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150 mg/d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75 mg/d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心肌缺血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18.6%(P <0.05)。结论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具有一定效果,但75 mg/d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09年5月到11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性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其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进行2周的疗程后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以及梗塞灶的缩小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该方法不良反应较小,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8例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59例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59例增加阿托伐他汀,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厚度1.37±0.20mm、斑块面积15.02±9.53mm2、NIHSS10.29±1.4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5±0.29mm、18.44±10.36mm2及13.96±2.21分,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降低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效果确切,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3.4±1.4)分,Batherel指数为(60.7±12.4)分,优于对照组的(5.8±2.1)分和(51.5±10.8)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370mg后75mg/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69.1%。结论早期两种药物联合,通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阻止血管收缩、减少血管损伤,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9,(2):275-27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6例,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3例,研究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估患者活动表现、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优于常规组(t=26. 880,P=0. 000);出院半年后,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常规组(t=13. 503,P=0. 000)。出院时研究组患者对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4. 760,P=0. 000; t=58. 450,P=0. 000; t=36. 089,P=0. 000; t=46. 533,P=0. 000)。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提供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用药后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辅助早期康复锻炼可部分恢复患者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起病12 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首剂300 mg,之后75 mg/d)和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75 mg/d),连用14 d.主要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出血、白细胞减少等安全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共纳入242例患者,标准剂量组122例、负荷剂量组120例.经过14 d治疗,两组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病情好转;与标准剂量组相比,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 14 d NHIS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 d治疗,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及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P>0.05).结论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优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趋势,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就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较之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P 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姚春杰 《现代保健》2012,(14):38-3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丁基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甘露醇控制颅内压、低分子右旋糖酐、抗氧化剂依达拉奉,同时给予脑细胞保护剂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等。观察组同时口服丁基苯酞200mg,4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丁基苯酞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其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显著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