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及抗炎反应导致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亢进,还存在着特异性免疫抑制,其后果是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及加速患者死亡[1].本研究以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标志HLA-DR的表达及T、B、NK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在老年脓毒症的表达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探讨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状态、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48例脑梗死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CD41的表达.结果:脑梗死组的CD14+CD16+亚群、单核细胞-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1例免疫耐受(IT)患者、29例免疫活化(IA)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HLA—DR的表达。同时调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和血清HBVDNA等相应临床资料。结果:免疫活化组(IA)的CD14^+CD16^+亚群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IT)(P〈0.01);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表达明显高于CD14^+CD16^+亚群(P〈0.01);乙型肝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率与ALT呈正相关(r=0.876,P〈0.01),与HBVDNA载量成负相关(r=-0.267,P〈0.01)。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参与调节针对HBV的免疫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与HBV复制和肝脏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检测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水平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感染组95例患者中,将治疗后好转患者51例作为预后良好组,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患者44例作为预后不良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TNF-α以及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95%CI 0.768~0.905)、0.791(95%CI 0.71~0.863)、0.838(95%CI 0.791~0.92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1、19.85、9.72。CD14~+CD16~+水平与PCT、TNF-α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95%CI 0.712~0.853)、0.769(95%CI 0.708~0.843)、0.802(95%CI 0.772~0.895),最佳截断值为5.40、24.25、12.02。结论: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患者并发感染具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方案的拟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经确定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有4种亚型,最主要的有2种,分别是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两种主要亚型的单核细胞在趋化因子受体、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在迁移和分化特性上都是不同的。近年来发现CD14+CD16+细胞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是高表达的,也是具有较高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本文对单核细胞的亚型,CD14+CD16+细胞的主要特性,以及这一群CD14+CD16+单核细胞对于人类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症反应导致的免疫功能亢进,同时也存在抗炎症反应所致的免疫功能抑制,丽过度的免疫功能抑制所导致的免疫麻痹同样使脓毒症恶化发展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对免疫功能状态的正确评价是针对脓毒症进行干预和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4+Mo表面PD-L1表达水平,比较SLE不活动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14+Mo表面PD-L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SLE活动组和稳定组CD14+PD-L1+Mo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CD14+PD-L1+Mo百分率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5)。SLE患者CD14+PD-L1+Mo百分率与SLEDAI评分、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U1sn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CD14+PD-L1+单核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应阴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4+Mo细胞表达PD-L1异常,与病情活动性和抗体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复杂的气道炎症性疾病 ,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通过递呈抗原给淋巴细胞、分泌多种前炎性和免疫调节因子而与这种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探讨肺泡巨噬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结构、功能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 ,有助于支气管哮喘病理过程的阐明。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 ,测定荧光抗体标记单核细胞表面CD11cCD14,以了解哮喘患者单核细胞功能状态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对象 哮喘组 :支气管哮喘患者 2 0例 ,其中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2 2~ 5 9岁 ,平均 4 0 5岁。均符合 1997年中华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脓毒症患者血清sCD14和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LA-DR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及ICU收治的老年CAP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将老年CAP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6例,非脓毒症组70例,另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30例及存活组26例。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sCD14及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LA-DR+表达水平,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48 h CURB-65评分、28 d死亡率。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sCD14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而CD14+/HLA-DR+表达水平则低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sCD14水平高于存活组,CD14+/HLA-DR表达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14水平与CURB-65评分和28 d死亡率呈正相关(r=0.750、0.712,P<0.05),而与CD14+/HLA-DR呈负相关(r=-0.692,P<0.05),CD14+/HLA-DR与CURB-65评分和28 d死亡率呈负相关(r=-0.653、-0.721,P<0.05)。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脓毒症患者存在免疫失衡,血清sCD14和CD14+/HLA-DR表达水平与CURB-65评分和28 d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ag),是近几年来确定的一类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及调控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38+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38^+的表达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旨在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38^+细胞的百分率;同时测定AST、TBIL和PT。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组CD8^+CD38^+、CD3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0.01),肝硬化组CD8^+CD38^+、CD3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5)。肝硬化组CD8^+CD38^+、CD8^+细胞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P〈0.05)。(2)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各组之间比较,中度组CD8^+CD38^+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CD8^+CD38^+、CD8^+、CD38^+均高于轻度组(P〈0.05,P〈0.05,P〈0.05);重度组CD38^+高于中度组(P〈0.05);肝硬化组CD8^+CD38‘均明显低于轻、中、重各组(P〈0.05,P〈0.01,P〈0.01),肝硬化组CD8^+低于重度组(P〈0.01)。