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朝百脉”语出《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后世多数医家和注家多从“朝”字入手诠释,以“朝向,朝会”做解,以“单向”的指向性作为解释该句.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要参考,提出‘肺朝百脉’是指:肺是“气”的“双向调摄”并提出了肺朝百脉的中医理论模型“8”字模型.  相似文献   

2.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一语,出自《素问·经脉别论》。原文说道:“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其中“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一句,王冰注云:“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归宗乃汇聚之意),上朝于肺,肺为华盖,位急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矣!”尔后张介宾、马元台、张志聪等历代注家对此的解释,莫不遵崇王氏之  相似文献   

3.
“毛脉合精……”一段文字出自《素问·经脉别论》。我对这一段文字有些体会,希望同道教正。原文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相似文献   

4.
《“肺朝百脉”再辨识》是余自汉同志为证明其“朝”为“潮”字通假借论点的又一篇大作,文中既有大悖经旨之点,又有曲解拙作之处,拜读后实难苟同。愿就管窥之见,就正于同道。“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相似文献   

5.
“肺朝百脉”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素问·经脉别论》载有“食气入胃,……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文,对于其中“肺朝百脉”一句,王冰注曰:“经气归宗,上朝于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矣”。其后,诸如马莳、张介宾等历代医家,对于此句经文的注释,莫不皆宗王氏之说,释之为“肺受百脉之朝会”或“百脉朝会于肺”之义。今之《内经选读》教材,亦未脱出此义,译之为“百脉的精气,流入大的经脉,朝会于肺脏后,再输布到皮毛”(上海科技出版  相似文献   

6.
<正> “肺朝百脉”一说始见于《素问·经脉别论》之中;“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朝,是聚会的意思,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带着清气,再输布到全身。祖国医学对气与血的交换(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认识,虽诞生于两千多年以前,但与现代医学的肺循  相似文献   

7.
<正> 一、太阴病提纲和病理三阳和三阴,都是以阴阳之气有多有少的不同而分为太少的,太阴为阴中之至阴,于三阴之中阴气为最足,所以也叫盛阴。太阴在脏主脾肺,脾与胃有膜相联,主为胃行其津液,由中央以灌四傍。肺朝百脉,能鼓舞脉行,将脾由胃中水谷所吸取的精华,通过血行以输送于全身。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又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精微、津液的输布,既离不开脾,也离不开肺。由于脾气散精,脉气流经,所以太阴对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起着重要的后天营养作用。不但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血液之生化之源,其物质基础来自水谷之精微。如《灵抠·决气篇》曰:“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生成后的血液在通过脾的运化上注肺脉。循环运行于脉道之中。以奉养全身。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水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  相似文献   

9.
任晓丹  任非 《河北中医》1998,20(2):123-124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者禀受于父母,后天者概指饮食喂养而言.人之一生,从几岁乃至百岁,无不依靠脾胃的健旺而生存.饮食入胃,方能吸收其精微物质,脾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以此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这个运化吸收、变化过程都要依靠脾的转输才能完成,可见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精辟结论.笔者就脾胃学说在儿科的重要作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血”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气为阳,主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血为阴,主机体的形体生长。从广义上说,气血即人体的阴阳,两者相互协同,以维持生命功能与机体的生长。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可概括两者的相互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相似文献   

11.
《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有一段重要经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古今医家一致确认,本段经文阐发了饮食精微在人体内的输布过程。这样理解在大方向上固然不错,但较为笼统和抽象。我们认为,对本段经文尚有重新认识之必要,兹略陈管见如次: 一、关于“散精于肝”古今医家几乎众口一辞地确认,食物入胃,化为精微之后,其输布路线一开始就是两  相似文献   

12.
“肺朝百脉”析验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朝”之义:(1)臣见君为朝;(2)聚会;(3)对、向(见《词源》)。“百”谓“百人之长”(《词源》)、在此理解众多、所有。自王冰始至张景岳、吴岷、张志聪、高士宗、马元台等注《内经》名家皆释为  相似文献   

