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测中的疲劳试验,阐明疲劳试验对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MG患者,对面神经进行静息状态低频RNS检测,并进行疲劳试验,分别疲劳1和2 min,在疲劳结束后的即刻、休息1 min及2 min再进行RNS检测。分析静息及疲劳后不同时间点RNS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递减百分率的差异。结果:低频RNS疲劳试验各时间点CMAP波幅递减幅度均较静息状态递减幅度明显,30例患者中以疲劳2 min后休息1 min RNS递减幅度最明显。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RNS静息状态下CMAP波幅未见明显递减现象,而疲劳后CMAP波幅递减明显。结论:低频RNS疲劳试验可明显提高MG患者的诊断率,尤其对于静息状态下RNS检测正常的MG患者有效。检测时以疲劳2 min后休息1 min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楚兰  徐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28(3):268-268,270
重症肌无力 (MG)是一种细胞免疫依赖性的、体液免疫介导的以及有补体参与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 。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异常易疲劳性。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ab)检测和药理试验。神经电生理检测中低频重复电刺激 (LFRNS)对MG的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的意义在不断的探讨中。 2 0 0 1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对我院神经科门诊和病房的 36例MG患者眼轮匝肌和三角肌的LFRNS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MG患者 36例 ,男 2 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复神经电刺激 (RNS)对重症肌无力 (M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0例MG患者的面神经、副神经、腋神经、尺神经分别用低频 (3Hz、5Hz)和高频 (10Hz、15Hz、2 0Hz)超强电流进行RNS检查 ,共检查 12 0条神经。所检神经对应的肌肉疲劳后 ,再以上述频率和电流重复进行RNS检查。结果 低频刺激阳性为 5 6.67% (17/ 3 0 ) ,高频刺激阳性为 2 6.67% (8/ 3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10 0 %RNS阳性患者在低频刺激时即可获得阳性结果。疲劳前的RNS阳性率为 5 6.67% (17/ 3 0 ) ,疲劳后为 83 .3 3 % (2 5 / 3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疲劳后按 4块肌肉统计RNS阳性率为 86.67% (2 6/ 3 0 ) ,而按 3块肌肉统计阳性率为 60 .0 0 % (18/ 3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低频RNS检查在MG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MG患者的临床分型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受检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疲劳后和增加检查的神经数目能提高RNS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及疲劳试验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作者医院收治的62例全身型MG患者的眼轮匝肌、肘肌、小指展肌、三角肌进行低频及高频RNS,肌肉强直收缩后再次进行RNS,比较不同频率4块肌肉诊断的阳性率以及疲劳试验前后诊断的阳性率。结果眼轮匝肌、肘肌、三角肌低频RNS阳性率显著高于高频RNS,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指展肌低频刺激与高频刺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试验后眼轮匝肌、肘肌、三角肌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疲劳试验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指展肌疲劳试验前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块肌肉综合统计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肌肉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S是诊断全身型MG患者的有效方法,多块肌肉综合统计、疲劳试验的方法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复频率电刺激(RNS)对小儿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5月间在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72例MG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以不同频率行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RNS,并分析结果。结果 72例患儿中,56例患儿RNS阳性,占比73.61%。MG分型为Ⅰa、Ⅰb、Ⅱa阳性率分别为57.14%、76.19%、93.75%,随着分型升级,MG患儿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RNS阳性率以面神经最高(73.61%),腋神经次之(61.29%),尺神经最低(8.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10 Hz,低频刺激(1 Hz、3 Hz、5Hz)时RNS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相比于1 Hz,3 Hz、5 Hz电刺激下RNS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随着分型升级,波幅衰减值逐渐增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G患儿面神经RNS波幅衰减值与病理分型存在显著相关性(r=0.754,P=0.000)。结论 RNS检查客观性较强,诊断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一种诊断小儿MG有效、可行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彭更生 《铁道医学》1999,27(4):220-221
目的 比较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对重症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低频RNS技术对18例MG患的肘肌、三角肌、小脂展肌进行疲劳前后的检测,用DANTECCounterpoint肌电图仪记录。结果RNS电压分别降低了1.54%±1.32%、1.64%±1.43%、0.62%±0.38%;疲劳后RNS电压分别降低了2.01%±1.75%、2.05%±1.98%、1.02%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MG)现今即便可通过检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效价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来诊断,重复神经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仍是该类患者的诊断性检测手段[1].最近研究发现,RNS在MG以外的可能累及神经肌肉传递的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2].笔者通过分析三角肌、肘肌不同刺激频率的检出阳性率,探讨RNS最适宜的刺激频率及肘肌作为常规受检肌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Chen YP  Wang W  Wei DN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7):1178-1180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住院确诊436例MG患者低频RNS的检查结果,分析MG患者中低频RNS阳性率,不同受榆肌群及MG各临床分型低频RNS异常率.结果 MG患者中低频RNS阳性率为73.85%.低频RNS异常以刺激面神经...  相似文献   

9.
