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智力、运动发育的影响和脑性瘫痪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54例和常规育儿组46例,常规育儿组采用常规喂养方法,干预组联合家长采取早期综合干预;分别于6个月、1岁时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于3个月、6个月、1岁、2岁比较两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于2岁时比较两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脑瘫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常规育儿组(8.7%)(χ2=4.695,P<0.05);6个月和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各项体格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3个月、6个月、1岁、2岁时MDI、PD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2岁时,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五大能区以及D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提高早产儿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预防和减少脑瘫儿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在纠正月龄24个月以内的体格、运动及智能发育趋势,为早产儿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分为两组(≥32周组的中晚期早产儿组及<32周组的早期早产儿组),统一对他们进行定期随访,在特定的纠正月龄(6 、12、18、24)进行体格、运动及智能发育评定,并观察他们的运动及智能发育在两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趋势。结果 1)体格发育两组早产儿在纠正6月龄的体重、身长及头围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构成比的差异持续至纠正12月龄; 2)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两组早产儿的PDI在纠正6、12月龄均明显低于85分,早期早产儿组的差距更大,纠正18月龄后两组早产儿无需纠正均可达85分以上;3)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MDI)两组早产儿的MDI在纠正6、12、18月龄均明显低于85分,早期早产儿组的差距更大,纠正24月龄时MDI无需矫正两组早产儿均可达85分以上。结论 早期早产儿组在1岁以内的体格发育存在追赶不足的问题,体重表现的较明显,建议加强早期早产儿组的早期营养强化;两组早产儿纠正24月龄以内的运动及智能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而在纠正24月龄时均能赶上同龄儿,两组早产儿的运动及智能发育在纠正24月龄内均呈现追赶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4.
阮世晓  刘晓  张文华 《现代医院》2012,12(4):154-156
探索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减少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和智能落后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随机抽取200例,并且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足月儿100例作为足月组。干预组儿童生后定期进行一系列早期干预措施至2岁。三组儿童均于1岁、2岁时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检测。体格检测包括体重、身高和头围的测量,智能发育检测指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CDCC)进行智能和运动测试得出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干预组1岁时身高优于对照组,2岁时身高、体重和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与足月组无显著差异;干预组1岁、2岁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且与足月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可促进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头围、智力和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5.
马贤芝  张菁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26-212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婴儿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法对262例早产儿进行不同月龄阶段监测评估(3、6、9、12月),并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和对照组(156例健康足月儿)。干预组接受常规体检,建立系统监测档案,每月随访,并早期干预,未干预组常规体检,健康指导。监测内容为:体格生长发育、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在3月、6月、9月、12月时给予综合评价,用CDCC婴幼儿发育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早产儿3月时,体格发育、MDI、PDI明显低于足月儿组,6、9和12月时,干预组小儿体格生长指数、MDI及PDI均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早产儿干预组体格发育、MDI及PDI,接近足月儿组。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促进其智力、神经运动及体格发育,降低伤残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探索防治早产儿智能低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验,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智能干预。在两组1.5岁、2岁时,均用Bav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 干预组的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对照组高13.4分和14.9分(P<0.01),运动发育指数(PDI)比对照组高7.4分和7.7分(P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13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定期随访,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用CDCC婴幼儿智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12月龄时智能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婴儿1岁时智能达到正常结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降低伤残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科收治的12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发育支持。观察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胃肠功能改善及体格生长情况,出院后对两组早产儿随访12个月,应用早产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及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对两组早产儿神经功能及智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腹胀缓解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及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早产儿体重增长、身高增长及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6及12个月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6及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发育支持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体格发育,提高早产儿神经功能,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9.
