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中的优点和应用要点。方法采用枕骨骨瓣成形、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28例,并进行术后治疗及随访。结果病变全切23例,近全切除3例,因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大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未出现瘫痪、后组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小脑性缄默征等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微创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9,(5):723-725
目的探讨半球间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症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6例重症丘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半球间裂胼胝体入路法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所需时间,比较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所需时间均降低显著(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与GOS评分情况改善明显,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86. 9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6. 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重症丘脑出血患者采用半球间裂胼胝体入路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微小,血肿清除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良,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高发动脉瘤,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相应发展了不同的手术入路,如传统的Yasargil的翼点入路、前纵裂入路、改良的半球间入路以及颅底入路等。其中经前纵裂入路早期因为术后并发症多而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改进,经前纵裂入路行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夹闭被认为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就其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术的发展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及对其展望等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4.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高发动脉瘤,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相应发展了不同的手术入路,如传统的Yasargil的翼点入路、前纵裂入路、改良的半球间入路以及颅底入路等。其中经前纵裂入路早期因为术后并发症多而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改进,经前纵裂入路行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夹闭被认为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就其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术的发展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及对其展望等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200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侧脑室肿瘤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不同部位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切除技术。其中经额中回皮质入路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顶小叶皮层入路2例,经颞中回皮层入路4例,经顶枕叶皮层入路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肢体轻瘫3例,偏盲1例,癫痫2例;3例星形细胞瘤复发,其中1例死亡;1例室管膜瘤3级,术后2.5年全脑室复发死亡。[结论]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侧脑室肿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镜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年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颅脑肿瘤且进行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病灶特点采用不同入路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随访调查发现在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显著,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颅脑肿瘤患者,可以根据患者不同肿瘤病灶的部位以及特点,采用不同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行侧脑室引流的脑室出血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6-03~2017-03期间收治的62例行侧脑室引流的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31)、实验组(n=31),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综合行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行侧脑室引流的脑室出血患者组间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室出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77%、引流时间3.22±1.04d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74.19%、引流时间7.54±1.21d,有显著差异。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应用在行侧脑室引流的脑室出血患者中可提升护理依从性,缩短引流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进行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在脑室镜下实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面积、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面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外鼻孔缩窄、脑脊液侧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脑室镜下实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和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髋臼和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7.51±26.87)min<(201.42±38.52)min]以及术中出血量[(612.71±93.74)ml<(801.24±162.39)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63.75±6.33)分vs.(62.91±6.29)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2%<12.9%)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和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1~12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52例,采用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术式和对照组65例,行传统术式.比较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术式符合美容要求,临床操作简便,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于侧脑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此类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的26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共行手术32例次,活检2例次,肿瘤切除24例次,其中完全切除19例,大部切除5例.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尽量全切肿瘤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暴露水平.方法 以人体尸体头颅作为模拟对象,采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方法对其进行解剖,并采用冠状住手术角度及矢量位手术角度作为手术评价指标.结果 影响矢状手术角度的相关因素包括骨窗-胼胝体切除手术间距(r=-0.187)、骨窗长度(r=0.468)、胼胝体切口位置角度(r=0.325)、骨窗经胼胝体(r=0.269)、同侧/对侧骨窗(r=0.215).影响冠状住手术的因素包括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198)、骨窗-胼胝切口(r=0.523)、同侧/对侧骨窗(r=0.169).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冠状为手术角与矢状住手术角呈正相关.结论 影响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因素主要包括冠状手术角、矢状手术角,这两项指标可客观地对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程度进行反映.冠状位手术角以及矢状住手术可作为侧脑室入路应用及设计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9,(2):281-28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指标、预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结论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可彻底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氯化铝(AlCl3)侧脑室注射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取经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的正常C57BL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lCl3,组、Al3+生理盐水组和Al3++双左旋2-氨基3-磷羧基丙酸(Al3++DL-AP3)组,每组10只;采用侧脑室注射AICl3,制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小鼠模型,再应用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判断给药前后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AlCl3模型组跳台实验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跳台实验及避暗实验的错误次数均明显增多(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定位导航实验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空间探索试验的潜伏期缩短(P<0.05).与Al3++生理盐水组相比,Al3++DL-AP3组跳台实验潜伏期增加(P<0.05),跳台实验及避暗实验的错误次数均减少(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定位导航实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Acl3侧脑室注射可导致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障碍,DL-AP3对这种空间学习和记忆障碍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以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策略。方法: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据处理损伤病灶需要,适当向额颞顶区扩大,先于颞窝处钻第一个骨孔并"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清除部分硬膜下血肿,初步减压。尽量向下扩大骨窗,咬除蝶骨嵴和颞骨鳞部,使前中颅窝相通,形成以外侧裂为中心的更大减压空间。结果:35例大脑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行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康复采用GOS评分法:Ⅴ级22例,Ⅳ级4例,Ⅲ级2例,Ⅰ级7例。结论:对于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选择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处理损伤灶方便、迅速,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应注意保护外侧裂血管。  相似文献   

16.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和颅鼻沟通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前颅底--眶、副鼻窦沟通瘤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0-07~2001-04,采用单纯经颅入路切除广泛累及前颅底眶内和副鼻窦肿瘤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颅底--眶内肿瘤4例,颅底--副鼻窦、眶内肿瘤5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做到病变全切,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上睑轻度下垂2例,随访20-29个月,1例术后1年死于复发,8例无瘤生存。结论 单纯经颅入路能切除累及前颅底、眶内、副鼻窦的广泛肿瘤;眶顶骨膜的剥离可致提上睑困难而影响关容。因此尽量不用扩展的入路;带蒂颅骨膜瓣修复颅底骨缺损为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重度壳核脑出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重度壳核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1例中重度壳核脑出血均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头皮切口相当于外侧裂颅骨投影线,骨瓣直径约3cm。打开外侧裂池分开外侧裂,切开岛叶皮质后清除血肿。结果 死亡11例,死亡率21.57%。预后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进行评测:1级(完全恢复)2例,2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6例,3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15例,4级(卧床但保持意识)8例,5级(植物生存)2例。结论 小骨窗开颅手术创伤小,其疗效与大骨窗无显著差异;经侧裂入路具有达到血肿路程短,脑损伤4轻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69-37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骨植骨、锁定钛板或加钛网内固定手术,评估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植骨融合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定期X线检查,发现术后颈椎Cobb角测量结果比术前明显改善。按照Lenke标准分级,椎间植骨在术后6个月内均得到有效融合。根据Frankel分级显示,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的JOA得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可早期稳定脊柱,恢复颈椎正常弯度及高度,能有效解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