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睛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关于此穴的定位,《针灸甲乙经》:在目内眦外;《西方子明堂灸经》:内眦头外一分宛宛中;《医学入门》:目内眦红肉陷中。关于针刺法,各书记载如下:《针灸甲乙经》:刺入六分,灸三壮。《素·气府论》王冰注:刺入一分。《外台秘要》引甄权云:不宜灸。《西方子明堂灸经》:针一分半,留三呼。  相似文献   

2.
睛明穴为治疗眼病要穴,临床实践中发现浅刺睛明穴,针感仅限于眼球部;而深刺(深度在1~1.5寸)时,针感可达眼部后方,使整个眼眶均有酸胀感觉,甚至有针感似入脑后,可提高疗效。但操作不当易引起球后出血的针刺意外,因此掌握好睛明穴的取穴特点和操作要领具有重要意义。1 深刺睛明穴的取穴特点取穴位置的最佳选择是深刺睛明穴的基础。历代针灸医籍在取穴位置及针刺深度的描述各有差异,据《针灸甲乙经》记载:“睛明,一名泪孔,在目内眦外,……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曰:“睛明二穴,在目内眦。”以上说明睛明穴定位在目内…  相似文献   

3.
睛明穴主治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睛明穴主治作用探析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吴成长“睛明”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位于目内眦外上方0.1寸,是治疗眼病最重要的一个腧穴,历代文献仅用之于眼病治疗,现代临床应用已超出了这一范围,笔者就睛明穴的主治作用分述归纳如下。一、主治一切急慢性眼...  相似文献   

4.
归来、气冲是足阳明胃经经穴,归来、气冲的部位,在现行《针灸学》、《腧穴学》的叙述中分别定作天枢下四寸、五寸,与历代医家记载多不一致。现据古代有关文献考证分析,以就正于同道。一、关于归来欲知归来的具体位置,必须首先探明临床可行的腹部骨度直寸。骨度法的最早记载见于《灵枢·骨度》,曰:“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灵枢·骨度》骨度的长短能否作为现行临床取穴的依据,考《内经》无腹部孔穴定位的具体记载。《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最早详细记述腹部腧穴的定位,《甲乙》之后的针灸医籍多从其说。《甲乙》无明确的腹部直寸的文字可查,但从穴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却能窥其一斑。如:中极在脐下四寸,曲骨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者中,动脉应手。虽没有讲明曲骨就是在横骨的上缘,但《甲乙》  相似文献   

5.
睛明穴最早载于《素问·气府论》:“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针灸甲乙经》中首次出现睛明的穴名,“睛明,一名泪孔,在目内眦外,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壮。”本穴又名泪空、泪腔、目内眦,为足太阳膀胱经的首穴,是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睛明穴不仅是治疗眼部疾患的首选穴位,在治疗急性腰痛、下肢不遂、失眠、呃逆等方面亦具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牛凤菊  魏红 《光明中医》2005,20(1):53-54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对于其定位 ,在以往文献中 ,差别不大。如《针灸甲乙经》谓其“在耳后陷者中 ,按之引耳中” ;《针灸集成》“在耳根部 ,距耳五分” ;《针灸大成》“耳后尖角陷中 ,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中有“先以铜钱二十文 ,令患者咬之 ,循取穴中……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现代临床上翳风穴的取法与《甲乙经》基本一致。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及《腧穴学》中定位为 :“正坐侧伏或侧卧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1 古文献研究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 …  相似文献   

7.
据古代经典,人体的孙络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都可切循比量而得之。然而关于每个腧穴的具体位置和取法,古今文献的记载或欠详备,或互有出入。尤其侧头部的一些腧穴,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对针灸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凡针界同仁,自当责无旁贷,进行考正。有据于此,我今遂不揣愚陋,试陈管见,望行家不吝赐教。针灸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无疑要推晋代皇甫谧撰集《索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成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了。据《甲乙》载述;头部前后正中线(督脉)旁开的第一侧线上,分布有经穴7个。依次为曲差(神庭穴旁寸半,前发  相似文献   

8.
照海穴在《内经》称为"阴跷"。《灵枢.热病》:"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至《针灸甲乙经》始名"照海",且明确指出:"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一寸。"其后,《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皆从其说。  相似文献   

