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人口构成正迅速向老龄化发展。在胆道疾病的患者群中,老年人占有很大的比例。60岁以上的人群中胆石病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美国80岁以上患胆石病者达31%-40%,我国80岁以上患胆石病者达27.5%。目前医学界已把胆石病看作一种老年性疾病。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由胰腺、胆囊、胆管和壶腹癌所致的恶性阻塞性黄疸也Et益增多。在老年胆道患者中,急症发生率高,处理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老年人胆石病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以防治胆石病.方法:在绍兴市城乡人群中以健康体检形式对4634例胆石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胆石病患病率为16.23%,其中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3.76%,胆管结石患病率为2.46%, 胆囊结石组中女性患病率(18.06%)高于男性(9.50%,P<0.01);胆囊结石组的体重指数(BMI)、血清胆固醇(CHO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胆管结石组和非胆结石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其他两组. 结论绍兴市老年人胆石病患病率较高.超重或肥胖伴有高脂血症和糖代谢异常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密切,而与胆管结石形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胆石病术后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性调查广西155家医院1981.1 ̄1991.1十年间经手术证实为胆石病7184例中,死亡278例,病死率3.87%,术后死亡原因与患者的年龄,结石部位、合并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次数有密切关系。高龄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肝内胆管结石、AOSC和感染性休克,急诊手术及多次手术,是胆石病术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胆石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注意防止严重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70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岁以下9.9%,40~59岁53.7%。胆囊结石90.8%,胆总管结石7.6%,肝内胆管结石1.6%。胆固醇结石67.9%,胆色素结石32.1%。结论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结石类型以胆固醇结石最多(67.9%),女性多于男性(2.1:1);胆囊结石均高于国内统计资料;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  相似文献   

5.
苏南地区胆石病临床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苏南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02年3月经手术确诊的胆石病病人671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30岁及以下年龄组胆石病病人占所有病例的21.46%;胆囊结石占85.99%,单纯胆管结石仅占4.92%;胆固醇结石占66.17%,胆色素结石占33.83%;66.32%病人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其中合并胆囊周围炎者占60.36%。结论苏南地区胆石病的发病年龄、部位和类型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胆石病患者5136例病历资料,制定胆石病临床调查表进行逐项填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胆石病男女比例1∶1.78,高峰年龄为41岁~及51岁~两个阶段;胆囊结石(4456例,占86.76%)和肝外胆管结石(554例,占10.79%)构成比例均较国内为高。结论胆囊结石是遵义地区胆石病的重要临床类型,且发病趋于年轻化;性别、饮食、职业与该地区胆石病的临床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清胆胶囊治疗慢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胆胶囊是在中药新药胆宁片基础上精选用药、改革剂型而研制成的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新一代中药制剂。在抗炎、镇痛、利胆方面清胆胶囊作用优于胆宁片,在溶石及对胆石成分影响方面,疗效相近。临床应用清胆胶囊与胆宁片、熊去氧胆酸(UDCA)以简单随机(信封法)对照治疗90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经3个月疗程分析,清胆胶囊总有效率与胆宁片相仿(93.33%、93.33%,P>0.05)。优于UDCA(30%,P<0.01)。影像诊断检查结果清胆胶囊结石容量变化为16%,胆宁片为10%,均优于UDCA(6.67%)。清胆胶囊与胆宁片比较还具有用药量小、安全性大、药品质量标准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附8 585例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现状。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全国胆石病临床调查表,对广西地区19年期间(1981.1-1999.12)经手术治疗的8585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登记调查,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石病中肝内胆管结石的构成比有上升趋势,在农民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在胆石症中的构成比由1981-1985年间的23.4%上升到1991-1999年间的55.8%,而性别的构成比差别不大,肝内胆管结石发病高峰年龄为31-40岁,病死率在胆石病中最高。结论:肝内胆管结石仍然是非常多见的疾病,在农民中发病率甚至有显著上升,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体外震波碎石(ESWL)用于治疗人胆石的报告首见于1986年,相继的研究证实了该法的效果。本文总结了作者使用ESWL治疗复杂胆石病的经验。病人和方法1987~1995期间,16例复杂胆石病人,在传统内镜括约肌切开(ES)取石失败后行ESWL治疗。其指征为:①结石较大6例(3%);②结石嵌顿9例(5%);③胆管狭窄1例(6%)。本组大多数有胆道手术史,包括胆囊切除(8%)、胆管损伤修复(6%)、一例先天性胆道闭锁病入施行过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大多数病人有其它较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50%),高血压(44%)、内分泌疾…  相似文献   

