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CD14与TLR2、TLR4在天然免疫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14与Toll样受体(TLRs)是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分子。CD14能够结合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TLR2可以介导多种G^ 细菌细胞壁成分与细胞的反应,TLR4是介导LPS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关键分子。在天然免疫中CD14与TLR2/TLR4协同作用,能够介导机体与多种病原体成分的反应。本文主要就CD14与TLR2/TLR4的协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TLR在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中起到关键作用,提示其与免疫炎症相关.TLR在天然免疫反应中不仅可以清除病原体,而且可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过程中有效建立获得性免疫体系.在TLR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中,接头分子TLR/IL-1R结构域对免疫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产生一些前炎症细胞因子如NO、1型干扰素等,并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现就TLR与其相关配体作用关系及TLR介导的天然免疫激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内毒素 (LPS)、细菌DNA均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主要启动因素。氯喹 (CQ)为抗疟药 ,具有抗炎作用 ,能够拮抗LPS、细菌DNA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CQ对TLR4、TLR9表达的影响 ,探讨CQ拮抗LPS、细菌DNA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ANA 1 ;实验分正常对照 (去热原水 )组、LPS1 μg/ml刺激组、大肠杆菌DNA(ECDNA) 1 0 μg/ml刺激组及相应的CQ 1mg/ml处理组 ,CQ在加去热原水、LPS、ECDNA刺激前 2h给药 ;采用RT PCR技术 ,观察LPS、ECDNA刺激组及CQ处理…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TLR)家族的TLR2和TLR4在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或组织损伤,但是过度的免疫反应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与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免疫过度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将TLR2、TLR4作为这些疾病防治和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研发TLR2、TLR4拮抗剂、对TLR2、TLR4进行负调控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对TLR2、TLR4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及TLR2、TLR4拮抗剂研发现状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先天免疫系统利用模式识别受体(PPR)或其他分子受体识别入侵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通过触发炎症反应来阻止感染的传播,在抗菌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oll样受体4(TLR4)是哺乳动物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在细菌内毒素介导的炎症中起关键作用.TLR4可以识别Gram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从而激活TLR4信号通...  相似文献   

6.
TL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同源于果蝇Toll的蛋白分子,在宿主的天然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它既可作为CD14作用的信号分子,又能直接作为LPS的受体介导细胞的活化,在LPS的跨膜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 用,成为LPS信号转导研究的热点之一.TLR相关研究的深入,可为临床内毒素休克、SIRS和MODS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LPS对MRL/MpJ小鼠脾T细胞表达TLR4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Toll样受体 4 (TLR4 )在MRL/MpJ小鼠脾细胞的表达状况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 (LPS )刺激后TLR4的表达变化以及对TNF α产生的影响。MRL/MpJ小鼠经腹腔注射LPS后在不同时间取脾细胞 ,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小鼠脾T细胞TLR4的表达情况 ,并与BALB/c小鼠作对照 ;通过RT PCR观察LPS刺激前后脾T细胞TNF 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TLR4在MRL/MpJ小鼠CD3+ CD4 + T细胞和CD3+ CD8+ T细胞中均有表达 ;但TLR4 + /CD4 + 细胞表达仅BALB/c小鼠的 33% ,在受LPS刺激后 ,MRL/MpJ鼠CD4 + T细胞TLR4升高时间较BALB/c小鼠延迟 ;CD8+ T细胞TLR4在LPS刺激前后无明显变化 ;脾细胞TNF αmRNA水平升高亦延迟。通过对干燥综合征样自身免疫病鼠模型MRL/MpJ小鼠脾T细胞TLR4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将有助于认识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间的联系和感染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MD 2是 1999年发现的能与TLR4胞外区结合并能促进TLR4转导LPS信号的重要分子。