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确诊的30例儿童情绪障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及护理。结果:30例情绪障碍患儿中,13例症状消失,15例明显好转,2例治疗无效。结论:对于情绪障碍的患儿,要及时深入了解引起疾病的诱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1 病历介绍 患儿,女,12岁,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因其父亲经常酗酒,酒后经常与母亲吵架,一闹就深夜12-1时,第二天患儿自觉头晕、疲乏、困倦、心烦意乱,无心情听课,眼前时时浮现父母吵架的形象:"父亲摔东西的响声,母亲的哭声".  相似文献   

3.
赖渝  何丽  姜欣 《重庆医学》2021,50(12):2133-2136,214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社交能力的缺失、重复行为刻板及兴趣狭窄是该病的核心特征,同时在情绪面孔识别上存在障碍.社交障碍是ASD的核心症状,其中共患情绪障碍常见,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该文对ASD的社交及情绪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为ASD共患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秋玲  李敏 《海南医学》2003,14(8):97-98
笔者对癌症病人的情绪反应进行了调查和多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1年5月~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15~75岁,平均47岁。均经病理确诊。其中,肺癌36例,胃癌20例,肝癌19例,乳腺癌15例,肠癌10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水平25例,初中文化水平30例,高中及以上水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一组心理行为性疾病,过去称为儿童神经官能症或儿童神经症.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并不十分多见,但目前发生率呈逐渐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癌症病人的情绪障碍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及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本文就癌症病人继发出现的情绪障碍作了初步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为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1994年1~3月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共54  相似文献   

7.
儿童情绪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期的神经症样症状 ,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等情绪异常。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二位[1] ,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及性格的发展。我们对 31例住院患儿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配合相应的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 31例患儿中男性 18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16岁。临床诊断 :儿童焦虑症 13例 ,儿童恐怖障碍 6例 ,儿童强迫 5例 ,儿童癔症 7例 ,符合CCMD 2 R的诊断标准。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及小剂量抗抑郁焦虑药物进行治疗。方法一、患儿的健康教育首先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  相似文献   

8.
儿童情绪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期的神经症样症状,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等情绪异常。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二位[1],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及性格的发展。我们对31例住院患儿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配合相应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2例留守儿童(观察组)以及59例非留守儿童(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定,分析两组儿童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和状态水平。结果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焦虑水平、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0-13岁儿童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以及焦虑、抑郁水平高于7-9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发生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提示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需要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住院儿童情绪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产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状态问卷(DSI)犤1犦对34例儿科住院患儿进行了测查并与健康儿童进行对照,以了解两者心理状态差异,为去除诱因、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患儿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7~14岁,平均(10.9±1.6)岁。对照组:济南市某小学健康儿童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6~13岁,平均(9.1±1.7)岁。1.2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状态问卷(DSI)由主持医生进行测评。汉密顿焦…  相似文献   

11.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绝大多数由于社会家庭急性或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性刺激引起.患儿一般病前个性特点常为谨小慎微、胆怯害羞、固执、好思虑、焦虑、恐怖、躯体不适、行为退缩等.目的 讨论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童年离别焦虑障碍的患儿,大多数由于受到劣性刺激引起,应首先查明并协助消除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中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今世界疾病谱和死亡率排行顺序发生改变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同时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选择 1999年 1~ 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5 4例。除外意识障碍、失语等 ,生命体征稳定。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4例。年龄 33~ 6 8岁 ,平均 (5 4 .4 0± 9.5 8)岁。文化程度 :高中及高中以上者 34人 ,初中及初中以下者 2 0人。均无阳性精神病家族史及个人史。1.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疾病谱和死亡率排行顺序发生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同时,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对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焦虑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ADHD儿童的家长和健康儿童的家长各30例,并进行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等心理干预,同时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ADHD家长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59.40±11.66)vs.(28.47±7.75),P<0.05;(52.07±12.02)vs.(26.63±8.96),P<0.05]。干预后,ADHD家长的状态焦虑得分明显下降[(59.40±11.66)vs.(34.47±4.65),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34.47±4.65)vs.(28.47±7.75),P<0.05],特质焦虑无明显改变[(52.07±12.02)vs.(50.47±12.75),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DHD家长当前的焦虑状态和稳定的人格焦虑倾向均较正常对照组严重;通过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可以降低ADHD家长的状态焦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确诊的情绪障碍儿童74例,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抽取南京市普通学校的正常儿童148例.采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研究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儿童的性别、年龄、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的职业、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类型等情况.结果 病例组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家庭气氛、系统逻辑2个维度评分[分别为(30.54±8.28)分,( 17.14±4.26)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45 ±7.40)分,(15.43 ±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个性化(OR=0.903,95% CI:0.834 ~0.977)、高疾病观念(OR =0.853,95% CI:0.750 ~0.970)是儿童情绪障碍发病的保护性因素,而高家庭气氛(OR=1.167,95% CI:1.101~1.236)是儿童情绪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表现为“沉闷、敌对”的家庭气氛,“非此即彼”的家庭系统逻辑.家庭气氛、疾病观念、个性化程度与儿童情绪障碍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糖尿病是近年发病率极高的内科慢性疾病,且情绪障碍的并发率较高。本文旨在调查糖尿病并发的情绪障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ICU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情绪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ICU清醒患者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ICU患者的情绪障碍与个体因素、ICU的特殊监护环境、繁多的有创操作、限制活动和探视、信息缺如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ICU患者不同的情绪障碍,给予个性化护理,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薛阿丽  武华  刘凤  江敏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237-1238
<正>儿童期情绪障碍为十分常见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在国外居第2位,在国内居行为问题、发育障碍之后的第3位[1]。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及家长对此病的认识,减少和控制其发作,减轻此类患儿的焦虑和痛苦,我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情绪障碍患儿49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儿少咨询门诊情绪障碍发病情况,了解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来源和性别、年龄分布及干预方法。方法:将情绪障碍患儿一般资料和干预方法等原始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一般资料描述和χ^2检验。结果:情绪障碍260例占所有就诊人数的17.3%,男女比为1.3:1,少儿情绪障碍中发生率较高的前3种类型依次为未分化情绪障碍、强迫症、学校恐怖症。各种不同类型情绪障碍患儿中男性与女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不同来源病例中,男女患儿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采用的主要干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传统情绪调节剂]、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不同年龄、性别患儿在干预方法上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儿少期情绪障碍仍要引起医务人员、家长和学校的重视,选择最佳干预方法,确保儿少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