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5,(12):1246-1250
目的合成并考察11个烷氧基取代的马蹄金素衍生物的抗HBV活性。方法以L-酪氨酸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与苯甲酸缩合反应、水解反应,再与L-苯丙氨醇或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缩合得到关键中间体4a~b,随后与二甲胺基氯乙烷盐酸盐发生取代反应、乙酰化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或4a~b经过与1,2-二溴乙烷烷基化后与胺类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斑点杂交法检测细胞中HBV DNA复制程度,分别计算IC50及选择指数(s elective index,SI)。结果设计合成了11个含烷氧基侧链的马蹄金素衍生物,并评价其抗HBV活性。结论化合物6(IC50:2.18μmol·L-1,SI:74.10)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活性显著好于先导物MTS(IC50:11.16μmol·L-1,SI:10.78),且具有更高的SI,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的类似物,以期寻找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化合物。方法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磺酰化、酰化、水解、烷基化等反应,合成马蹄金素类似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结果合成了7个具有磺酰胺结构片段的马蹄金素类似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的目标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乙肝病毒活性,有3个化合物在8μg·mL-1的浓度下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分别为2b(41.9%)、2d(61.3%)、3(47.5%)。结论其中2d显示出较强的抗HBV活性,在3.2μg·mL-1时抑制率也有50.9%,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20,(2):177-182
目的设计和合成含4-氯苯甲酸取代马蹄金素(Matijin-Su,MTS)衍生物,以期寻找到抗乙肝病毒(HBV)活性更强的MTS衍生物。方法以马蹄金素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引入4-氯苯甲酸取代,设计合成一系列MTS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HBV活性测试。结果设计合成了4-氯苯甲酸取代的MTS衍生物11个(3、4a、4b、4c、4d、4e、4f、4g、4h、4i、5),其中化合物4b、4d、4e、4h表现出良好的抗HBV活性,IC50分别为9.19、15.30、13.48、14.90μmol·L~(-1)。结论 4-氯苯甲酸取代的MTS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HBV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12):1725-1730
目的合成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并考察其抗HBV活性。方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与4-硝基苯甲酰氯缩合,再与2-甲氧基苯甲醛环合,所得产物与氨基醇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HBV DNA复制程度,分别计算抑制率、IC_(50)及SI。结果制备了6个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5a(IC_(50):2.06μmol·L~(-1),SI:26.35)、5b(IC_(50):0.95μmol·L~(-1),SI:69.58)和5c(IC_(50):4.36μmol·L~(-1),SI:19.86)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活性显著好于先导物MTS(IC_(50):12.57μmol·L~(-1),SI>7.96),对HepG2耐药细胞的HBV DNA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5a~5c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antofine及其新型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方法以高藜芦酸和3-苄氧基大茴香醛为初始原料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antofine衍生物,经熔点、电喷雾电离质谱(ESR-MS)、氢核磁共振(1H-NMR)和碳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表征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大鼠扩散乳腺癌细胞F3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与紫杉醇、母体(-)-antofine作对比。结果衍生物5a、5b、5c、5e、5f、5h对MCF-7细胞的IC50>0.9μmol.L-1,对F3Ⅱ细胞的IC50>0.7μmol.L-1,均大于紫杉醇和母体(-)-antofine的IC50。(-)-antofine衍生物5g对MCF-7细胞和F3Ⅱ细胞的IC50分别是[(0.41±0.02)、(0.32±0.04)μmol.L-1],与紫杉醇[(0.46±0.02)、(0.38±0.03)μmol.L-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小于(-)-antofine[(0.62±0.01)、(0.57±0.02)μmol.L-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衍生物5d对MCF-7细胞和F3Ⅱ细胞的IC50分别是[(0.48±0.01)、(0.42±0.02)μmol.L-1],与紫杉醇的IC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小于(-)-antofine的IC5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ntofine衍生物5d和5g表现出优良的体外抗乳腺癌活性,均优于母体(-)-antofine。  相似文献   

6.