它不仅能促进TLR4的表达、影响TLR4在细胞内的分布、促进TLR4与LPS的结合 ,还能直接与LPS结合 ,并通过与TLR4胞外区结合 ,促进细胞对LPS的反应性 ;而且MD 2还能通过与TLR2胞外区结合促进细胞对LPS、肽聚糖、磷壁酸、G+ 细菌及G 细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分子DC-SIGN与TLR4相互作用,以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肾组织DC-SIGN及TLR4表达;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并经LPS刺激,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和荧光免疫组化检测DC-SIGN与TLR4结合及细胞表面共定位状况;ELISA检测经转染DC-SIGN siRNA后HK-2分泌IFN-β、TNF-α的变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LR4信号通路中IKKε、p38、JNK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慢性肾炎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显著表达DC-SIGN及TLR4,利用HK-2模拟炎症状态给予LPS刺激后,DCSIGN与TLR4可发生相互结合并共定位于细胞表面,且HK-2明显分泌炎症因子IFN-β、TNF-α,这一状况可被经转染DC-SIGN siRNA后予以抑制,且发现在此状态下TLR4-MyD88依赖途径信号分子p38、JNK磷酸化水平则显著上升,而TLR4-MyD88非依赖途径的IKKε、NF-κB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状态下可通过表达DC-SIGN,并与TLR4结合且相互作用,促进炎症因子分泌,从而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提示可能与DC-SIGN和TLR4发生信号串话,并调控TLR4-MyD88非依赖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炎症通路活化的影响,以探讨A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胞内TLR4表达和分布;免疫印迹检测TLR4及下游炎症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和活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浓度。结果 AS对LPS诱导的TLR4表达及其在细胞中的聚集均有抑制作用;AS同时抑制TLR4衔接蛋白髓分化因子88和含TIR结构域干扰素诱导衔接蛋白表达,也抑制依赖于二者活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表达;对下游MAPK通路,AS抑制p38表达和磷酸化、JNK磷酸化,但对ERK1/2无显著影响;对下游NF-κB通路,AS下调抑制性-κBα(inhibitory-κBα,IκBα)的磷酸化,进而减少NF-κB亚基p50和p65活化入核的数量;最后,AS能够抑制LPS诱导的TNF-α和IL-6释放。结论 AS通过抑制LPS诱导的TLR4通路活化,减少致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TLR与天然免疫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天然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首先机体要识别病原体然后才能做出防御性反应.目前发现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在识别病原体并介导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TLR结构及功能的研究,为我们揭示机体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LPS致小鼠肺、肝功能损伤时 ,小鼠组织及血液中LPS受体CD14、TLR4的变化情况 ,从而验证LPS所致的肺损伤可进一步诱发肝功能受损。方法 :BALB/C小鼠 2 5只 ,随机分成五组 ,并予尾静脉注射LPS(8mg/kg) ,分别于 0、2、6、12、2 4h后处死 ,取血清及肺、肝组织。 (1)形态学 :制备肺、肝组织冰冻切片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肝组织中CD14、TLR4的表达变化。 (2 )蛋白水平 :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清中sCD14及肺、肝组织中CD14、TLR4的表达情况。 (3)mRNA水平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肺、肝组织中CD14、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4-1BB(CD137)激发型单克隆抗体2A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面TLR4表达的调节.方法 用不同剂量2A、LPS以及2A与LPS联合,或用LPS预刺激后再加入2A,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处理因素作用下DC表面TLR4表达情况.结果 LPS可下调DC TLR4的表达,下调作用可维持24 h,而2A可使DC TLR4的表达上调,上调作用可维持12 h,并可拮抗LPS对TLR4的下调作用.用LPS预处理DC后再加入2A,也可拮抗LPS的下调作用.结论 4-1BB信号可以上调DC表面TL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MRL/MpJ小鼠脾细胞的表达状况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刺激后TLR4的表达变化以及对TNF-a。产生的影响。MRL/MpJ小鼠经腹腔注射LPS后在不同时间取脾细胞.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小鼠脾T细胞TLR4的表达情况,并与BALB/c小鼠作对照;通过RT-PCR观察LPS刺激前后脾T细胞TNF-d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TLR4在MRL/MpJ小鼠CD3^ CD4^ T细胞和CD3^ CD8^ T细胞中均有表达;但TLR4^ /CD4^ 细胞表达仅BALB/c小鼠的33%,在受LPS刺激后,MRL/MpJ鼠CD4^ T细胞TLR4升高时间较BALB/c小鼠延迟;CD8^ T细胞TLR4在LPS刺激前后无明显变化;脾细胞TNF-amRNA水平升高亦延迟。