10.
老年胆石病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胆石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胆囊外并发症增加,手术危险性增高。我院自1990~2000年完成老年胆石病247例,其中胆囊结石185例,占74.9%;胆管结石15例,占6.07%;胆囊胆管均有结石47例,占19.03%。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老年胆石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7例老年胆石病患者,手术方式分别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引流术(32例)、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8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胆道外科五十年的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过去50年中,胆道外科在中国已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最近的20年。在这期间内,除了个别作者和单位所做出的贡献外,特点是由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联合全国同道所做的工作,主要方面有:结石成因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胆道癌、胆道感染和新技术在胆石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我国胆石病的变迁过去50年当中,中国大陆地区的胆石病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变。50年代期间,胆石、胆道感染、寄生虫病构成我国的主要胆道疾病,原发性胆管结石约占胆石病总数的50%[1]。50至60年代期间中华外科杂志上所发表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过对5年来,128例老年人(60岁以上)胆石病患者综合临床分析,指出老年人胆石病的特征:慢性起病入院较晚、易并发急性胆管炎(ACST)和严重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存疾病多,机体反应差,易误诊;夏秋季诱发加重,就诊率高。处理:重视早期B超探查可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继续重视胆石病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胆石病是常见病,其发病率似乎有增无减。胆囊结石病及其并发症占普外科门、急诊病人很大比例,根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分析,2001年仅胆囊切除术和胆管探查术就占普外科全部手术的47.7%,2002年因病房调整原因有所下降,但仍有37.1%。然而1985年我国第1次胆石病调查时,胆石病病人只占普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0.05%,1992年第2次调查为11.5%。胆石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还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它是重症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与胆道肿瘤有密切关系,导致胆源性胰腺炎以及因治疗胆石病而产生的医源性胆道损伤等。为降低胆石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胆仙片临床疗效观察(附384例)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建350004)赵竟成,吴大庆,江山中医药治疗胆石病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采用传统医学中行之有效的配方,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研制成的胆仙片,临床治疗胆囊炎胆石病384例,其临床有效率达96.3%,溶...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病术后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回顾性调查广西155家医院10年间(1981.1~1991.1)经手术证实为胆石病7184例中.死亡278例.病死率3.87%。术后死亡原因与患者的年龄、结石部位、合并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次数有密切关系。高龄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肝内胆管结石、AOSC和感染性休克、急诊手术及多次手术,是胆石病木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胆石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注意防止严重合并症发生.尽少减少被动急诊手术和再次手术.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应重视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应重视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00853)黄志强我国的胆石病在近数十年来呈现明显的趋向性改变,从50年代的胆道感染、胆道结石、胆道寄生虫病为主的我国胆道疾病,至80年代时胆石病成为主要的胆道疾病。而在胆石病的相对发病率上,...  相似文献   

17.
费健  韩天权等 《消化外科》2002,1(2):104-108
目的 从胆囊结石病多发家系角度来探讨胆石症发病的分子基础并研究部分胆石病易感基因在胆石病家系成员中的分布及与胆石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调查上海地区93个胆石病家系,通过胆囊B超检查证实每个家系至少有2名胆石病患,对333名家系成员(其中患239人)进行临床调查并检测血脂水平,应用PCR-RFLP(PCR-限制性多形性碎片长度)法来检测胆石病易感基因载脂蛋白B(Apo B)基因Xbal和载脂蛋白E(Apo E)基因Hha I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家系成员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Apo B基因Xba I多态性X^ /-基因型频率在胆石组为5.9%,非胆石组为10.6%,分布无显性差异。不同的Apo B基因型,其血液生化指标无显性差异。(2)Apo E基因多态性各等位基因ε2、ε3和ε4的分布频率在胆石组分别为:6.9%、81.4%和11.7%,在非胆石组分别为:9.0%、81.4%和9.6%,分布无显性差异。年龄段为≤40岁的家系成员中,Apo E4/x(Apo E3/4,Apo E4/4)基因型在胆石组的分布频率(20.6%)显高于非胆石组(0%)(P=0.04)。不同的Apo E基因型对血脂水平有着不同的影响,总体上看,E2/x(Apo E2/2,Apo E2/3)基因型的血清TG和HDLC显升高,LDLC显降低(P<0.05);而E4/x基因型的TC、LDLC、Apo B以及Apo E均显升高,HDLC、Apo A1显降低(P<0.05)。结论 ε4等位基因可能是胆石病的易感基因,Apo B基因X^ 等位基因和胆石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治疗的探讨福建福州市第二医院外科(邮编:350000)田立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年龄的延长及胆石病发生率的增高,老年胆道疾患亦逐年增加,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占急腹症中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19.
胆囊结石的处理原则与治疗进展马文建综述王成友审校(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70年代以前,我国的胆石病中以原发性胆管结石占大多数,近年随着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胆囊结石的比率逐年增加。本文就胆囊结石的处理原则及治...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胆石病诊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创外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传统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格局 ,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提高了传统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随着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 ,我国胆石病的综合诊断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改观 ,传统胆石病的诊断及治疗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我国胆石病发病谱的改变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 ,中国大陆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与 2 0世纪 5 0年代相比已有很大差异 ,与饮食习惯明显相关的胆石病的发病谱亦在逐渐发生改变。 2 0世纪 5 0年代 ,肝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病占我国胆道外科疾病的很大比例 ,胆囊结石占胆石病的比率相对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