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为该护理模式的开展提供理论经验。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60例颅脑外伤围手术期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进行1∶1匹配,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依照系统化护理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差异,比较两组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得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对患者态度、业务精湛、关怀患者、讲解疾病护理知识、及时提供护理服务、住院期间感觉良好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测SAS和SDS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中的身体护理、接受信息、支持、尊重、医务人员特征、环境、护理过程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开展系统化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57-1558
目的探讨口腔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微创种植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10例口腔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种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牙齿脱落数和骨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微创种植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并在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46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采用常规骨折手术护理模式的46例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的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骨折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阶段出现的不良反应、骨折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颈椎生理功能术后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阶段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颈椎生理功能术后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胃肠疾病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肠疾病患者共9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流食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疾病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09-110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和预后指标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55-856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6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一周内视力>0.7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90%(P<0.05)。两组入院时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纤维瘤系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近年收治的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22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系统护理组各110例,比较组别间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率92.7%、总不良反应率5.5%、患者满意度94.5%,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系统的围术期护卫能够有效保障手术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患儿家长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1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从而提高患儿家长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护理心得.方法:在本院接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参与本研究,将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等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为50名患者.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生率为2.00%,低于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00%,低于观察组的9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围术期系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乳腺分叶状肿瘤治疗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后对手术总满意率为67.74%,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后对手术总满意率为96.77%,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该手术中采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后,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0例,将本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射状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能最大限度保留女性乳房的对称性,美容优势显著,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利于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工作中开展围术期人性化麻醉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2021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麻醉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围术期人性化麻醉护理运用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具备临床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5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同样的治疗方式以及不同的护理方式,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匹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与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术后留置胸管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与止痛剂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阑尾炎手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常规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对护理的满意度(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86%),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超前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1d、2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前镇痛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86例胃癌患者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和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手术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前后采取常规一般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45例,治疗全程采取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43例经一期治疗后愈合良好,其中1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裂开,经术后抗生素治疗后获得痊愈;对照组患者中35例经一期治疗后愈合,术后3例伤口裂开,6例伤口感染,2例愈合不良,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院方满意度评估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理念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均占45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其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快速康复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34±5.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干预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运用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与疼痛程度。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心理状态上,焦虑、抑郁、恐惧等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程度上,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78%,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运用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与疼痛程度有显著改善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围手术期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为97.22%,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人性化优质护理根据胃癌患者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提升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胃癌术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