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2008—2014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控制后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网络直报病例等监测数据,对输入性疟疾的感染来源、虫种、人群和地区分布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联防区2008—201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76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71/10万。虫种以恶性疟为主,占52.63%;其次为间日疟,占36.84%。联防区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患者65 310人次。血检流动人口15 609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76例,阳性率为0.49%。病例分布于联防区13个联防单位中的8个,其中全州县33例,占43.4%。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4.05%;年龄集中于20~49岁组,占89.47%。病例感染地主要为非洲8个国家(59.21%)和东南亚2个国家(26.32%),以及国内的海南省和其他地区。病例主要从事工种为淘金和挖矿,占78.95%。病例发病时间集中于4—8月份,占64.47%。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2012年报告2例,无继发病例发生。结论当前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且多数为恶性疟;加强对外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务工返回人员的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传染源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2017年义乌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2—2017年义乌市疟疾病例资料,对输入性疟疾的三间分布、输入来源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7年义乌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93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1/10万,无死亡病例。恶性疟158例,占81.86%;间日疟24例,占12.44%;卵形疟9例,占4.66%;三日疟2例,占1.04%。193例病例中,男性171例,女性22例,男女比为7.77∶1;平均年龄为(36.67±10.02)岁;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主,166例,占86.01%。除2012年1例为云南省输入外,其余192例均为境外输入,占99.48%。境外输入来源以非洲最多,共177例,占91.71%。结论义乌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青壮年、男性、商业服务人员为主,类型主要为非洲输入的恶性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义乌市4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6年义乌市疟疾病例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输入来源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义乌市共报告46例疟疾病例,发病率为3.69/10万。恶性疟40例,占86.95%;间日疟4例,占8.70%;卵形疟2例,占4.35%。46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43例(93.48%)由非洲输入,主要入境港口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1.30%)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7.00%)。病例男女比为10.5∶1;商业服务人员占91.30%;外籍人员占63.04%;5—10月发病占67.39%;主要居住在稠城(32.61%)、福田(23.92%)和江东街道(21.74%);发病后3 d内就诊占82.61%;就诊后1 d内确诊占76.09%。结论义乌市疟疾防控的重点人群是来自非洲等流行地区的商贸人员,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就诊意识和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2013年广西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探讨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3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数据,对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虫种、感染来源、病例三间分布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年广西共报告疟疾病例1 251例,年发病率为2.37/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虫种以恶性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33%,间日疟次之,占病例总数的8.55%,三日疟、卵形疟均有发现;病例分布于区内13个地市45个县市(区),其中上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3.53%;病例以男性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8.88%,发病人群中20~49岁青壮年占病例总数的90.97%;病例感染地来自非洲的16个国家和东南亚的4个国家,在非洲感染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6.88%,在东南亚感染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2%;病例在国外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淘金,占病例总数的93.37%;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6、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68.90%。2013年广西无疟疾死亡病例及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结论 广西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加强多部门合作、多途径摸排流动人口相关信息,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对出国返乡人员疟疾监测力度,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群疟防治知识健康宣教是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荆门市沙洋县1995-2014年疟疾疫情,为修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14年疟疾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年来累计报告疟疾584例,年发病率为0.48/万;疟疾发病率已从1997年2.31/万下降到2010年0.02/万,2011-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病例中本地疟疾占98.46%,输入性疟疾占1.54%;其中间日疟占99.14%,输入性恶性疟占0.86%;男性患者占64.56%,男女比为1.82﹕1;30~59岁年龄组发病占58.56%;农民占75.17%。疟疾流行期(1995-1998)本地病例呈点状、带状、片状分布,控制期(2000-2010)呈点状散在分布,消除期(2011-2014)为输入性疟疾散在分布。结论荆门市沙洋县疟疾已从控制走向消除,输入性疟疾逐年呈上升态势,提高对输入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舟山市定海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舟山市定海区1988—2015年疟疾监测点疫情报告、传染源监测资料、流动人口监测资料,对所有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988—2015年定海区共报告5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占全部疟疾病例的87.30%。其中间日疟33例(60.00%),输入来源以安徽为主(66.67%);恶性疟22例(40.00%),输入来源以非洲国家为主(90.91%)。每年6—10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20~50岁的男性劳务输出人员及民工为主。本地外出归国人员的疟原虫阳性检出率为6.92%,高于外来流动人员的1.54%(P0.05)。结论定海区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加强对高疟区返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和监测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湖南省岳阳市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为巩固岳阳市消除疟疾成果和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为资料来源,收集整理2010—2020年岳阳市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2010—2020年岳阳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9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报告的疟疾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5.51%。