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价同伴教育对吸毒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减少伤害的干预效果,为今后针对该人群提高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同伴教育组和普通宣教组,对同伴教育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同伴教育干预措施,普通宣教组实行常规宣传教育。结果干预前,2组吸毒人员对绝大部分知识知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伴教育组艾滋病知识的净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是:正确使用安全套知识(61.7%)、高危行为减少伤害(26.5%)和艾滋病基础知识(16.8%),干预手段和职业是影响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的2个因素。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吸毒人员在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高危行为减少伤害、正确使用安全套方面的知识。但同伴教育能否改变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态度和行为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社区为基础的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 ,通过检测研究对象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确定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 71.0 % (2 6 9/379)。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0 .0 5 ) ,共用注射器具次数的 OR值为 2 .0 5 3,其 95 %CI为 1.4 5 8~ 2 .891。在单因素χ2 分析中 (P <0 .0 5 ) ,共用注射器具次数、共用注射器具吸毒年限、近 3个月平均每天静脉吸毒频率等多个因素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结论 需进一步研究阐明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方式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静脉吸毒人群HIV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在乌鲁木齐市戒毒所、劳教所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结果符合调查标准且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近3个月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比例为33.4%,固定性伴注射吸毒者占20.4%;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8%和69.8%,维吾尔族吸毒者该指标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7%和7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静脉吸毒者发生HIV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80;P〈0.000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32;P=0.0135)、维吾尔族(β=0.34;P=0.0019)、已婚或同居者(β=-0.30;P=0.0077);与女性吸毒者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36;P=0.004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45;P=0.0240)、年龄(β=-0.03;P=0.0154)。结论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吸毒者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提示HIV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项目的覆盖面,并辅以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山市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的相关危险行为因素.方法 对中山市戒毒所内戒毒者和社区吸毒者进行面对面行为学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225名静脉吸毒者,在最近1个月中,77.3%的静脉注射吸毒每天有2次以上注射毒品;最近1次吸毒16.4%有共用针具行为,最近半年中共用针具的比例显著低于2002年广东省的调查结果(75.7%,x^2=8.29,P<0.05).吸毒者与临时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为63.26%,与固定性伴的使用率仅为34.00%;最近半年内与临时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比2002年的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6,P>0.05).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VCT)者占27.11%,男性低于女性(x^2=5.26,P>0.05).结论 中山市针对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初见成效,共用针具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还应进一步降低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加大VCT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社区高脂血症人群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社区高脂血症患者 6 7人 ,作为同伴教育的教育对象 ,其中男性 14人 ,女性 5 3人 ,平均年龄 (5 8.6 8± 6 .76 )岁。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研究人群实际参与率为 6 2 .7% ,项目有效指数 (PEI)为 0 .89。项目监督者和教育对象对于同伴教育者评分的均分分别为 4 .6 7分和 4 .95分 (五分制 )。结论本项目运行良好 ,并且同伴教育是受群众欢迎和效果较好的社区防治高脂血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静脉吸毒人群(IDU)高危行为相关疾病重叠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在清城区和连州市招募社区IDU;于2009年4-12月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HIV、HBV、HCV和梅毒。结果共问卷调查社区IDU203人,62.07%曾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最近6个月、最近1月以及最近1次与别人共针的比例分别为38.92%、26.11%、15.27%;40.87%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与商业性伴从不和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5.66%、33.73%,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7.83%;HIV、HBsAg、HC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59%、18.56%、65.27%、11.38%,二重、三重和四重感染率分别为17.96%、6.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本市户籍、累计入戒毒所次数多和曾共用针具吸毒是社区IDU高危行为相关疾病重叠感染的危险因素,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和最近一年接受过性病艾滋病相关服务是保护因素。结论清远市社区IDU高危吸毒和性乱行为仍较普遍,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高危行为相关疾病感染率较一般人群高,不安全注射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是主要危险因素,有必要广泛、持久地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7.
静脉吸毒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在我国西南部,吸毒者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3[1].同时.吸毒人群还可能是将HIV从高危人群传播至一般人群的桥梁人群,所以针对吸毒人群的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必须开展的重要工作.然而,由于吸毒人群常常是处于隐匿状态,或者是难以接近的人群,需要采用针对隐匿人群的抽样方法对吸毒人群进行抽样.本文针对同伴推动抽样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在吸毒人群研究中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吸毒人员 ,调查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5 3% (5 8/ 379)。在单因素卡方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与性行为相关的因素 :近 6个月是否有性伙伴以性交为条件给你提供了毒品、物品或住处 (商业性性行为 )、近 6个月性伴人数、近 6个月新性伴人数、近 6个月与非主要性伴的性交频率和近 1个月是否与非主要性伴有过阴道性交。结论 需加强对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来控制性病和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9.
社区HIV高危人群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艾滋病在目前仍然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全世界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防治人员以及健康教育者一直在寻找探索有效的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干预措施来减少不同的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而如何有效地预防并减少HIV扩散是当下最主要的方法。许多国家正在试图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以便有效地遏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0.
