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第3代头孢菌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研究其相应的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接受过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9例,统计其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7例患者在服药约1周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减退、容易疲劳、嗜睡、记忆力下降、呆滞、妄想、幻听、幻视、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认知能力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一般不良反应;4例患者在服药约1~2周时,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肾性脑病的严重不良反应。经过及时抢救和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明显减退或痊愈。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能够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期间需严格控制药量,不可长期大剂量应用,在发现不良反应症状后应立即停止用药,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于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严重中枢性肾性脑病患者应积极抢救,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兴春 《西北药学杂志》2002,17(4):F003-F003
病例:患男,58岁,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一年、加重一周入院,诊断为前列腺肥大症.入院后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心电图正常.d 9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摘除术,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3.
徐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193-193
目的 探讨慢性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以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因各种原因感染后应用头孢菌素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12例进行分析.结果 及时停药,积极对症治疗,并充分透析后,12例患者均得到缓解.结论 对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出现精神症状后应及早诊断并及时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服用感康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法治疗2例因感冒服用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引发药物性脑病的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镇静后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 HD)治疗。结果经及时停药,血液灌流法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次日精神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药物排泄减慢,须在医生严密监视下用药。  相似文献   

5.
长期服用雷尼替丁致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尼替丁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 ,实践证明 ,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 ,在基层医院运用广泛。本院收治 1例长期服用雷尼替丁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 ,现报告如下。男 ,62岁。因呕血、解黑便 4d于 1996年 7月 10日第 1次入院。病人既往有“胃痛”病史。本次发病出血量约 10 0 0ml,头晕乏力症状明显。查体除贫血貌、心率稍快、血压偏低、剑突下压痛外 ,无其它阳性体征。查尿常规、肾功能 (血肌酐、尿素氮 )正常 ,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在本院予补充血容量、抑酸及止血等治疗。病人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病人因上腹痛时有…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也丰  万爱兰  陈建云   《江西医药》2001,36(6):442-443
1资料与方法 资料主要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住院时间为31.5±4.6d)进行调研.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4~62岁,平均41.30±11.46岁.病程5.46±5.15a.入院检查,血肌酐590.10±286.42μmol/L,尿素氦28.50±16.26mmol/L,内性肌酐清除率21.88±13.36mol/L.并选择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28名,女22名,年龄22~64岁,平均42.92±12.36岁,其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心理测评工具[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2)抑郁自量表(SDS).(3)焦虑自评量表(SAS).(4)艾森克人格量表(EPQ).(5)生活事件量表(LES).以上量表均由被试者根据自己实际状况填写,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为不可逆病变,病程长达数年,给患者精神和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通过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患者具有很高的冠心病发生率,也是其主要死因之一,但人们对肾衰患者患冠心病的特殊性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对国外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引起肾病学界的重视。1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目前缺少专门理论,但存在一些公认的发病因素:①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肾移植后胆固醇异常,LP(a)升高,中间状态LP升高;②血栓前因子异常,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LP(a)等;③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变,血管炎病变(SLE、韦格肉芽肿等);④尿毒症“微炎症状态”,这种低级别非细菌性炎症反应及营养不良等,可加速动脉硬化[1],用ACEI、他汀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后发生脑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病机制、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12例尿毒病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出现脑病的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1、2、3、4代头孢菌素均可引起药物性脑病,并且特点不同,与其药代动力学存在差异有关,停药或透析后均能缓解,无后遗症。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时需要调整剂量,并高度警惕抗生素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早期诊断,及时停药并加强血液净化治疗可大大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关于西医药剂肾功能衰竭路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文患者为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本文选择5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路径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5例。常规治疗组配合采用西医药剂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路径治疗组采用西医药剂肾功能衰竭路径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本文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16/25),路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8/25),路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3/2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 <0.05;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5±2.4)d,路径治疗组住院时间为(7.2±1.4)d,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时,为患者选择西医药剂肾功能衰竭路径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物致慢性肾衰患者神经精神症状12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4年来引起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抗菌药物种类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病例进行临床和用药情况分析。结果共12例患者,男女各6例,平均年龄(64.3±9.7)岁。使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1~6d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逐渐进展的定向力和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或者出现淡漠、易激惹、幻觉、性格改变等。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常见,其次有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及异烟肼。经停药、对症治疗和加速药物排出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逐渐消失。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应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过程中容易出现以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为主的毒副作用。用药前应根据药物排泄途径和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蓄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症状后及时识别并停药对预后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口服治疗剂量的巴氯芬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8~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iley、EBSCO等数据库,收集口服治疗剂量巴氯芬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0篇文献,共有患者27例,其中男性16例(59.26%),女性11例(40.74%),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17例(62.96%),肾功能不全22例(81.48%)。有3例是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出现躁动、幻觉、谵妄等精神病症状,其他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4天内(66.66%)。临床主要表现为嗜睡、意识不清、昏迷。3例长期用药突然停药患者再次服药后症状好转,其他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16.66%)停药后症状好转,1例(4.17%)行腹膜透析,19例(79.17%)行血液透析后症状好转。结论 巴氯芬在高龄、肾功能不全者中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应谨慎使用,密切监测。长期服药者,不能突然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13.
