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观察了血液透析对环丙氟哌酸体内过程的影响。在透析期间,该药的清除半衰期为5.99±0.37小时,药物透析清除分数为0.30±0.03,透析清除率为62.89±7.42ml/min,经透析清除的药量占摄入量的12.80±1.71%。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病人应用环丙氟哌酸时,应在透析后服药或适量补充经透析清除的药量,以维持体内有效治疗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西安地区52例尿毒症患者血清铝水平,非透析组为(1.20±0.60)μmol/L,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CAPD)组分别为(1.81±0.65)μmol/L和(1.47±0.77)μmol/L;与对照组(0.47±0.16)μmol/L比较,3组均显著升高(P〈0.01)。非透析患者血清铝与肌酐水平之间,透析患者血清铝与透析时间之间均无显著相关,腹膜透析液之铝含量在安  相似文献   

3.
观察血液透析前后血浆总蛋白(TP)的变化,算出循环血浆量变化率(%△CPV),以探索用%△CPV来判断血液透析病人的干体重。方法45例慢性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前后分别测定血浆TP,CTR及体重。结果透析前后血浆TP为(6.68±0.46)g/dl和(8.29±0.59)g/dl(P<0.01),CTR为(58.92±8.31)%和(53.27±7.12)%(P<0.05),体重为(56.47±5.89)kg和(53.12±6.01)kg,(P<0.01),透析后血浆TP较透析前升高,CTR和体重较透析前下降。结论提示血浆TP的变化与透析病人体液清除有关,由此计算出%△CPV可作为判断干体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胰岛素(INS)、β2-微球蛋白(β2-M)的清除能力,为血液透析中选择更合适的透析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名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第1个月应用血仿膜透析器,第2个月应用聚砜膜透析器,观察两种膜对INS、β2-M的清除能力。结果血仿膜透析器透析后β2-M为(23.59±3.64)mg·L-1,聚砜膜透析器透析后β2-M为(27.30±3.83)mg·L-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INS,聚砜膜透析器透析后为(16.59±8.60)mU·L-1,血仿膜透析器透析后为(30.10±19.16)mU·L-1,两者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交替使用血仿膜透析器和聚砜膜透析器,比单一使用血仿膜透析器或聚砜膜透析器可收到更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纤维蛋白原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D-二聚体用ELISA法,FDP用纸片凝集法。结果: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后各项参数为:FMPV:0.569±0.130,0.680±0.150;Amax:0.281 ±0.055,0.345±0.065;S(g/L):3.15±0.70.3.98±0.85;DT(sec):15±3,20±4,FMPV/Amax:2.024,1.971:D──二聚体(mg/L):0.905,0.995;FDP(mg/L):6.06,6.76。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功能及纤溶活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液透析后各项指标没有改善,甚至仍有上调。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加用血液滤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透析模式不断丰富 ,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日益提高。如何提高透析充分性 ,减少透析远期并发症 ,是当前血液净化疗法的一个临床课题。笔者对47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透析方式作比较 ,以期了解血液透析加用血液滤过的临床价值。1.对象 :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男性27例 ,女性20例 ,年龄42.4±16.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3例 ,糖尿病肾病2例 ,痛风肾病2例。透析时间5~123个月 ,平均47.0±23.7月。2.透析方法 :(1)血液透析加血液滤过 :23例 ,每周透析3次 ,其中血…  相似文献   

