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 95 %患者康复。结论 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 ,评估危险因素 ,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 ,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 ,是提高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脑外伤重症患者的部分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变化。方法:选择109例脑外伤患者和13例脑肿瘤术前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和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结果:程度不同脑外伤患者的APTF、PT、DD和FDP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BPC值却明显低于后者,脑外伤重症组的APTF、PT、DD和FDP检测值也明显的高于轻、中型脑外伤的患者,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BPC值也明显低于轻、中型脑外伤患者(P均〈0.05,0.01)。结论:脑外伤重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部分凝血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 )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功能康复指导,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高压氧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得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及认知能力评分(MMSE)。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均降低,MMSE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O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5.
姜正武  朱诚 《上海医学》1994,17(1):7-10
作者观察了20例颅内血肿伤员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20例均接受急症手术治疗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5mg/kg)。结果发现,颅脑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LPO含量明显升高,伤情越重,LPO含量升高越明显(P〈0.01);颅脑伤后LPO含量与颅内压有关,二者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4例手术后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中LPO含量明显高于同等伤情的其他6例伤员;血清中和脑脊液中的LPO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80例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营养脑血管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40例患者高压氧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1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d ,观察分析4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着优于对照组,观察组 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脑组织Mg2+含量的连续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损伤组(n=24)。损伤组伤后1、4、24、48、72、168h处死,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Mg2+含量;结果: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Mg2+含量在伤后即迅速下降,在2h时达最低值,然后迅速回升,并超过损伤前水平,在70h时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并逐渐接近伤前水平(P<0.01);结论:(1)大鼠TBI后脑组织中镁含量可出现持续约20h的降低,以损伤后2h降低最显著,证实Mg2+在TBI继发性脑损害早期起重要作用。(2)TBI后Mg2+治疗“时机窗口”应控制在24小时内,尽量超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昆明种小鼠25只,制成脑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天、1,2,3,4周取损人务部位脑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过程,结果:术后3周损伤部位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增生,4周形成胶质瘢痕。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脑损伤脑组织匀浆SOD、MDA的含量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2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成功建立了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并测定了脑组织匀浆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改变,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血浆MDA的含量改变。结果:脑外伤后脑组织匀浆MDA血浆MDA及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而脑组织匀浆SOD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匀浆MDA,SOD分别呈正,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方法: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亚低温(33~35℃)和常温处理,测定伤后第3d、7d静脉血中SOD的含量。结果:(1)亚低温组伤后第3d、7d中静脉血SOD含量比常温组有明显升高(P〈0.01);(2)出院时GOS评估,亚低温组预后明显优于常温组(P〈0.01)。结论:亚低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