(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ST、TBIL、PT不正常组CD8^+CD38^+均高于AST、TBIL、PT正常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CD38^+细胞明显升高,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处于异常激活状态,并与肝功能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38^+的测定,对病情分析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创伤感染后CD14和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的表达变化在失控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84只,雌雄不限,体重18-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组、创伤感染组.创伤组及创伤感染组又分为创伤后2、4、6、9、13h组,每组4只.创伤组小鼠采用乙醚吸入法麻醉完全后,以自制折骨器在小鼠膝关节上1cm处夹断双侧股骨,伴软组织损伤及少量血肿形成.创伤感染组动物于骨折后lh,经尾静脉以5mg/kg剂量注射内毒素(E.coli026B6).至相应时间点活杀动物取肝、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常规病理HE染色法,观察了骨折及骨折合并内毒素血症小鼠肝、肺组织巨噬细胞CD14和SR在伤后2,4,6,9,13h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肝、肺组织巨噬细胞CD14和SR在创伤后分别呈上调和下调趋势,创伤合并感染后,CD14表达上调和SR表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创伤组相比更加显著(P<0.01),并与肝、肺组织病变进行性加重及死亡率递增呈平行关系,相关分析显示CD14和S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且创伤感染组肺脏CD14IOD值在伤后9h高于肝脏CD14IOD值(P<0.05),而肺脏SRIOD值在伤后显著低于肝脏SRIOD值(P<0.01),这表明肝脏枯否细胞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经过肝静脉回流至肺,与肺脏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共同上调CD14的表达及下调SR的表达,肝脏炎症反应级联在肺脏得以放大,肺脏因此成为受损最重的靶器官,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过程中,肺脏往往最先受累,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能与此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创伤后,一定程度的CD14上调和SR下调可能是自限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细菌内毒素的继发感染引起炎症反应级联迅速扩大,导致CD14的显著上调、SR的显著下调,表明以巨噬细胞CD14和SR双向调变为标志的炎症反应渐由"自限性防御阶段”转化为"失控性效应阶段”.因此,有效桔抗CD14和SR的双向调变策略对于脓毒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及稳定期RA患者,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RA患者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而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和CD4 CD25 FoxP3 细胞明显低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相一致.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时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细胞上CD35分子表达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36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中性粒细胞、B琳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而CD8+T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结论:建立了FCM检侧恶性肿瘤患者血细胞上CD35分子表达的实验方法.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而先进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CD8~+Treg)细胞比例在2型糖尿病(T2DM)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9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L),分为45例T2DM伴正常蛋白尿患者(NMAU,MAL30 mg/24 h),45例T2DM伴微量蛋白尿患者(MAU,MAL 30~300 mg/24 h),同时选择门诊体检健康人员45名作为对照组(HC)。通过特定蛋白仪检测患者mAlb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reg细胞比例;Luminex200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8、1β、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与HC组[4.43(3.26~5.75)%]相比,NMAU组[4.06(3.15~5.43)%]和MAU组[3.52(2.30~4.87)%]患者CD8~+Treg细胞比例降低,且MAU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HC组相比,MAU组和NMAU组患者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8、IL-6和IL-1β浓度均升高(P0.05);MAU组患者CD8~+Treg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TNF-α(r=-0.444 8,P0.01)、IL-8(r=-0.341 2,P0.05)、IL-6(r=-0.365 3,P0.05)和IL-1β(r=-0.319 2,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reg对T2DM患者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通过调控T2DM患者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有可能减缓糖尿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日益增高,且预后较差,生存率低.大部分肝癌患者由于转移或者肝功能恶化不适合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如化疗、介入治疗等虽然能够减少肿瘤负荷,提高生存率,但肿瘤复发却很常见.近年研究表明,通过抑制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发生免疫应答,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Sakaguchi等自1995年报道CD4^+CD25^+调节性T细胞(Tegulatory Tcells,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群以来,近几年CD4^+CD25^+Treg在肿瘤、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已有研究。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2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进行检测,研究肺癌患者CD4^+CD25^+Treg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CIM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28例ACS患者(ACS组)、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入选对象,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reg表达百分比,并检测各组Tred的功能状态,EILSA法检测循环及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10浓度,常规检测循环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外周血中Treg表达百分比水平及功能ACS组显著低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5),CRP、TNF-α的水平ACS组显著高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5),ACS组IL-10的水平显著低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Treg比例减少及功能的降低可能破坏了外周免疫耐受的平衡,参与炎症反应激活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p24抗原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通过FCM检测HIV-1感染者和正常人(阴性对照)CD4+T淋巴细胞内HIV-1 p24抗原,建立方法。收集HIV-1早期感染者样本,用FCM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p24抗原,ELISA检测血浆p24抗原以及nest-PCR检测核酸,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感染者p24+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相应阴性对照(P0.01);感染者组p24+CD4+T淋巴细胞比例95%百分位数为1.92%,确立阴阳界值为2.00%。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感染者p24+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相应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感染者(P0.05)。FCM检测HIV-1早期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内p24抗原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验效能优于ELISA检测血浆p24抗原,和核酸检测相当。结论 FCM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p24抗原能及时发现HIV-1早期感染,在HIV-1感染的辅助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