早期综合干预改善早产儿智能和运动发育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早期综合、科学、系统的干预,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的差异情况,从而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改善早产低体重儿智能和运动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早产儿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通过家长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强化进行按摩、体操、动作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指导。两组早产儿均于6月、12月、18月、24月龄(按纠正年龄)时进行婴幼儿智能测查,智测采用中国标准化的贝来量表(CDCC),测出MDI和PDI进行评价。结果:①两组早产儿6月、12月、18月、24月龄时测查MDI和PDI显示: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MDI比较两组在6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高1.6分,但差异没有显著性;在12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高2.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8、24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分别高7.6分和7.7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DI比较在6、12、18、24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分别高3.8分、9.1分、12.2分和12.6分,各月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两组早产儿在24纠正月龄时MDI和PDI分值所显示为:从分布上可看出,干预组有向中上水平分布趋势,且临界状态和智力低下的例数下降。两组MDI在80~89分值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DI≥120、110~119、70~79、≤69分值段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DI比较在≥120、110~119、80~89、70~79、≤69各分值段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根据《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和指导。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智能评估。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结果: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MDI和PDI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医护教家相结合养育照护促进早产儿发育的效果,为开展高危早产儿随访监测提供方法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早期发展门诊(研究组)和普通门诊(对照组)随访的高危早产儿各71例,研究组采取医护教家相结合养育照护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方式。动态监测比较两组高危早产儿矫正月龄12个月内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矫正1月龄仅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9,P<0.05);矫正3、6、12月龄研究组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头围、MDI和PDI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身长、体重、头围、MDI和PDI得分的时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正3、6月龄20项神经运动发育的通过率较对照组提高(χ2=4.064、8.414,P<0.05),且随着月龄增长,研究组的通过率上升较为明显。研究组矫正12月龄智能缺陷、运动落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χ2=4.769、5.182,P<0.05)。结论 医护教家相结合养育照护能促进高危早产儿早期发展,同时还可降低高危早产儿智能缺陷、运动落后的发生,有利于脑损伤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危早产儿的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5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30例)与未干预组(125例),同时选取12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定期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指导性训练及包括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电疗法、音乐疗法等在内的强化训练等干预,并定期体检及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①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③干预组患儿在1、2岁时可达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神经运动发育状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作为护理干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早产儿平均纳入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护理1个月后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体格增长状况以及运动功能发育状况及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结果两组MDI和PDI评分对比,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明显提升,而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护理后早产儿体格状况、运动功能状况和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方式对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和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家属满意率和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综合发展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建卡的103例早产儿以家长知情同意为原则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干预组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对照组按广州市高危儿管理要求进行基础保健,分别于纠正6月龄时进行体格测量和智能发育评估,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纠正6月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的身长、体质量、头围和前囟分别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及语言能区、全量表分和发育商的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行为能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结论早期综合发展服务能明显促进纠正6月龄内早产儿的智能发育,但对其体格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体格发育和早期发展的影响。 【方法】 来自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满月体检胎龄小于37周且体重<2 500 g的婴儿,根据家长自愿原则分成干预(84例)和对照(75例)两组。干预组婴儿进行视、听刺激、按摩及运动干预训练、喂养指导。分别在满3、6、9、12个月时两组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早期发展水平测试。 【结果】 在满3、6、9、12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分别增长0.60、0.69、0.74 kg和0.73 kg(P<0.05),身高分别增长0.7、0.9、1.2 cm和1.5 cm(P<0.05),MDI提高值分别为3.51、4.05、5.21、6.78(P<0.05),PDI提高值分别为2.29、3.85、4.16、6.36(P<0.05)。 【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以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和运动指数的发展,从而降低其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早期干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通过早期干预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 【方法】 将 7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 ,并设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仅对干预组患儿实施早期康复干预 ,定期随访 ,以《贝莉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 ;未干预组、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育儿指导。 1岁时通过《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三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的最终评估。 【结果】  3、9月龄时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未干预组 (P <0 .0 1) ,可达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 ,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除大运动能区不存在差异外 (P >0 .0 5 ) ,其它四大能区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五大能区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 ,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对小于34周早产儿在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的小于34周早产儿共78例,根据胎盘病理有无CA,分为CA组(A组)早产儿41例、非CA组(B组)早产儿37例,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足月儿33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婴儿期的体格生长指标﹑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差异。结果 1)纠正年龄6月龄时A、B组体重及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纠正年龄12月龄时B组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纠正年龄6月龄时A组MDI、PDI得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12月龄时三组婴儿MDI、P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6、12月龄时A、B两组早产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早产儿296例,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观察组156例,对照组140例;观察组按照纠正月龄进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指导及营养支持等,重点强化认知、语言、运动训练干预,对照组接受婴儿常规体检和采用常规育儿方式进行养育。两组均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20项神经运动检查和贝利婴儿发育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在12月龄内体重、身长、头围追赶生长高于对照组(χ2=5.89,P=0.015)。矫正月龄6月龄内观察组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3.8%)低于对照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28)。矫正月龄为6、12、24月龄时,观察组的MDI和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3~15.77,均P<0.05)。随访至矫正月龄24月龄,神经系统后遗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00,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综合干预,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实现追赶生长,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