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善彬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27-1228
目的 了解永州市医疗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现状. 方法 2006-2012年共对永州市卫生局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38个医疗机构放射诊疗B类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并对报告进行分析. 结果 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占控评总数的5.26%,49间机房中有23间面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占总数的46.94%,有36间机房配备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占总数72.55%.县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机房面积合格率、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5、3.60,P>0.05).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以达到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放射诊疗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针对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机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基层放射诊疗单位普遍不重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放射防护措施和管理落实不到位。结论 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和放射防护评价机构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相似文献   

3.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内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各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2号令)的规定。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从2004、2005年两年的工作情况表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的前期预防工作获得较大进展,由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获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重点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提出防护原则。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计是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防护原则,落实为设计方案,通过施工设计及施工,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造与调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通过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现场检测,实地验证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效果能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由于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中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没有具体规定,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编制过程中,无章可循。现就此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泰兴市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检查、询问防护情况、填写调查表、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掌握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和管理现状,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泰兴市有从事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51家,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49家,持证率96.08%;放射诊疗设备109台,许可登记率83.49%,防护检测率65.14%,性能检测率14.68%,检测合格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224人,体检率95.54%,参培率94.64%,个人剂量监测率95.09%,均低于国家限值;新、改、扩建建设项目14个,预评价率50%,控制效果评价率75%。结论 加强放射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改善放射防护设备,强化技术支撑作用,严格建设项目审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云  张文勇  康晓熙  张炯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20-3320,3328
职业卫生评价分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事故评价、职业性健康监护评价、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评价、职业卫生服务评价、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等。其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事先设计的《基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调查表》,重点调查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影像医师配备情况、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放射防护检测和设备性能检测情况、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审查情况。结果 CT、DR和CR约占放射诊疗设备的50%,透视机占5.6%,使用10年以上的设备占11.1%;9.9%的基层医疗机构未配备放射影像医师;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率、培训率和个人剂量监测率分别为98.6%、98.3%、99.9%;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率和合格率分别是100%和98%;放射防护检测和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分别是99%和99.7%;有25.9%和20.6%的建设项目未进行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结论设备落后、陈旧情况依然存在;放射影像医师配备相对不足;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率较低;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较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率、合格率以及放射防护检测和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市医用X线诊断的辐射防护现状,为今后放射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濮阳市境内2013年度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42家医用X线诊断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市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个人剂量监测率、辐射警示标志设置率、工作指示灯设置率、患者防护用品配置率、患者正常使用防护用品率、放射诊疗许可率、放射防护检测率、放射防护预评价率、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率等方面均优于县级医疗机构。结论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扩大技术服务机构覆盖能力、强化卫生监管等手段,促进市、县两级医疗机构的整体辐射防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07-2011年益阳市25个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解决的办法与对策。方法将控制效果评价项目及建设单位进行分类,对建设单位控制效果评价相关资料提供的情况及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评价报告提供数为0,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的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项目仅占4%。项目睥主要评价内容防护措施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机房面积合格率为36%,档案管理合格率为8%。结论在加大控制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预评价工作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增强建设单位的法制观念和放射防护意识;严格按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加强放射监督管理,提高县级卫生监督部门的放射卫生执法水平和力度。今后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工作指示灯、警示标志、个人防护用品配置齐全,档案管理完善及足够的机房面积。  相似文献   

9.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3):210-211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卫监督发〔2006〕3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卫生部委托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负责承担卫生部负责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的审查、受理工作,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受理,组织…  相似文献   

11.
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的防护设施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关于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有关规定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我们对新建、改建、扩建(以下简称“三建”)工业X射线探伤单位的X射线探伤机房的防护设施设计进行了预防性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笔者通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对某乡镇医院X射线机房改建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该改建项目在工作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天津市81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 35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护措施中,符合率最低的为警示标志和个人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机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及GBZ/T 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对某三甲医院DSA介入治疗室进行放射卫生调查、现场检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评价。结果DSA机房周围辐射水平0.15~0.17μSv/h,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机房防护设计、机房屏蔽防护、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应急响应和安全防护措施合理有效。结论该DSA介入诊疗建设项目属于放射性危害一般类,放射防护和安全设施在正常运行时,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一、修订背景《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由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2年4月27日公布实施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取消了“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事项;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职业病防治法》,取消了除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外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等许可事项。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将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和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我委对《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1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评价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前期预防的第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第十六条提出“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该法颁布实施后,随之针对性的又出台了一系列规章、规范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将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执行的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模式,引向国际化、法制化的现代管理轨道,监督管理技术服务按法律程序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评价和审核验收,充分体现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与国际接轨,职业卫生管理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编制提出建议。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结果从报告书的编写规范、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屏蔽设计计算、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结论建议修改编制规范,完善报告书编制内容,统一编制格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内发布的放射卫生法规条款,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方法 重点关注对日常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影响较大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分析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考虑的困难和改进意见。结果 从关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关于高端放射设备评价审查、关于放射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等4个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结论 应对放射卫生法规的制定统筹进行考虑、安排,做到前后相互序贯、内容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实现思路符合逻辑、过程可以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体系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前后,上海市静安区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的变化,以期发现放射诊疗机构潜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放射诊疗安全水平。【方法】选取静安区30家医疗机构,采用"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表",对《规范》实施前后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比较《规范》应用前后放射诊疗机构的管理效果。【结果】《规范》实施后,30家医疗机构的各项指标得分均有提高。放射诊疗许可管理方面,只有1家未定级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办理许可证校验,相应得分由86分上升为95分;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只有1家未定级医疗机构更换设备后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相应得分由82分上升为97分;未定级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方面得分由75分上升为95分。与实施前相比,以上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未定级医疗机构在人员资质、个人防护用品、检测与评价管理及医疗照射防护方面,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样本量少,无法对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规范》实施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检验。30家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医疗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任命书或者任命书分工不够细致等。②放射事件应急预案没有及时修订,应急演练记录不是每年1次。③管理档案相关资料不齐全。④对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配备及使用不规范,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对受检者使用防护用品。⑤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结论】《规范》实施后静安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情况有明显提升。随着医联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等新事物的出现,卫生监管模式也需要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0.
浅谈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和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是劳动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对两个较大型电厂的续建工程进行了竣工卫生验收 ,现结合实践 ,对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和预评价提出看法与体会。1 应加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和预评价工作。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是对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审查、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是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包括设计 (或可行性研究 )评价和竣工验收评价两部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中明确要求 :工业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