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1—12月均有报告,但在1—3月和6—8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务工人员为主;省级机构报告14例,占20.29%;市级机构报告46例,占66.67%;县级机构报告7例,占10.14%。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2例,占2.90%。发病-诊断的间隔时间0~33 d,中位数4 d。 结论 加强对赴境外务工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疟疾发病是今后岳阳市防疟工作的重点。持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疟疾诊治知识培训,提高早期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是防控输入性疟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4-2016年龙岩市疟疾监测资料,为消除疟疾后防控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4-2016年疟疾病例、“三热”病人血检、媒介和人群知晓率调查资料。结果 2004-2016年报告疟疾病例4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东南亚及非洲国家感染34例占85.00%(34/40),间日疟24例占60.00%(24/40),恶性疟6例占15.00%(6/40),间日疟恶性疟复合感染8例占20.00%(8/40),“三热病人”血检阳性者均为主动求诊疑似疟疾病例,中华按蚊种群构成1.52%,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5.47%。结论 龙岩市2004年以来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归国人员是病例侦查发现传染源主要对象,提高医疗机构“三热病人”血检效率及时发现治疗病例和加强大众人群的健康宣教,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余姚市2005-2017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疟疾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自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2005-2017年余姚市疟疾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7年余姚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78例,包括本地病例13例,国内其他地区输入性病例153例,境外输入1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发病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65.159,P<0.001);间日疟168例、恶性疟9例、三日疟1例;发病以10~39岁人群为主,占70.22%;男性发病率(1.75/10万)高于女性(1.0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1,P<0.01);境外输入性病例来源地为非洲和东南亚,分别占境外输入病例的83.33%、16.67%。讨论余姚市输入性疟疾来源由国内高疟区转变为非洲及东南亚,输入性疟疾为目前防控工作重点,需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消除疟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1995—2014年输入性恶性疟的流行特征,为该省输入性恶性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95—2014年输入性恶性疟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4年河南省共有疟疾病例49 521例,年均发病率为2.63/10万;输入性恶性疟共有783例,在1995—2006年间变化不大,从2007年开始,输入性恶性疟处于上升趋势,在疟疾病例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2014年各年输入性恶性疟发病率呈渐近显著性(χ~2=8.000,P=0.005);各省辖市均有发病,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发病率的有濮阳、洛阳、郑州、安阳、新乡和许昌6个省辖市;全年均有发病,5—7月发病较多;青壮年男性为发病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中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2000年前主要感染来源于国内其他省份,其后主要来源于非洲国家地区;患者自发病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3d,最长为334d,24h内被确诊的有88例,占11.24%。结论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疾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输入性恶性疟的防控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996—2015年杭州市西湖区疟疾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西湖区1996—2015年疟疾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15年西湖区报告疟疾58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53/10万,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其中间日疟38例、恶性疟17例、卵形疟2例、三日疟1例;男性占87.93%;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占82.76%;职业以学生、境外务工和民工为主,占67.24%。蚊媒监测发现存在传播疟原虫的中华按蚊,6—8月为蚊密度高峰季节。本地病例7例(12.07%),均为间日疟;输入病例51例(87.93%)。除1999年和2005年外,其余每年均有发病报告,主要集中在5—10月。自2009年后全区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2011年后无省外输入病例报告,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结论 1996-2015年西湖区4种疟疾均有报告,以境外输入感染为主,应加强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内江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传播风险评估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0-2014年内江市疟疾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Wilcoxon秩和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内江市共报告51例疟疾,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49例(96.08%)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恶性疟29例(56.86%),间日疟19例(37.26%),卵形疟、混合感染、未分型各1例(5.88%);17例(33.33%)来自东南亚,34例(66.67%)来自非洲国家;全年每季度均有分布,无明显季节性;人群感染主要为男性49例(96.08%),职业以农民及民工居多37例(72.55%),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20~59岁)50例(98.04%)。结论内江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需继续强化疟疾病例管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多部门合作,加强流动人员疟防知识健康教育,以降低输入性疟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病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7例,占疟病报告病例数的73.91%。其中16例为发热病人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1例为RDT检测阳性;初发病例13例(76.47%),再燃病例4例(23.53%);均为从非洲高疟区回国人员,有明确的疫区生活史。结论南京市鼓楼区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强化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建德市1999—2017年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建德市1999—2017年疟疾年报表、"三热"病人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分析疟疾流行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及感染来源等。结果 1999—2017年建德市共报告疟疾70例,年均发病率为0.73/10万;间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分别占81.43%、15.71%和2.86%;死亡1例,为恶性疟。本地病例40例,占57.14%,均为间日疟,发病集中在5—10月,以20~59岁农民为主;其中2004年发生一起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居民点状暴发流行,持续5年,累计报告32例,占本地病例的80.00%。输入性病例30例,占42.86%,以外出务工感染为主,2012年前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国内高疟区和东南亚,2012年后主要来自非洲。中华按蚊是建德市唯一传疟媒介,叮人率平均为11.00只/(人·夜)。结论建德市输入性疟疾病例增多,主要来源地从国内高疟区和东南亚转变为非洲;本地中华按蚊密度较高,仍需警惕本地疟疾病例的暴发。  相似文献   

15.