根据活性片段组合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E-2,3-二芳基丙烯酰氧基膦酸酯衍生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于所测试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e对A-549的活性[IC50=(12.7±1.9)μmol·L-1]最为突出,与对照药顺铂[IC50=(8.0±1.5)μmol·L-1]较为接近;化合物3g、3k对EC-109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好,IC50分别为(9.5±1.8)μmol·L-1和(11.5±0.9)μmol·L-1;化合物3i、3k对SGC-7901、A-549、EC-109三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好抑制作用。该类衍生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3]二氧杂环戊烯并[4,5-f]异吲哚酮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及由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在微摩尔级,其中化合物I1(IC50=0.086μmol·L-1)和I2(IC50=0.080μmol·L-1)对ACh E的抑制活性较好,与阳性药多奈哌齐(IC50=0.094μmol·L-1)相当;且化合物I1~I4均具有改善由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合成了一组新的N-羟基肉桂酰胺类衍生物并测定其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阿魏酸为原料,经酯化、Williamson反应、皂化、缩合4步反应合成了一组新的N-羟基肉桂酰胺类衍生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该组化合物体外抑酶活性.结果 与结论 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羟基肉桂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MS、和IR确认.其中化合物5a、5b、5e和5k的体外抑酶活性较强(IC50=2~15μmol·L-1),有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非甾体抗炎药羧酸酯衍生物阿德福韦单硫代L-氨基酸酯的肾细胞毒性及抗HBV活性.方法 采用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从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和增殖活性及细胞结构损伤检测几方面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肾细胞毒性;采用HepG2.2.15细胞株,从细胞毒性与HBV-DNA抑制率方面评价了目标化合物抗HBV的作用效果.结果 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抗HBV的活性,其中,5a、5c、5e活性较强(EC50为22.73 ~ 29.72 μmol·L-1);化合物5c、5d作用24、48 h后对HK-2细胞产生的形态学改变、细胞毒性(IC50>1 mmol·L-1)及不同浓度下LDH释放率均明显优于阳性对照Adefovir dipivoxil作用细胞24、48 h后的形态学、细胞毒性(827.18、446.99 μmol·L-1)及LDH释放率.结论 设计的化合物5c、5d具有抗病毒活性及较低的肾细胞毒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咖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制HIV整合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新型咖啡酸衍生物并测定其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方法化学合成一系列N-取代咖啡酰萘磺胺类化合物,采用32p标记法体外测定化合物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结果合成了20个咖啡酸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定.其中化合物I 2、I 3、I 4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高于L-巨菊酸(IG50=11.8 μg·mL-1),3个化合物的IC50分别为(8.6±4.8)、(4.5±3.4)、(7.9±4.9)μg·mL-1.结论 N-取代咖啡酰萘磺胺类化合物对HIV-1整合酶有较高抑制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3,4-二氢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及Ponndorf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DPPH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MTT法以胃癌细胞BGC-823为测试细胞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 与结论合成了10个新的3,4-二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型靶向制剂enzastaurin单独或联合吉非替尼对耐药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组合。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Chou-Talalay联用指数法判定联合用药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单药吉非替尼及enzastaurin作用NCI-H460耐药肺癌细胞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99μmol·L-1(95%CI 3.55~13.79μmol·L-1),7.25μmol·L-1(95%CI 4.77~1.02μmol·L-1)。两药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P 〈0.05),同时给药组抑制效果更显著(P〈0.01)。同时给药组、序贯给药组(先用吉非替尼)和序贯给药组(先用enzastaurin)吉非替尼对H46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006μmol·L-1(95%CI 0.002~0.020μmol·L-1),0.02μmol·L-1(95%CI 0.011~0.037μmol·L-1),0.085μmol·L-1(95%CI 0.042~0.170μmol·L-1)。联合指数法显示在吉非替尼浓度0.05μmol·L-1以上时,同时给药组联合指数均〈1。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同时给药组可显著提高G0/G1期细胞比例(P〈0.05),阻滞细胞于G1期。结论:蛋白激酶C抑制药enzastaurin与EGFR抑制药吉非替尼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能是出现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后续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合成5H-呋喃并[3,2-g]色烯类化合物,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催化氢化和 Fries 重排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人骨肉瘤细胞U2OS-EGFP-4A12G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5H-呋喃并[3,2-g]色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化合物7a、7e 和 7h 对人骨肉瘤细胞 U2OS-EGFP-4A12G 的抑制活性较强,其IC50值分别为16.53、7.74、13.27 μmol·L-1。5H-呋喃并[3,2-g]色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抗肿瘤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季铵类苯并菲啶生物碱血根碱(1)和白屈菜红碱(2)的衍生物,评价其体外抗HBV活性,初步探讨抗HBV活性。方法以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为原料,通过结构修饰获得衍生物,采用Hep G2.2.15细胞模型评价衍生物对HBsAg和HBeAg分泌抑制活性和HBV DNA复制的抑制活性。