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温输液对老年人长时间开腹手术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时间大于3h且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两组均在室温下手术,常温组给予输入室温液体,加温组给予输入经电子液体加温仪加温的液体。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心率、体温及全麻苏醒时间和寒战、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体温、血压、心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加温组患者体温高于常温组,血压及心率低于常温组,寒战、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常温组,全麻苏醒时间少于常温组(P〈0.01)。结论:加温输液能缩短老年人长时间开腹手术全麻苏醒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输液加温仪联合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宜春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加用输液加温仪干预,比较两组入手术室、麻醉后即刻、麻醉30 min、麻醉60 min、手术结束时的体温,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麻醉后即刻、麻醉30 min、麻醉60 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复苏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min,观察组APTT、TT、PT、FIB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输液加... 相似文献
3.
张兰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期间加温输液对脊髓损伤患者体温的影响,并判定此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对脊髓损伤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加温输液组(H组)对患者在手术室内静脉输入的液体和(或)血液水浴加温至37℃;对照组(C组)对患者在手术室内静脉输入的液体不采取加温措施,而需输血时将所需输血水浴加温至25℃,观察术前、术中和术毕时患者的体温、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是否出现寒颤。结果 H组患者术中和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显著高于C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麻醉苏醒期出现寒颤的比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加温输血和输液能够降低全麻手术期间的低体温和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是一项对患者有益且简便易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保温护理措施在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为23~25℃,人体舒适度Ⅳ级,并于麻醉前30 min开始采用充气式加温毯(3M,美国)进行预保温护理;对照组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为21~23℃,人体舒适度Ⅲ级,手术开始后予以充气式加温毯(3M,美国)进行保温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核心体温交互、组间、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仅行术中保温仍会发生围手术期低体温并发症,而提前做好预保温措施能够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的恒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温至36℃~37℃的甲硝唑注射液作为冲洗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降低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减少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0年7月的13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700例和观察组69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和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至36℃~37℃的甲硝唑注射液作为冲洗液应用于剖雷产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吸收热和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全麻用气管导管在开腹手术患者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所有开腹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开腹手术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观察组开腹手术患者实施气管导管,对比两组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基本生理指标以及麻醉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开腹手术患者全麻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全麻在开腹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输血输液加温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而对照组在常温下输血输液。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四肢发冷、寒颤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肛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正确合理应用输血输液加温器,有利于患者保持体温,促进药物溶解,减轻患者的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中充气式加温仪保温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加温仪干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充气式加温毯联合常规保温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4—9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加用充气式加温毯,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一款加压加温冲洗装置并评估其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加压加温冲洗装置由加温加压装置、液晶控制面板模块、冲洗管路加温管路和支撑架组成。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加温加压冲洗装置在宫腔镜手术中进行加温加压操作,对照组采用手动充气式加压输液袋,通过充气挤压气囊的方式在宫腔镜手术中进行加压操作。比较两组宫腔镜操作的膨宫清晰度、手术时间、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体温,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膨宫清晰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2、8.392,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99,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15 min体温和术后20 min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53、-17.911,P<0.05)。结论:妇科宫腔镜手术操作中使用加温加压装置可增加膨宫清晰度,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节省人力资源,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70例患者应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心率水平、血压水平及麻醉后苏醒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频次、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和完全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苏醒后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开展麻醉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水平,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提高苏醒后体温,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89-99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七氟烷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七氟烷全身麻醉脊柱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静及躁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Ramsay、Rik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手术七氟烷全身麻醉患者中具有较强的镇静效果,能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情况。结果麻醉前、插管后,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min、30min,试验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所需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测支撑喉镜显微手术声门暴露困难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89例声带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喉部乳头状瘤等)接受过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声带暴露困难组和对照组。通过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及BMI、颈周长、舌背高度评估,分别于体表及头颈侧位X线片下测量每位患者自然位及仰伸位时的舌骨下颌骨颏下角距离、甲状软骨上切迹与下颌骨颏下角距离、胸骨上窝至颏下角距离、甲状软骨上切迹与舌骨的垂直距离。建立数据库,结合患者支撑喉镜术中声门区暴露的情况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MI、颈围、mallampati指数、HMD、TMD、SMD与术中声门区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统计分析,颈围大于40cm,HMD、SMD分别小于6.05cm和13.9cm与术中声门区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头颈部解剖特点影响支撑喉镜下声门区的暴露,术前可根据相关参数预测声门区暴露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89-29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_0、T_4时刻的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_1、T_2、T_3时刻的SBP、DBP、HR水平均高于T_0、T_4时刻,而对照组的SBP、DBP、HR水平均显著高于联合组(P均<0.05)。联合组的恶心呕吐、躁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中对需要行全身麻醉辅助手术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程对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来收治的需采取全身麻醉辅助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参照常规全身麻醉术前标准,在12h指导患者禁食,4~6h禁饮,实验组在术前2h可视患者的基本情况提供饮水,术前禁食6h。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麻醉起效与手术时间指标上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短,在术中出血量上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少,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患者在术中低血糖、饥饿、虚弱与口渴的发生率分别为3.33%、40.00%、0、50.00%,对照组分别为20.00%、66.67%、13.33%、8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术中误吸发生上,实验组为3.33%,对照组为6.6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需采取全身麻醉辅助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若禁食禁饮时间过程会对手术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调整禁食禁饮方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张跃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3):107-109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应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直接喉镜,观察组应用可视喉镜,对两组声门暴露时间、环状软骨按压次数和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18.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4)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女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咸宁市某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168例,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10min(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5min(T2)、切除子宫时(T3)、拔管时(T4)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肾上腺素、醛固酮水平变化情况,同时对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T2,T3,T4时间点上,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醛固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时间点上,观察组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48,P=0.076)。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4.34±1.18)min,(9.49±2.13)min,(18.63±5.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女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