13.
论肝肺"气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气交理论秉承了<周易>的"气交"概念,用以说明生命系统与自然界及生命系统自身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交合在人体内的过程引申,创立了人体气机升降学说.<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即中医的气机升降出入指的是"气交",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的保证,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肝肺"气交"是体内子系统之间"气交"之一,对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认为:"肺朝百脉".那么,肺到底管的是哪个脉?实际上,肺主要朝的是经络. "朝"通"潮",《素问·五脏生成论》:"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难经》开首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中医很早就这么认为了.现在我们想一下这个问题:古代中医为什么没说心一跳脉行多少?  相似文献   

15.
许继宗  乔宪春  李月明 《中医杂志》2012,53(12):1070-1072
“肺朝百脉”指出了肺与脉的密切关系,即血液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而循环于全身.此处之脉,包括经脉和血 脉(血管).故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研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内经》肺朝百脉理论启发下,经合临床认为百脉(血)会聚于肺中。肺不仅主气也与血密切联系。据此提出肺病病理多瘀血的论点,治肺要适度活血的法则。故治疗在辨证基础上立法,选方佐以活血化瘀药,以此理论治疗肺系病,每收到显著功效。实践证实肺朝百脉既百脉(血)朝会于肺。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肺朝百脉,肺通机体各经脉,助心行血,对气血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而张机在《金匮要略》中对于“百合病”病因有明确描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肺癌癌毒伤肺,肺阴、血脉受损,严重者可致百脉皆伤,进而可出现肺癌相关性抑郁,其状似“百合病”。肺癌相关性抑郁可由虚热伤血,内扰心神所致,其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肺阴虚,这与“百合病”心肺阴虚的核心病机十分相符。故可基于“肺朝百脉,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理论,将百脉损伤所致的百合病补肺养阴治法古为今用,用于肺癌相关抑郁的治疗。经临床实践证实,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治疗百合病的基础方剂病证结合,加减化裁,可对证型相符的肺癌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肺癌相关抑郁的证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痰、瘀、虚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属于中医"咳嗽"、"哮病"、"喘证"、"肺胀"等范畴,是以肺脏病变为主的肺系疾病.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论述,<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经脉篇>又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灵枢·胀论>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诸病源候论·气病源候论>云:肺主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塞,故气上喘逆.<金匮要略>有"痰饮咳嗽","咳嗽上气"等专篇论述,用小青龙汤治疗"咳逆倚息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支饮不得息";射干麻黄汤治疗"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咳而上逆……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等等.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归属"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咳嗽和喘为主,责之于肺,与其他脏腑也紧密联系。肾:肺朝百脉,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水分下输至肾,肾主水,与喘关系密切;脾:肺在五行为金,脾为土,土为金之母,脾土能生肺金以资其源,肺有赖于脾的滋养,肺清肃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脾,水道通调有赖于肺的清肃,肺清肃失调,水液代谢不畅而生湿邪,湿困于中焦,脾受湿困,运化不利,湿聚成痰,痰伏于肺而生喘咳;心:肺主气,心主血,气与血关系密切,气可生血,同时气又赖血以附之,血的运行也离不开气的推动,正所谓"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气血相互依赖,也是肺朝百脉的体现;肝:气机的升降与肝肺密切相关,肺主肃降,以降为顺,肺主升发,以升为顺,肺与肝的功能协调,则气机升降有序,反之则气机不调。  相似文献   

20.
略谈张仲景对"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常的理解是“谓满,郁谓奔迫”,指气满胸中而呼吸迫促的一类病证,然笔者认为“诸气郁”的“郁”泛指各类气机郁滞的病证,多与肺脏相关。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相关病证的治疗较全面地运用了这一理论,现将有关内容整理概述如下。1心气痹阻——合用宣肺宽胸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之气血的畅通有赖肺气的宣畅。张仲景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此类胸痹病机为心胸气滞、水饮内停,方中茯苓化痰除饮,甘草益气和中,杏仁宣利肺气,诸药合用,以求心胸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