通过对干燥综合征样自身免疫病鼠模型MRL/MpJ小鼠脾T细胞TLR4的表达及功能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间的联系和感染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LR9的结构、功能及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ll样受体(Toll-1ike receptors,TLRs)家族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激活免疫细胞,在天然免疫防御病原体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哺乳类中至少存在10个TLRs(TLR1-10)成员,其中TLR9是识别细菌CpG-DNA的必需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tem recognition receptor,PRR)。本文综述了TLR9的结构、功能及信号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约20年前,人们还曾认为LPS诱导宿主细胞的激活是由于其分子上的脂质A残基插入靶细胞浆膜内所致(2),但这一观点随着近年来炎性细胞表面和血循环中能与LPS结合的蛋白质分子的发现已发生变化。目前普遍认为,LPS的作用是通过这些分子或受体介导的,现已发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存在多种LPS受体,如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CD14、TLR2、TLR4、β2整合素、L-selectin等,这些受体构成了自身与非自身识别的重要分子基础,是机体调控LPS诱导炎症反应的始动环节。  相似文献   

17.
TLR9的结构、功能及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 (Toll likereceptors,TLRs)家族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associ atedmolecularpattern ,PAMP)激活免疫细胞 ,在天然免疫防御病原体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哺乳类中至少存在 10个TLRs(TLR1 10 )成员 ,其中TLR9是识别细菌CpG DNA的必需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ternrecognitionreceptor,PRR)。本文综述了TLR9的结构、功能及信号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脂多糖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克隆人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胞外区cDNA.方法 用不同浓度脂多糖在不同时间刺激单个核细胞后提取总RNA,RT-PCR方法半定量测定TLR2和TLR4的表达,应用pUCm-T载体克隆胞外区cDNA,双酶切以及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单个核细胞在四种浓度脂多糖刺激3 h,6 h和12 h后.TLR2和TLR4表达并不相同.15 μg/mL脂多糖作用6 h TLR2表达最高,10 μg/mL脂多糖作用3 hTLR4表达最高.经RT-PCR扩增TLR2和TLR4胞外区cDNA分别为1 700 bp和1 900 bp,T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后证实,目的 片段与GenBank中序列一致.结论 脂多糖的诱导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和TLR4表达有显著影响,并且成功克隆了胞外区cDN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IL-1β对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纯化正常小鼠及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用不同浓度的IL-1β或LPS联合IL-1β处理分选的B细胞后,CCK8检测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的活化及TLR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获得的B细胞纯度高达95%。IL-1β不影响正常小鼠和SLE小鼠脾脏B细胞的增殖,也不影响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但IL-1β可上调SLE小鼠B细胞中CD40、CD69、IL-6及IL-10的表达。进一步,IL-1β与LPS协同可增强SLE小鼠B细胞的CD40及CD69表达。IL-1β还可上调SLE小鼠B细胞中TLR4的表达。结论:IL-1β可能通过诱导TLR4表达来增强LPS刺激引起的SLE小鼠的B细胞功能异常,提示控制感染和抑制炎症可能达到减缓SLE病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脏TLR7对T细胞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日本血吸虫感染6周的C57BL/6小鼠(WT)和TLR7-KO小鼠,并设立相应对照组。然后观察组织病变情况,分离脾脏淋巴细胞,运用q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T和CD8+T细胞数量改变以及TLR7分子表达;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WT和TLR7-KO小鼠感染前后CD4+T和CD8+T细胞CD25、CD69、CXCR5、CD40L等活化表型的变化;经PMA和离子霉素的刺激,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CD4+T和CD8+T细胞IFN-γ、IL-4分泌情况。结果 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脾脏明显增大,脾脏中CD4+T和CD8+T细胞发生大量聚集;感染后CD4+T和CD8+T细胞多种活化及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上升,且IL-4+CD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