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短帚霉菌(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是一种植物腐生菌,至今仍有不少作者认为系非致病性污染霉菌。作者认为短帚霉菌是致病菌之一,好侵犯趾甲,多见于女性,此与鞋子紧狭引起损伤有关。病变特征是甲游离缘有部份剥离,尤其易发生于内侧。甲根部大多不受损。病甲甲板层不增厚,呈  相似文献   

2.
甲真菌病是最常见的甲病之一。近几年来 ,一度被认为甲板中不存在或罕见的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在迅速增多。该文报告了非皮肤癣菌性甲真菌病的发生率 ,临床特点 ,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病例收集自 1994年 1月至 1997年 1月意大利米兰的圣保罗医院。其间因甲病就诊患者共 10 12例 ,均做真菌学检查 ,包括镜检和培养。若首次培养示霉菌生长则重复两次取材培养以证实非皮肤癣菌性甲真菌病的诊断 ,否则视为污染苗。结果显示共有 589例经真菌学检查确诊为甲真菌病 ,其中皮肤癣菌引起者 4 0 3例 ,占 6 8% ,酵母菌135例 ,占…  相似文献   

3.
皮肤癣菌病的诊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定义: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感染称甲真菌病,而由皮肤癣菌引起者则称甲癣.  相似文献   

4.
甲癣     
发病率及流行病学因素19世纪初,Mahon 兄弟之一首先观察并描述甲癣的情况,是由于他在为一头癣患者拔发时偶然感染了自己的指甲。目前甲癣占甲病的15%。Powell 观察到1407例皮肤癣感染中,有211例伴有甲受累。一般认为甲的真菌感染占皮肤病的10%。由皮肤癣菌所致的甲癣较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念珠菌所致者则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酮康唑(Ketoconazole)治疗了48例甲癣患者,其中2/3以上病例为女性,年龄14~78岁,平均43岁。1/3病例病程小于1年,2/3病例病程长达数年,绝大部分患者既往用过多种抗霉菌药物。治疗前均取甲板碎片作直接镜检、培养以及组织学检查,停药后至少观察18个月。48例中有37例为皮肤丝状菌,10例为酵母菌,1例为短帚霉菌。皮肤丝状菌中8例自手部、26例自足部分离到红色毛癣菌,3例自足部分离到趾间毛癣菌;10例酵母菌中6例为白色念珠菌,4例为其他念珠菌。所有患者(不分年龄大小)均于进食主餐时顿服  相似文献   

6.
从甲癣到甲真菌病是对甲的真菌感染的认识走向深入的缩影。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甲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还是一个难点。本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致病菌种、病情和患者经济状况。此外,甲癣如此,皮肤癣菌病是否也有发展为皮肤真菌病的必要呢?  相似文献   

7.
杭州地区973例甲真菌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我们于2004年6月-11月对直接镜检阳性的973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培养出722株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非皮肤癣菌霉菌(NDM)所占比例分别为43.63%、38.37%、18.01%.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89.52%(282/315),酵母中近平滑念珠菌居首,占21.66%,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和青霉为主.结论杭州地区的甲真菌病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为主.要注意非皮肤癣菌的污染或寄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我科自1987年7月至1989年8月对门诊各种皮肤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其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取材于分别诊断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和孢子丝菌病等患者共488例。直接镜检阳性后,再用含0.125%氯霉素葡萄糖蛋白胨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28%硫康唑(Tiocoazole)甲溶液治疗甲癣,结果如下:27例患者(男15、女12)经培养或镜检证实为甲癣,用药前2个月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进行此治疗期间也不用任何其它药物。治疗时间为2~12个月,14例疗程超过3个月。甲癣局限于指甲者10例、局限于趾甲者13例、指趾甲均有者4例。结果6例治疗后2~7个月(平均5.2个月)痊愈,其中1例为由小枝顶孢种引起的浅表白甲癣,  相似文献   

10.
正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而临床上也不乏其他因素导致的甲形态及结构异常,易与甲真菌病混淆,但其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因此准确诊断甲真菌病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病患病率高,约占自然人群的2%~18%,占所有甲病的5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趾甲多于指甲。免疫受损状态,如罹患糖尿病、HIV感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指趾甲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皮肤性病科门诊采集的167份指趾甲真菌感染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真菌直接镜检指甲(68/94)、趾甲(53/73)阳性;培养阳性指甲(73/94)、趾甲(58/73),其中红色毛癣菌81(61.83%);须癣毛癣菌21(16.03%);絮状表皮癣菌4(3.05%);犬小孢子菌2(1.53%);假丝酵母菌18(13.74%);铁锈色小孢子菌2(1.53%);玫瑰色毛癣菌2(1.53%);短帚霉1(0.76%)。结论本地区指趾甲真菌感染以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菌占第一位,第二位须癣毛癣菌,第三位假丝酵母菌。以皮肤癣菌感染为主,酵母样菌感染较少。  相似文献   