姜从兵 《中国校医》2023,37(1):14-17
目的 分析2006—2020年睢宁县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睢宁县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睢宁县2006—2020年疟疾病例的信息,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分析疟疾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2006—2020年睢宁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30例,其中间日疟214例(93.04%)、恶性疟15例(6.52%)、三日疟1例(0.44%)。本地病例212例(92.17%),输入性病例18例(7.83%),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非洲(17例)和南亚(1例)。发病均为散在分布,除2011年和2017年外各年均有病例发现,以4 —10月为主,7— 9月为高峰期;人群感染以男性为主(男∶女=1.74∶1);年龄集中在30~40岁(44例)和60岁以上(46例)两个年龄段,占39.13%;职业以农民为主,有162例(70.43%);除古邳和刘圩外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官山镇、李集镇、朱集乡为睢宁县报告前三的乡(镇)。结论 2010年后无本地病例出现,本地疟疾病例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需加大监测和宣传力度,防止出现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福建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2016—2018年网络直报疟疾病例及其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建省2016—2018年共报告疟疾357例,均为境外输入,以恶性疟居多(75.1%,268/357),输入性病例多来自非洲(92.4%,330/357);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宁德2个市(63.3%,226/357);男女性别比7.5∶1,年龄以20~49岁居多(82.1%,293/357);从发病到就诊,有18例在7 d以上就诊;有15例从就诊到确诊间隔在7 d以上。结论福建省2016—2018年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且以恶性疟居多。输入性疟疾疫情不容忽视,加强其诊治和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合肥市2008-2011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表等资料,使用Excel软件和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8~2011年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149例,恶性疟101例,死亡2例。男147例,女2例,民工、工人和农民占89.3%,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肥东县(占52.3%)、肥西县(占15.4%)和瑶海区(占12.8%)。148例病例来自非洲国家,1例来自柬埔寨。输入来源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安哥拉73例(49.0%),赤道几内亚26例(17.4%),尼日利亚22例(14.7%),其他如喀麦隆、科特迪瓦、加纳等国家也有少数病例。结论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管理,特别是来自非洲高疟疾流行区人群的监测和病例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金坛市疟疾的流行现状与动态,为开展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5—2013年金坛市疟疾病例报告卡和相应的个案调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发生疟疾80例,其中国外输入性病例60例,占75.00%;国外输入性疟疾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分布,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平均42.65岁,均为赴非洲务工人员,病例主要集中于金坛市中西部的6个乡镇。结论应将输入性疟疾作为今后金坛市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重点人群为归国劳务人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2011年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传播风险评估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1年全国疟疾病例个案信息,对国外输入病例的感染疟原虫种类、国内分布、输自国家、国籍、人群特征、发病-诊断间隔时间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Wilcoxon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2011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4 402例,国外输入病例2 716例;病例输自非洲国家1 315例(恶性疟占79.70%),输自东南亚及其他地区1 401例(间日疟占73.59%),其感染疟原虫种类不同(2=1 057.04,P<0.001);主要以出国务工的男性青壮年为主;自非洲输入病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自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发病集中在56月(2=120.00,P<0.001);发病-诊断间隔时间中位数为3.67 d。结论 2011年我国疟疾发病以国外输入病例为主,各地均应加强对自非洲输入性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监测和管理,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应重点关注输入性间日疟的传播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11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合管理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收集联防区2011年广西区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广西区共报告疟疾17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均为到非洲、东南亚务工返乡人员。其中间日疟3例,恶性疟13例,混合感染1例,年发病率为0.02/万。未发现本地疟疾病例。2011年广西区疟疾发病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呈增多趋势,加强对外出非洲、东南亚务工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