9.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癫痫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针灸学著作,书中对癫痫的发病、病机、治疗、腧穴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对《针灸甲乙经》的学术思想作了简单的论述,探讨了《针灸甲乙经》中癫痫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以及治疗规律,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癫痫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浅析睛明穴     
"按压睛明穴轮刮眼眶……"每当眼保健操的音乐响起,同学们就会放下手中的书笔,开始享受眼睛的放松时刻.睛明穴是眼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穴如其名,通过按摩睛明穴,可疏经通络,令目明睛亮. 护眼要穴 睛明穴是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的第一要穴,又名泪孔、泪腔、目内眦,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在十二正经中,膀胱经分布广泛,主治最广.其位于目内眦旁0.1寸,将拇指与食指分别放于内眼角稍上方与鼻梁之间,用力捏揉会有酸胀的感觉,这就是晴明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正"按压睛明穴轮刮眼眶……"每当眼保健操的音乐响起,同学们就会放下手中的书笔,开始享受眼睛的放松时刻。睛明穴是眼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穴如其名,通过按摩睛明穴,可疏经通络,令目明睛亮。护眼要穴睛明穴是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的第一要穴,又名泪孔、泪腔、目内眦,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在十二正经中,膀胱经分布广泛,主治最广。其位于目内眦旁0.1寸,将拇指与食指分别放于内眼角稍上方与鼻梁之间,用力捏揉会有酸胀的感觉,这就是晴明穴之处。  相似文献   

12.
《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全书共十二卷,128篇,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从卷一到卷六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针灸学的基本知识,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俞穴主治,通过从1960年到2013年来对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的120多篇文献研究,概括总结现代对《针灸甲乙经》所记载的腧穴和临床治疗上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梳理。  相似文献   

13.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349个腧穴中有326个针刺深度不超过1寸,与当今针灸治疗针刺深度超过1寸的现象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甲乙经》为研究对象,先从宏观角度总结出针刺深浅的一般原则,再针对书中349个腧穴具体的针刺深度分别统计,力求探寻出《甲乙经》普遍采用浅刺的奥秘,以期在实际诊疗工作中能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悬钟,别名绝骨,系足少阳胆经之喻穴.关于其位于足外踝上3寸,古今针灸文献记载基本一致,然近代针灸文献对其位于腓骨之前、后缘,则意见不一,众说纷纭。余故作此考证,以求正于同道.一、从文献记载来考订腧穴定位应以权威文献为依据.现存最早记载悬钟穴的文献是《针灸甲乙经》,我们在考正悬钟穴的位置时,必须以它为依据。这是因为《甲乙经》中关于悬钟穴的记载,不仅最早,而且为后世针家所宗,《铜人》、《资生》、《聚英》、《大成》等在论述悬钟穴时,均  相似文献   

15.
《针灸甲乙经》作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飞扬为膀胱经络穴,在《针灸甲乙经》中共出现11次,对其腧穴命名以及临床内涵的挖掘颇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飞扬穴正名、别名的文字内涵考证,发现飞扬穴的命名主要以症状、循行特点、针刺效果为依据,印证并突出了该穴经气升腾宣散飞扬的独特穴性。同时,通过对影宋版《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经络腧穴学》教材的比较,发现飞扬穴的功能主治范围、内涵比教材所述更为广泛丰富,有助于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关于睛明穴的应用早在《内经》《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就有论述。因睛明穴的解剖特点,在针刺时应注意其针刺方法,在临床上可用睛明穴按摩疗法、毫针疗法、电针疗法等方法治疗一切急慢性眼病、神志病、循经远部痛证、尿崩症及咯血等病症。  相似文献   

17.
最早栽录“孔最治痔疮”的中国针灸教材是1958年北京市中医学校编印的内部教材《针灸学讲义》,以后4-6版全国统编教材《针灸学》及各版针灸专业教材《腧穴学》皆有载录。国外针灸教材所载的孔最穴主治病症中皆有“痔疮”之疾,足见其影响之大、之广。中国针灸学教材关于“孔早治痔”的记载系出自日本文献《针灸真髓》,该书由泽田先生的弟子代田文志整理,  相似文献   

18.
浅论百会     
1 百会的定位白会属督脉,《针灸甲乙经》对其部位有明确的记载,即“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后世医家对之并无太大异议,在现行统编教材中亦以此为据,取之“正坐,在后发际中点上7寸处;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但骨度分寸与简便  相似文献   

19.
《针灸甲乙经》是目前我国最为久远的针灸学理论著作,具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对针灸具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而明确《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为临床针灸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且通过《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为其他著作中关于针灸理论对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予以梳理和剖析,以期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相关腧穴定位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定位是腧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针灸的临床取穴和疗效。现在有关腧穴定位和取法的理论大都源自《针灸甲乙经》 ,《甲乙经》所使用的骨度又来源于《内经·骨度》篇 ,然这些腧穴的理论典籍用词精炼 ,如不细加参详 ,对于某些腧穴的定位 ,有时很难确切把握。笔者在多年的针灸教学工作当中发现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有关腧穴理论的教材《针灸学》和《腧穴学》 ,在膝关节附近的几个腧穴诸如膝阳关、梁丘、阴市、伏兔等的定位上 ,一直遗留着一些问题 ,经考证 ,现提出以下观点 ,供同仁参考指正。1 膝中与膝阳关穴《内经·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