静脉吸毒是我国感染HIV的一条最主要途径,约占83%。据衡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6192人,估计每年新增吸毒人员约300~500人。新增吸毒人员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两年以上的吸毒人员以静脉注射为主要力式。为掌握全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收集静脉吸毒与HIV感染相关的行为变化和趋势资料,为制定下预对策及评估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3年5月对在衡阳市某成毒所的部分静脉吸毒人员进行HI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2006~2007年社区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市20个区县抽取400名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与2006年同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7年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2006年明显上升(P﹤0.01),态度发生正向转变,居民参加过自愿咨询检测的比例由2006年的14.00%上升到2007年的24.00%,居民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在提高(P﹤0.01)。[结论]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于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危险行为的改变有一定促进作用,态度、行为的指标仍需进一步提高,应注重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及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预防青年同伴教育及期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方法]同伴教育志愿者先经过培训,再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对青年同伴进行集中讲授;讲授前后以闭卷、不记名独立填写问卷的方式测试听课对象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等情况。[结果]听课对象对安全性行为、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答对人数,对婚前婚外性行为、艾滋病患者等问题持正向/积极态度或行为意向的人数均比听课前有显著的增加(P﹤0.05);对同伴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员表现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都在9分以上。[结论]青年同伴教育是一种青年人乐于接受而又有确切效果的健康教育方式,应用推广这一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社区人群中推广低钠盐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在高盐摄入人群中应用健康教育推广低钠盐以降低人群钠盐摄入水平的可行性及其效果,采用类实验设计配对选择两城市社区人群(约5万人),以基层居委会干部和卫生院医务人员相结合组成的信息传递和工作网络进行各项干预活动.通过实验点和对照点抽样人群知识行为调查、干预前后三日膳食调查和三日夜尿钠钾排泄量测定所得结果表明:实验点人群中的高血压和盐的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点人群;实验点人群70~90%的户和人口使用低钠盐;钠盐摄入量以食盐计算实验点人群平均用盐量由16克下降至12克,减少了4克,钠钾比由2.4下降为1.4;对照点由18.9克上升至20.5克,钠钾比基本无变化(3左右);干预前后尿钠钾排泄量测定与膳食调查的结果呈现相同变化趋势.传播渠道调查结果证明信息传递和工作网络在干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说明应用现有策略可降低高盐摄入人群中的钠盐摄入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学校预防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某学校护理专业随机抽取在校学生169人,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前后2次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态度发生正向转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5.
"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学生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方法]2005年11~12月对全国5省市的2 12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加过“童心红丝带”活动的学校(以下简称“项目学校”)的学生在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方面、艾滋病相关问题正向态度方面都.要好于没有参加此项目的学校(以下简称“非项目学校”)学生.项目学校学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正确方法、UNGASS指标等方面的答对率显著高于非项目学校.项目学校学生在态度方面较非项目学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反歧视、关爱的态度,而且对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活动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在技能和行为能力方面,项目学校学生与非项目学校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童心红丝带”活动促进了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改变,但对技能和行为能力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银川市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期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在选取的每个社区中从居民健康档案中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年龄在岁55岁以上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共确定750人,用自设的调查表入户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698人接受调查,应答率93.1%。[结果](1)社区老年人99.2%现有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0.8%的人为其他养老;(2)93.4%的老年人希望的照顾对象主要为配偶和子女;(3)75.9%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4)76.9%的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式仍为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的养老趋向为养老机构;(5)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均为P﹤0.05。[结论]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应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经济状况与需求的其他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梁小兵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3):160-161
目的了解社区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相关态度,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今后社区群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及策略。方法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对社区群众进行自填问卷调查。采用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分析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前群众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三大传播途径掌握较好,对艾滋病人宽容度较低,健康教育后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社区群众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总体上是有效的,今后要加强对艾滋病人关怀和支持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中开展同伴教育的效果评价,为开展AIDS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卧龙区正在治疗的173名艾滋病患者做为干预组,未抽中的188名病人做为对照组。干预组开展由病人自己担任教育者的同伴教育活动,对照组未采取同伴教育干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同伴教育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达到了85.14%和58.97%(χ2=25.622,P﹤0.05),健康的心理状况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达到了77.03%和37.18%(χ2=49.086,P﹤0.05),最近1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达到了89.86%和75.95%(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病人中开展同伴教育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合理的健康教育对乙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为今后更好开展社区糖尿病医护服务摸索方法。方法:按照实验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将12 1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组实施糖尿病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经综合干预后知识水平有明显提高(P <0.0 5 ;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 1) ,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糖尿病教育对于社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耻辱感现状,影响因素及艾滋病健康教育对耻辱感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流出地选择返乡流动人口454人,利用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了解其耻辱感现状及相关情况。[结果]37.7%的调查对象艾滋病耻辱感高,耻辱感与年龄明显相关(r=0.19,P﹤0.01)。艾滋病认知水平经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但耻辱感也随之增高。接受健康教育的调查对象中,高耻辱感比例为45.8%,高于未接受者(P﹤0.01),不愿意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者中,高耻辱感比例达45.8%,高于愿意接受者(P﹤0.01)。[结论]现有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艾滋病认知水平,但未能降低或消除耻辱感,调整和改进干预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