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5,(10):78-80
目的探讨防暴技能培训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在我院未曾受过系统防暴力技能培训的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将实施防暴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培训后第90天、第180天分别进行SCL-90量表、Zung焦虑量表、Zung抑郁量表及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定。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第90天、第180天的各量表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SCL-90量表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性及其他10个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后(p<0.05);培训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前后护士均承受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培训前护士在患者护理方面所受到的压力显著高于培训后(p<0.05);培训后第90天与第180天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暴技能培训能显著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职业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41-1442
目的探讨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在暴力攻击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9月收治的17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急诊护理流程;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7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为研究组,接受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为0.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3%(P<0.05)。结论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可缩短暴力攻击行为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降低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精神科护士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技能培训情况,为做好精神科护士防暴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精神科护士防暴技能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8.1%的护士回答经常和常常经历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并且有93.8%的护士在处理暴力行为时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2)15.2%和33.7%的护士对自身的职业安全没有关注和很少关注,92.5%的护士认为各级管理者对护士的职业安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3)应对暴力专业技巧(脱身法、控制法)的培训情况,75.6%的护士回答没有或很少有;(4)96.5%的护士回答需求或非常需求精神科暴力行为的专业技巧培训。结论河北省精神科临床暴力行为普遍存在,暴力行为对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对精神科护士防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培训非常欠缺,远远达不到护士的需求,所以要提高各级领导和护士自身对精神科护理职业安全的关注和重视,加大对精神科护士防暴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减少精神科暴力行为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方法。方法运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确定风险的轻度、中度及重度,筛查出高危人群,然后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其跌倒的发生率为0.79%,与对照组跌倒的发生率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人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归纳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后期护理干预中加入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精神病患者为研究观察组,时间段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另选取我院前期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86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照组,分析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对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影响及对患者安全护理作用.结果:我院后期实施有效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后,相比传统护理,护理质量在各方面有显著提高,P<0.05.在护理风险事件中包括伤人、自杀或自伤、走失、坠床等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降低,比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管理中有效实施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相比传统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水平,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利于对病人的安全管理和治疗,效果突出,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10):1482-1484
目的探讨脱身法在精神科职场暴力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脱身法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脱身法能力掌握程度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测评,对比脱身法应用前后医护人员掌握脱身法能力和受伤率的差异。结果经过培训脱身法技能后,医护人员掌握能力明显提高,受伤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脱身法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应对和处理危险事件发生的能力,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医院职场暴力的安全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的病人基本都是重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如何对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进行评估和管理,减少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一直是精神专科医院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整理了精神科封闭式病房常见的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及国内外目前对这些风险所做的评估及管理工作,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回顾性、指导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暴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精神科护士执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两所精神专科医院的护士作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过去1年内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216名精神科护士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占45.52%,其中言语暴力为82.87%、躯体暴力为...  相似文献   

9.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2):122-125,129
目的调查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攻击(WPV)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154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和152名非精神科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WPV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WPV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WPV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有135名医护人员表示曾经遭受过至少1次WPV,发生率为87.66%,其中,语言暴力发生率为79.87%,威胁恐吓发生率为50.65%,躯体攻击发生率为26.62%,性骚扰发生率为5.84%。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语言暴力、威胁恐吓、躯体攻击发生率依次为48.68%、30.92%、11.18%,明显低于精神科医护人员(P0.05);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性骚扰发生率为7.24%,与精神科医护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1.203)、工龄(OR=0.465)、封闭病房(OR=1.719)、每月夜班数(OR=1.465)、接受相关培训(OR=0.510)、遭遇后上报(OR=0.461)是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WP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WPV的发生率较高,发生危险因素主要与学历、工龄、夜班数、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及遭遇WPV后是否上报有关。针对WPV发生危险因素制定持续性WPV防护培训,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与患者就医环境,建立WPV防护规范与应急处理预案等是降低WPV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7,(2):303-306
目的探讨防暴力技能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对暴力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由参加过香港精神科防暴力学习的职员,对全院70名护士进行防暴力技能培训,收集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一年的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护士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进行测评,比较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暴力事件发生率的变化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护士在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防暴力技能后,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暴力技能对于精神科暴力的管理十分有效,可以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且可减轻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增强工作的胜任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根据WHO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和标准设计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卷,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发生的暴力事件。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是暴利的主要特点,多数人员同时遭受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暴力危害大;产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病人受症状支配、护理人员服务技能、服务态度差以及防范意识低。讨论要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必须尽快控制病人的病情,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及防范意识,提高与病人沟通技巧,建立三级防护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工作的68例精神科护理人员,医院自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问卷,进行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和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结果:68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中,67例(98.53%)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暴力防范意识较差.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这与精神科护理人员本身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以及患者的病症有关,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并且进行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有效降低精神科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0年至2013年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案例,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提出有效防范措施,自2014年1月起将PDCA循环应用于猝死防范的管理中,比较PDCA应用前后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结果:从2014年至2016年底,该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降低至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PDCA可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目前精神科医疗风险评估中缺乏统一规范的评定标准的问题。方法自行编制精神科医疗风险评估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专家论证、一致性检验、和临床应用。结果从实用性、便捷性、不易漏项目、满意度等条目进行对比分析,使用量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量表有较好的实用性,操作便捷,不易遗漏项目,得到了应用者的好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5.
王怀东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27-512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精神科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对入住我院精神科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从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护理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优化护理文书书写,添置护理设备,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这几方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均得到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其亲和力度,转变其服务理念,同时护患关系更加良好,沟通更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科患者拒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60例伴有拒食现象的精神病患者,对其拒食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后,总结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拒绝进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以精神方面为主,百分率为48.3%,因自身心理原因的有13例(21.7%),药物不良反应的有10例(16.7%),其他原因的有8例(13.3%)。结论熟悉并掌握精神科患者拒食的主要原因,并提前进行有效的预防,不仅可以有效的纠正患者的拒食行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综合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精神科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合并症发生情况等,然后探讨预防和控制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老年精神科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38例(63.3%)、认知障碍10例(16.7%)、双相障碍7例(11.7%)、抑郁症5例(8.3%)。患者合并出现有睡眠形态紊乱、精神暴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症。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的病情需要引起重视,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依据来进行分析,在治疗时要多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开导,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之前护理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期间住院患者2 186例,予以病种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2年1月-12月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期间护理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期间住院患者2 300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缺陷事件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感染控制、护理安全评分,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住院患者中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不仅提高了综合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了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个体化的护理需求,对其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精神科病房,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理人员。精神病患者不同于一般患者,其病史的获得、病情变化、治疗及护理的合作性等诸多方面都要依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是精神科护士的必修课。护患沟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