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6例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时胃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8月~2009年8月共236例施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其中发生胃管引流不畅94例,对每例引流不畅的原因进行查找,归纳,分析主要涉及8个方面,给予相应的8条护理对策.结果 在实施胃肠减压过程中发生胃管引流不畅也是常见的现象,如能及时发现,查找原因,给予相应护理亦能达到满意的引流效果.结论 实施胃肠减压患者,通过细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的原因包括:胃管置入深度不当,胃管不通畅,胃管滑脱等,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358例胃肠减压病人中发生391例次胃肠减压失效,通过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胃肠减压的持续有效,358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胃肠减压的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坏死性胰腺炎胃肠减压失败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按常规操作方法实施胃肠减压。结果:有部分病例引流不畅,经抽吸,冲洗或重新置管保证了有效引流,结论: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护理,达到最佳引流状态,是坏死胰腺炎挽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0例胃肠减压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方法:对60例胃肠减压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两组患者腹胀程度、引流效果及置管时舒适度.结果:插管前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根据置管长度及置管的方法和压力的适当调整,使患者明显感觉痛苦减小,胃肠减压成功率得到提高.结论:插管前、中、后的积极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胃肠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普外科胃肠减压失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胃肠减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分析胃肠减压失败的原因,并对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68例患者有13例患者胃肠减压失效,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胃肠减压成功的前提是患者在心理上接受并积极配合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成功的关键是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和熟练操作。  相似文献   

6.
陶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4,(9):1115-1116
目的:评价消化内科胃肠减压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行胃肠减压6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心理护理,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留置胃管患者有关症状及处理、拔管的护理。结果60例胃肠减压患者插管前有不同程度恐惧心理28例(46.67%),通过心理护理减轻了心理负担,同意并且积极配合胃肠减压;58例(96.67%)一次插管到位,胃肠减压时间最短3 d,最长18 d,平均(9.34±4.04)岁,引流通畅,除有1例因不能适应胃管对咽部的疼痛刺激而拔管外,其他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59例(98.33%)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行胃肠减压护理非常重要,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不适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普通外科接治的100例术后肠胃减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在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普遍出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对这些不适症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插管长度及方法对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及置管时能否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对164例不同身高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式和传统式置管长度及置管方法进行胃肠减压,观察两组病人腹胀、引流及置管时舒适度.结果改良式置管长度及置管方法组引流量多,腹胀明显减轻,置管时病人感觉痛苦小.结论改良式明显优于传统式,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提高胃肠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积极妥善治疗和处理是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吻合口瘘的综合原因分析,术后评估严密观察病情,胸腔穿刺、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静脉营养支持,有效的应用抗生素等护理措施,精心治疗及护理,使病人吻合口瘘治愈康复出院,我科于2010年2月2日施行了一例胸食道癌切除术.现将病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蔡月  王少莲 《中国医刊》2013,48(2):96-9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近2年在本院住院给予胃肠减压术的患者120例,男73例,女47例,根据是否给予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每组60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咽部疼痛、腹胀、平均日引流量、胃管堵塞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日引流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咽部疼痛、腹胀、胃管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给予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干预,应用改进后的胃管留置胃肠减压,能降低胃管堵塞率,引流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1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3例复发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结论 对肠梗阻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有效持续的胃肠减压均可减轻病人痛苦,获得病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爱飞 《当代医学》2008,(11):96-96
目的 探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1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3例复发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结论 对肠梗阻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有效持续的胃肠减压均可减轻病人痛苦,获得病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品管圈在保持胃肠减压管有效引流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58例,通过品管圈来保持胃肠减压管的有效引流,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的胃管阻塞率5.17%,明显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的胃管阻塞率17.24%;通过实施品管圈后,有效率为96.55%,无效率为3.45%。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保持胃肠减压管的有效引流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升外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愈所提供的优势条件.方法针对54例食道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减轻患者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结果54例患者均在实施胃肠减压期间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期.结论食道癌术后胃肠减压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加快患者疾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胃肠减压护理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不适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普通外科接治的100例术后肠胃减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在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普遍出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对这些不适症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梁杏菊  李艳芬  惠珍 《海南医学》2010,21(17):149-150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行胃肠减压患者发生不适症状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320例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发生的不适症状及原因进行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20例胃肠减压患者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疼痛、口干渴、失眠、排痰困难、语言不利、恶心、呕吐等,这些不适症状主要与护理不当有关。结论胃肠减压发生的各种不适症状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切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张大幸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98-1098,1113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插管长度及方法对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及置管时能否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对164例不同身高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式和传统式置管长度及置管方法进行胃肠减压,观察两组病人腹胀、引流及置管时舒适度。结果:改良式置管长度及置管方法组引流量多,腹胀明显减轻,置管时病人感觉痛苦小。结论:改良式明显优于传统式,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提高胃肠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自1998年以来收治的低位肠梗阻进行肛肠减压。方法:将胃肠减压管由肛门插入结肠达到减压目的。通过对48例结肠梗阻的治疗,给予肛肠减压后,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诊断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建议有低位肠梗阻的病人均可施行肛肠减压以替代传统的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9.
黄芳  王娟  杨兵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159-160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探讨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分析食管癌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经有效护理,64例痊愈,1例机械通气15d后死亡。结论:手术方法、疼痛为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术前彻底戒烟,适当锻炼,提高心肺储备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机械通气,有效止痛、吸氧、胃肠减压,胸管有效引流,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方法 对所在科室49例留置尿管并发症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留置尿管的病人可能出现多种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