7.
环丙氟哌酸对血浆氨茶碱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观察了环丙氟哌酸对血浆氨茶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服环丙氟哌酸500mg,1/12h×3d后,血浆氨茶碱谷浓度和峰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其谷浓度和峰浓度分别增高60.3%±69.8%和38.4%±55.8%。提示两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氨茶碱用量,以避免氨茶碱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简易制备及其在肝病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泳法对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体内FN含量进行测定;输注FN对肝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血浆FN含量(mg/ml)1.4226±0.4372,平均回收率61.23±14.21%;正常人、慢肝、急肝、重肝、肝硬化患者体内FN含量(μg/ml)290.4±401、418.6±76.0(P<0.05)、276.1±29.6(P>0.05)、118.9±72.8(P<0.05)、196.7±89.0(P>0.05);重肝患者输注FN4h、24h、48h后体内FN浓度经对数转换后作相关检验,相关系数为-0.9912(P<0.05)呈明显负相关。认为:用该方法制得的血浆FN可用来维持急肝、重肝患者体内的FN含量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与间断血液透析滤过(HD/HDF)及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血液透析患者30例,血液透析与间断血液透析滤过患者25例,血液透析滤过患者25例.测定透析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结果单纯血液透析可轻度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G(mg/L)(54.5±28.3vs48.5±21.3);血液透析与间断血液透析滤过能进一步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G(52.9±23.5vs29.6±14.6);而血液透析滤过能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C(56.4±25.7 vs 21.37±11.4).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衡量血液透析中利用在线清除率(OCM)在线监测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效果。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单用KT/V1进行1次/月的血液透析剂量评价,评价时全部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S+OCM在线监测透析的KT/V值,同时测定该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浆尿素氮值,采用Daugirdas自然对数公式计算本次透析的KT/V值。结果:在OCM在线监测960例次血液透析的KT/V值中,OCM在线监测为(1.46±0.21),Daugirdas公式计算结果为(1.41±0.27),经统计学分析,OCM在线监测与Daugirdas公式计算得出的KT/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透析中用OCM在线监测完全可以替代Daugirdas公式来计算血液透析中尿素清除指数(KT/V),达到及时、准确、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武剑  贾强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669-67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40例维持性血液析患者,尿量<100ml/日,透析3次/周,4h/次,用透析用水及透析液透析1~8年。改用超纯透析液行血液透析6~7月, 连续2月,记录透析前后尿素、脱水量、透析后体重、透析时间;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对比两组数据。结果:40例改用超纯透析液前患者,平均kt/v值为(1.34±0.15),改用超纯透析液后,平均kt/v值为(1.46±0.13),透析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超纯透析液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全血活化凝血时间在局部枸橼酸盐抗凝血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监控枸橼酸盐的输注量;方法:采用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结果:基础ACT值为110.5±10.09s;透析结束时动脉端ACT值为115.3±11.61s,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结束时静脉端ACT值为146.6±30.35s,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枸橼酸钠输注速度为30~40ml/h;结论:静脉端ACT值较基础值延长30%,枸橼酸盐能在体外循环达到有效抗凝效果,不会引起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阿昔洛韦片剂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研究了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欠交叉口服由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昔收片剂及市售对照药阿昔洛韦片剂后药物在体内的经时过程。结果两药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864±0.377)h和(1.848±0.463)h,达峰浓度分别为(865.2±144.2)ng/ml和(879.2±95.7)ng/ml,AUC分别为(5978.9±1422.2)ng·h/ml和(5400±1154.0)ng·h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序贯疗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序贯疗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血压、临床症状和超滤量。结果:序贯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平均水平为[(98±9)/(56±7)]mmHg,高于常规透析组[(85±21)/(55±8)]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透析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6.3%,较常规透析组(15.7%)明显减少(P<0.05),并且其透析充分性并没有降低。结论: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序贯疗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具有稳定作用,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并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进口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进口左氧氟沙星在国人体内的过程特点,对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口服本品后不同时间血清中药物浓度,药一时数据用3P87软件经微机处理。结果:口服本品后的体内过程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吸收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峰时间、峰浓度、药一时曲线下面积、表现分布容积分别为(0.15±0.09)h、(4.34±0.48)h、(1.10±0.30)h、(2.57±0.61)mg/L、(13.13±2.39)mg·h·L-1、(99.20±11.28)L。结论:国人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特点与国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血浆游离肉碱测定方法及探讨血浆游离肉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核素酶化学法测定血浆游离肉碱,然后检测健康献血员及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各30例,并与透析时间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作相关分析。结果:核素酶化学法血浆游离肉碱最小测定浓度为2.5μmol/L,灵敏度为94cpm·μmol-1·L-1,批内误差3.5%,批间误差4.1%,回收率96.1%~105.9%。与30名健康献血员血浆游离肉碱水平[(53.8±8.1)μmol/L]比较,血透患者透析前血浆肉碱水平显著降低[(33.5±12.7)μmol/L,P<0.01],透析后更低。血浆肉碱水平与透析时间、透析低血压、肌痉挛和透析后无力发生率显著相关(r分别为-0.965,-0.957和-0.989)。结论:放射性核素酶化学法测定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灵敏、精确、可靠、重复性好,适于检测血透病人肉碱缺乏症和评价左旋肉碱疗效  相似文献   

17.
国产依诺沙星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名健康志愿者口服依诺沙星原粉及片剂后的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一室模型。单剂空腹口服原粉和片剂400mg的平均血高峰浓度分别为3.65±1.13mg/L和3.14±0.92mg/L,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74±0.75h和4.82±0.72h,经统计学处理,原粉及片剂的Cmax,T1/2ke,AUC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原粉比较,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单剂空腹口服原粉,片剂400mg后24h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名健康自愿受试者交叉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和片剂1000mg以后,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所得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平均达峰时间分别是0.86±0.08和1.48±0.39h,平均血浆药物峰浓度分别是11.23±0;93和8.79±0.93mg/L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03±0.79和2.51±1.10h,平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42.35±6.20和40.60±6.79mg/L·h,以片剂的AUC为100%,口服滴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58%。结果表明:这两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 (HPD)对毒素的清除效果。②方法 选择 2 4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CHD)患者 ,观察组和对照各 1 2例 ,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毒素下降情况 ,测定尿素氮 (BUN) ,肌酐 (Cr)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 ,磷 (P) ,β2 微球蛋白 (β2 M )的清除效果及KT/V值。③结果 高通量透析对iPTH、P、β2 M的清除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而BUN、Cr的清除无显著性差异 ,KT/V值亦无明显差异 ,CHD治疗后BUN、Cr、P、β2 M、iPTH下降率分别为 (51 .39± 1 2 .0 0 ) %、(49.61± 1 2 .2 9) %、(38.1 6± 9.32 ) %、(- 1 2 .76± 3 .1 6) %、(2 7.0 1± 6 .70 ) % ,KT/V值为 0 .94± 0 .1 7,HPD治疗后BUN、Cr、P、β2 M、iPTH下降率分别为 (50 .64±1 3 .0 5) %、(48.61± 1 2 .1 2 ) %、(48.45± 1 1 .87) %、(2 8.37± 5 .87) %、(52 .66± 7.1 9) % ,KT/V值为 1 .0 6± 0 .2 2。④结论 高通量透滤器可用于普通透析 ,而且透析效果更好 ,对清除iPTH和 β2 M、P等毒素效果显著。提示在一定的范围内 ,可以采用高通量透滤器血透代替血滤或透滤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肾病综合征血小板聚集功能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测1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和5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末稍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的最大聚集值。结果显示NS组的PLT和mA分别为:315±38.56×10^9/L,11.7±3.0hm正常组分别为:203.5±27.85×10^9/L,9.4±2.500hm,P〈0.01。提示:NS体内血小板数增多,并处于高度活化状态,处于高凝状态,并对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