12.
甲真菌病的概念包括原发和继发的甲真菌感染。前者为致病菌侵犯正常甲板,后者则在原有甲病,如甲床分离症和甲弯曲症等基础上继发感染。一般皮肤癣菌的甲感染属于原发性,但有时也见于甲床分离症之后;其它真菌如土曲霉和枝顶孢霉等均为继发感染的致病菌,在甲营养不良时偶可分离出此两种菌。由非皮肤癣菌引起的甲感染直接镜检可找到菌丝,多次分离出同一菌种,但许多真菌并非完全适用于此种分类,有些菌既可引起原发感染又可引起继发感染,如短帚霉,从临床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抗真菌治疗是否可以使甲营养不良得到明显的改善。白念珠菌(白念)在甲病中的致病作用是这一复杂问题的一个例子。原来认为念珠菌引起的甲  相似文献   

13.
amorolfine(Ro 14-4767)即苯丙基1,4氧氮环已烷(phenyl-propyl morpholine),是一种新推出的局部抗真菌药物,体内外试验已发现此药具有高度的抗皮肤癣菌和酵母菌作用。作者采用双盲平行对照研究评价此药与联苯苄唑对皮肤癣菌病的治疗情况。共选232例(有9例退出)皮肤癣菌病患者,直接镜检与真菌培养皆为阳性,年龄16岁以上(含16岁),病程3天至40年,多为足癣、体癣与股癣。孕妇或皮损伴细菌感染者、毛发癣菌病及甲癣病,以及疗前2周或疗中需用抗真菌药物者除外。病人随机分4组,分别外用0.125%、0.25%,0.5%的 amorolfine 和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79年河南省确山地区的1616例黑癣病例及其病原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黑癣占该地区头癣病的49%,临床表现复杂,将其分为黑点型.鳞屑型、白鞘型、疲痕型及混合型.病发直接镜检:病原菌在发内排列形式视病发形态及染菌时间长短而各有特征.培养:紫色癣菌为其主要致病菌,部分变异菌种菌落形态及色素多变.  相似文献   

15.
伊康唑是一种新的三唑类抗真菌剂,在试管内有抗皮肤真菌,念珠菌、隐球菌,瓶形酵母菌和曲菌的作用。它在表浅的和系统性真菌病包括甲真菌中的作用已有证明。作者在一组开放性研究中,对23例皮肤真菌病,指(趾)甲念珠菌感染用伊康唑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度。23例中10例为皮肤真菌病,其中9例鉴定为红色毛癣菌,1例为堇色毛癣菌;余12例为念珠菌感染,1例为短柄帚菌。病期6个月至5年,用真菌病通过直接镜检及培养阳性后确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试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在人体角质层内的生长状况,测试伊曲康唑抗病原性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的活性,取健康志愿者和正在接受伊曲康唑200mg/d治疗至少2周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选黄曲霉菌、类孢镰刀菌、短帚霉菌和暗色柱顶孢霉菌作为试验菌种,用角质层真菌计量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在1周内,健康者的角质样本中均有真菌菌丝体生长,但受试的不同霉菌其生长状态和发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在含有伊曲康唑的角质层样本中真菌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从甲真菌病患者病甲分离到10株帚霉属(Scopulariopsis)真菌进行形态学研究,了解其形态学特征,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将研究菌株分别接种于麦芽浸汁琼脂(MEA)、马铃薯琼脂(PDA)、燕麦琼脂(OA)和沙堡琼脂(SGA)培养基,28℃下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对研究菌株的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结果:10株帚霉中发现短帚霉4株,纸帚霉3株,布伦特帚霉、白帚霉、黄帚霉各1株。不同种帚霉的菌落形态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表现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形态学特征的观察能够对临床常见的帚霉属进行菌种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8.
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常年气候温暖,适宜真菌生长繁殖,皮肤癣菌病的发病较高.从1988.4~1998.12我们对皮肤科门诊拟诊为头癣、体癣、手足癣、甲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等病的患者进行了常规真菌镜检,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致病菌分离培养,结果从824例拟诊为皮肤癣菌病患者中分离出致病性真菌17种,589株.现将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病甲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 305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257例,阳性率84.26%,共分离出267株真菌,其中皮肤癣菌143株(53.56%),酵母菌106株(39.70%),霉菌18株(6.74%)。143株皮肤癣菌中,亲人和亲动物性小孢子菌35株(24.48%)。305例患者中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最为常见。结论湖南省郴州地区甲真菌病种类以DLSO型居多。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次之,霉菌最少。亲人和亲动物性小孢子菌分离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161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真菌病的病原体及其分布、流行情况。方法:对镜检阳性的161例病甲在沙堡氏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共分离129株致病菌,并进行形态学及生理学鉴定。结果:161例镜检阳性病甲培养阳性的有126例(78.3%),其中3例同时培养出两种不同的菌株。皮肤癣菌71株(55.1%),其中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74.6%),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占21.1%);酵母菌47株(占36.4%),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3.6%);霉菌11株(占8.5%),以曲霉和青霉多见。趾甲的发病率高于指甲,趾甲的病原体以皮肤癣菌为主(60.5%),而指甲则以酵母菌较为多见(54%)。20岁~50岁为多发年龄。20岁以上成年患者以皮肤癣菌感染为主,而20岁以下青少年则以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广东省中山地区甲真菌病病原体的分布以皮肤癣菌为主,次之为酵母菌和霉菌。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非白念珠菌的其它念珠菌则是最常见的酵母菌感染。霉菌和混合感染不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