1例29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住院。为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给予普萘洛尔10mg,3次/d口服。患者用药前血钾水平为4.64mmol/L,治疗第9天升至6.41mmol/L,但尿量未减少,亦未发现肾功能恶化的证据。给予低钾饮食、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胰岛素、呋塞米,治疗后血钾仍高于正常;普萘洛尔减量后,血钾恢复正常;再次加量,血钾再次升高;停用普萘洛尔,改用美托洛尔治疗,血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吟(HD-MTX)(抗代谢性抗肿瘤药)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血药浓度特点,并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9例PCNSL患者,进行50例次HD - MTX化疗,并监测化疗后不同时间点MTX血药浓度,综合分析血药浓度特点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及MTX剂量的相关性,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结果 MTX化疗后,利用亚叶酸钙(CF)解毒后,大部分患者MTX血药浓度能在66 h降至安全浓度(0.05 μml·L-1以下).MTX消除与患者年龄及其剂量有相关性,与性别无关.在使用CF解救及血药浓度监侧和充分水化、碱化的情况下,HD-MTX方案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化疗后,监测MTX血药浓度并适时、适量给予CF解救,是保证HD-MTX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膦甲酸钠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预后.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使用膦甲酸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人口学特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膦甲酸钠的患者共1296例,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5例(1.15%),大多...  相似文献   

16.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CHF)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7例CHF合并CRF患者,在充分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不同阶段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卡维地洛治疗后,LVEF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升高,12个月后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治疗后1个月,血肌酐(Scr)升高(p<0.05),3个月时回落到基线水平以下(p<0.05),12个月时仍低于基线水平(p<0.05);治疗后1个月,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先轻度下降(p<0.05),3个月时回升高于基线水平(p<0.01),12个月时仍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卡维地洛对尿微量白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影响不大(p>0.05)。结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改善慢性心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早期引起肾功能的轻度降低,随后肾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1例64岁男性患者,因惠高血压、慢性肾衰竭并发左踝浅表脓肿入院。入院后为治疗感染,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12h1次静脉滴注。治疗3d后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抽搐等脑病的症状。经CT检查及血生化分析,排除水、电解质紊乱,尿毒症脑病,脑血管意外,病毒性脑炎等其他脑病。停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其他药物使用未改变,患者脑病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在口腔手术术后抗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机理和处置办法。方法:对1例口腔疾患患者术后输注头孢他啶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头孢他啶不良反应发生后需及时处理,首先停药后给予对症治疗,临床药师对医师及患者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指导、教育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头孢他啶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临床药师在进行临床查房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头孢他啶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并积极采取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quinine (Qn)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a single oral dose of 600 mg Qn sulphate in six male Thai patients with a moderate degre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and six male Thai subjects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Results: The drug was well tolerated in both groups of subjects; no majo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 marked alteration i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Qn wa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CRF compared to healthy subjects; there were six signifiicant changes in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Absorption was delayed, but increased in CRF (tmax 4.5 vs 1.6 h, Cmax 6.17 vs 3.45 g·ml–1). Total clearanc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0.94 vs 2.84 ml·min–1·kg–1, whereas Vz/f remained unchanged (1.82 vs 2.78 1·kg–1). This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d values of AUC and prolongation of the t1/2z and MRT in the patients (AUC 181.5 vs 61.8 g·min–1·ml–1, t1/2z 26 vs 9.7 h, MRT 36.4 vs 11.3 h). Median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unbound fraction of Qn collected at 4 h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 were 7.3 vs 9.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