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药及耳针综合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中国针灸》1991,(36):15-16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5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近年来以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 5 4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治疗组 5 4例 ,其中男 1 3例 ,女 41例 ;年龄最小3 1岁 ,最大 5 8岁 ,3 1~ 40岁 1 2例 ,41~ 5 0岁 3 1例 ,5 1岁以上 1 1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0年。对照组 5 1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40例 ;年龄最小3 2岁 ,最大 5 7岁 ,3 1~ 40岁 1 3例 ,41~ 5 0岁 2 5例 ,5 1岁以上 1 3例 ;病程最短 2 .5个月 ,最长 1 0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2 .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 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面肌痉挛进行了多种疗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1983年以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药物治疗杨氏[1]认为本病属“胃风”范畴,其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无论外风或内风皆可侵袭或循经上扰面部经络而发生本病。故治疗以祛风为大法,重用黄芪、白术、防...  相似文献   

5.
滞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或面肌阵挛,为阵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抽搐仅限于一侧面部,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痉挛的程度轻重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和控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迫切要求治疗。笔者自1990年以来,根据中医学“动者制之于静”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以阵发性面肌抽搐为主的顽固性疾病。笔者用针刺治疗此病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21~30岁者13例,31~40岁者19例,41~50岁者18例,51~63岁者6例;病程...  相似文献   

7.
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一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的阵发性抽动,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大到口轮匝肌,甚至累及颈阔肌.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无疼痛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本病属祖国医学"面风"范围,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原因为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之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上扰面部而见面风.或由于心情不畅,肝失疏泻,当肝气郁结则经脉阻滞不通,或肝郁化火,火邪上扰均可见面风.  相似文献   

8.
远道取穴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远道取穴治疗面肌痉挛(315300)慈溪市人民医院黄均文面肌痉挛是半侧面部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肌肉抽搐。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而又较难治愈的一种疾病。中医属于“筋惕肉目闰”。西医则认为是面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近10年来,本人采用远道取穴法对45例...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多为面神经炎遗留的面肌挛缩或抽搐,或面肌联合动作。笔者自1999年5月~2004年5月,采用养血熄风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竹针配合按摩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伟 《新中医》1999,31(7):29-29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竹针配合足部按摩治疗面肌痉挛,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中,男5例,女1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5年;眼睑颤动14例,眼睑颤动并眼角口角抽动5例,口唇抽动1例。2治疗方法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推拿结合治疗,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近年来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面肌痉孪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总计7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53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15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半年。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50例)和针刺对照组(25例)。2 治疗方法2.1 穴位注射组  选穴:风池、翳风、牵正、太阳、触发点。(有些患者面部某处被触击则会诱发或加重面肌痉挛,该处即为触发点。该点常在眼睑或鼻翼周围。)以上诸穴均取患侧。  药物:5%利多卡因、川芎嗪注射液、VitB1及VitB12注射液。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对上述穴位行常规消…  相似文献   

13.
浅谈面肌痉挛的针刺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浅谈面肌痉挛的针刺治疗241000芜湖市中医院李金桂关键词面肌痉挛/针刺疗法头针疗法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它是以一侧(双侧罕见)面肌不自主的不规则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面下部肌肉扩展,尤以口角抽搐最明显,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  相似文献   

14.
15.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自主面部肌肉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从眼睑周围开始逐渐向面颊部及口角部肌肉抽搐。严重者单侧整个面肌发生抽畜 ,一般多因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诱发或加重。笔者自 1 995年以来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本病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 9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35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71岁 ;病程最短 8天 ,最长达 6年 ;风寒阻络型 9例 ;气血亏虚型2 3例 ;阴虚风动型 2 7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局部取翳风、下关穴 ,根据痉挛部位的不同分别选取太阳、丝竹空透鱼腰、颧透迎香、地仓透颊车…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江苏省名中医单兆伟教授,业医30载,学验俱丰,每起怪病沉疴。余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兹撷其治疗面肌痉挛之独特经验,以飨同道。 1 面肌痉挛重在治肝 面肌痉挛为面部一侧部分或全部面肌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多见于中年或老年妇女,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前者病因尚未明了,多认为系面神经核团过度兴奋,产生异常放电所致;后者病因为面神经附近病变压迫或刺激面神经引起抽动。目前临床治疗面肌痉挛尚无特效方法。单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及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肌痉挛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向毅 《河北中医》2005,27(2):123-123
1998-2004年,笔者从肝人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肌痉挛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钱冰依  王全灵  胡春玲 《光明中医》2023,(21):4257-4260
面肌痉挛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中西医研究治疗面肌痉挛有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稳、易反复发作等问题。王全灵导师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祛风、化痰、通络与调节神经传导功能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通过在耳屏前下颌骨下方0.5 cm处局部注射浓度约37.5%的酒精结合星状神经节埋线、火针刺激痉挛肌肉的方法治疗该病,并将该法取名为三联疗法。此文选取临床验案1则,旨在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埋针治疗面肌痉挛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为半侧面部肌肉出现的阵发性、不规则性及无痛性的不自主抽搐,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的系面神经麻痹后所致。笔者从1976~1997年间采用埋针(有的学者称为完全留针)方法治疗了16例面肌痉挛患者,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中医学称为“筋惕肉臑、“胞轮振跳”等。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笔者以针刺治疗53例,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48岁,以40~50岁多见;病程最长4年,最短3星期。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取太冲、风池、翳风、三阴交。情志抑郁,肝气不疏者加内关、神门、阳陵泉;脾湿痰热,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阴陵泉、太溪;风寒之邪留滞经脉者加合谷、外关。2.2针刺方法各穴常规消毒,太冲采取斜刺,方向逆肝经方向。其余各穴均直刺,三阴交要求针感很强,每隔10 m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