重复神经刺激检测在重症肌无力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武合 《广西医学》2002,24(2):240-241
重症肌无力 ( 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广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上主要是根据肌无力的波动性症状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 ,以及肌疲劳试验阳性、药物试验包括腾喜龙试验阳性和 /或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来做出诊断 (1 ) 。而重复神经刺激 ( 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试验是判断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常用电生理检查方法。笔者将我室已完成的 2 8例 MG患者的 RNS检测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以探讨 RNS检测在MG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对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RNS技术对18例MG患者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进行疲劳前后的检测,用DANTECounterpoint肌电图仪记录。结果对照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RNS电压分别降低了1.54%±1.32%、1.64%±1.43%、0.62%±0.38%;疲劳后RNS电压分别降低了2.01%±1.75%、2.05%±1.98%、1.02%±0.75%。MG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测试阳性分别为9/18(50%)、10/18(55.6%)、3/18(16.7%)(P均<0.05);疲劳后RNS测试阳性分别为15/18(83.3%)、14/18(77.8%)、6/18(33.3%)(P均<0.05)。经卡方检验,肘肌疲劳前后RNS测试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指展肌、三角肌疲劳前后RNS测试阳性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G患者肘肌疲劳后RNS阳性率较疲劳前明显增高,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后RN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肘肌、三角肌RNS测试较小指展肌更敏感,但肘肌RNS方法简便,病人不适程度轻,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康复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1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阴道康复器(阴道哑铃)训练,B组给予阴道康复器联合生物肌肉反馈、常规电刺激治疗,C组给予阴道康复器联合生物肌肉反馈、增强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随访调查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性功能客观指标.结果:治疗2个月后,3组间前静息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3组间Ⅰ类肌纤维疲劳值、Ⅱ类肌纤维疲劳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3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评级中0度者占比升高,I度及II度者占比下降,3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3组POP-Q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治疗后6个月,3组间性生活次数、性高潮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康复器有利于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电生理功能及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提升患者性功能,且适当增加电刺激强度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剂量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d他克莫司)和大剂量组(3 mg/d他克莫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12周进行QMG、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结果 小剂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17-121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颅脑外伤(TBI)后昏迷患者的促醒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外科脑外伤后昏迷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NES和tDCS,共治疗4周。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残疾评定量表(DRS)、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USEP)评估,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EP、USE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BAEP、USE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能提高TBI后昏迷患者的意识水平,改善预后,在此基础上,增加MNES联合tDCS的干预方案治疗效果更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在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摄食-吞咽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吞咽训练,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 ,并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收治 12例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 ,以盆底肌电刺激器对其进行盆底肌群的电刺激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变化。结果 盆底肌电刺激后 72h排尿次数由 ( 3 9.3 3± 8.5 5 )次减为 ( 2 9.75± 6.76)次 ,单次尿量由 ( 112 .67± 40 .5 5 )ml增至 ( 14 3 .3 1±11.97)ml,尿动力学检查见膀胱容量由 ( 2 78.10± 5 9.2 0 )ml增至 ( 3 17.10± 46.5 0 )ml及尿道控制带长度由 ( 2 .81± 0 .75 )cm增至 ( 3 17± 0 90 )cm。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可明显抑制膀胱逼尿肌活动 ,并延长尿道控制带长度 ,对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7例昏迷患者先进行昏迷量表(GCS)评分,然后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每次20分钟,每天2次,10天为1个疗程,共计行4 589次,刺激2个疗程后对治疗结果再行GCS评分。结果 14例昏迷指数有所提高。21例清醒患者平均行30次。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是一种无创、方法简单、对昏迷患者促醒作用安全可靠、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邹鲜 《吉林医学》2013,(34):7254-7256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通过电刺激治疗联合冷刺激的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观察研究。方法:对神经内科由2012年1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实行电刺激治疗联合冷刺激和康复训练,采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30例在电刺激治疗联合冷刺激治疗的同时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经过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氏饮水实验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患者通过电刺激治疗联合冷刺激、康复训练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只做常规治疗的患者。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过电刺激治疗联合冷刺激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标的影响,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在服用常规2型糖尿病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45 min,每周治疗5d,为期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时,对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两个组别的血脂指标疗前、疗后二月血脂指标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的血脂指标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3个时间点甘油三酯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疗后血脂指标较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然后疗后二月虽有明显反弹,但疗后二月仍低于疗前(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标,可以作为一种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颌下经皮电刺激颏舌肌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及对咽腔不同阻塞平面的影响.方法应用局部解剖提供颌下电刺激颏舌肌及其支配神经的部位,对23例符合多导睡眠图诊断的OSAS患者采用纤维喉镜下做Muller′s动作判定咽腔不同阻塞平面,并在不同睡眠夜进行电刺激及未刺激治疗效果对照研究.结果舌后咽(RTBP)平面狭窄或阻塞,所测呼吸紊乱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提高(P<0.05),临床症状改善;舌后咽及腭咽(RTBP PP)多平面混合狭窄和阻塞仅部分指标改善;腭咽(PP)平面狭窄或阻塞,各指标均无改善;影响睡眠的指标无升高.结论颌下电刺激对OSAS有效,其效果的差异与咽腔不同的阻塞平面有密切关系,舌后咽狭窄或阻塞电刺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