结果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对HBsAg、HBeAg和HBV DNA复制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但细胞毒性较高。氧化白屈菜红碱(6)对HBV DNA的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0.75 mmol·L-1),细胞毒性较白屈菜红碱明显降低(CC50>3.0 mmol·L-1)。6-乙氧基二氢血根碱(7)和6-乙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8)对HBsAg和HBeAg和HBV DNA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季铵类苯并菲啶生物碱具有显著的体外抗HBV活性,烯胺正离子结构单元对化合物的抗HBV活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新的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抑制剂,为进一步药物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进入临床研究的APO86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Nampt抑制剂。以哌嗪为原料,经取代、SN2反应、Gabriel反应、成胍、环合等多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7a7,b),该中间体再与酰氯衍生物反应,最终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8个全新的Nampt抑制剂,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其中3个化合物(H1、H5、H7)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活性与阳性对照APO866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原代细胞中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STI571单独使用与联用ATO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无毒剂量的ATO(0.15μmol·L-1)联用STI571(IC500.324±0.011μmol·L-1)较单独使用STI571(0.580±0.007μmol·L-1)时对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大,IC50下降1.79倍(P〈0.05)。细胞经ATO(0.15μmol·L-1)、STI571(0.5μmol·L-1)联合处理24h、48h时,细胞凋亡率增大为15.6%、50.7%,协同作用为增强(++)。结论:ATO能增强STI571对CML原代细胞敏感性,能促进细胞凋亡与STI571具有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杨素(ChR)衍生物8-溴-7-甲氧基白杨素(Br MC)对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比较白杨素及其衍生物Br MC的首过糖苷化速率,从药动学角度阐明Br MC比ChR抗肿瘤活性强的可能原因,为寻找既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又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的活性新化学实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MTT比色法测定Br MC对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和人胚肝L-02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价其对肝癌细胞作用选择性;②体外培养Caco-2细胞,用Transwell建立单层细胞模型;③评价时间对Br MC和ChR葡萄糖醛酸化产物形成的影响,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计算葡萄糖苷化速率。结果①MTT比色法结果显示,Br MC(3.0、10.0、30.0μmol.L-1)及其先导化合物ChR(30.0μmol.L-1)与阳性对照药物5-氟尿嘧啶(5-FU30.0μmol.L-1)分别处理肝癌HepG2细胞48 h,其增殖相对抑制率分别为31.5%、52.3%、61.2%、51.1%和60.8%;Br MC的效价强度高于其先导化合物ChR,与5-FU相当。Br MC对正常人胚肝L-02细胞的毒性作用(IC50为446.5μmol.L-1)远小于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IC50为10.3μmol.L-1),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药物选择指数达43.3;②Caco-2细胞培养21 d后,成功建立细胞单层模型;③Br MC和ChR的葡萄糖苷化产物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Br MC比ChR的糖苷化速率显著降低。结论以ChR为先导物,选择性引进溴和甲氧基的衍生物Br MC对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较ChR明显增强,可能与其葡萄糖醛酸化程度显著降低,药物在肝癌细胞中的蓄积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郭丹  陈娜娜  邵群梅  刘静  侯连兵 《中国药房》2010,(17):1554-1556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癌Hep3B细胞增殖和细胞内β-连环蛋白(β-catenin)转录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尼美舒利抗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ep3B细胞内COX-2mRNA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别加入10、25、50、100、200μmol·L-1尼美舒利及尼美舒利(100μmol·L-1)+前列腺素E(2PGE2,10μmol·L-1)处理,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β-catenin的转录活性。同时各试验均设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ep3B细胞高表达COX-2mRN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尼美舒利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的增殖(P<0.01),作用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6.33μmol·L-1;尼美舒利显著抑制Hep3B细胞内β-catenin的转录活性(P<0.05),加入PGE2后可显著减弱尼美舒利的作用(P<0.05)。结论:尼美舒利可能通过抑制COX-2活性和PGE2的生成,从而抑制β-catenin的转录活性发挥抗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对人肝微粒体CYP3A4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法,在孵育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与探针底物睾酮共孵育,用LC-MS /MS 法测定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量反映CYP3A4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在2~1 000 μmol·L-1的测试浓度范围内对CYP3A4未见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b1在2~200 μmol·L-1的测试浓度范围内对CYP3A4未见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在1 000 μmol·L-1的测试浓度下对CYP3A4具有轻微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1在2~1 000 μmol·L-1的测试浓度范围内对CYP3A4的IC50为126 μmol·L-1(>100 μmol·L-1).结论:三七总皂苷3个主要有效成分单体对CYP3A4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不同,人参皂苷Rg1无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b1高浓度下有轻微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1有弱抑制作用,三七总皂苷制剂与CYP3A4酶代谢相关的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