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全院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方法:以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2005-01~2008-12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年住院病人共计11 212例,发生医院感染412例,感染率为3.8%,其中以内科住院病人最高,其次为外科住院病人.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加快医院床位周转对减少患者费用支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自2007年7月-2011年1月,对45例患者实施父母供子女的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3例患者造血重建成功,2例患者植入失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62.2%,其中急性GVHD发生率为40.0%,慢性GVHD发生率为22.2%。与母亲作为供者相比,父亲作为供者时患者GVHD的发生率较低。GVHD的发生率与供者年龄、HLA配型相合位点数目有关。移植后并发的感染中以血源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肺部感染为多。随访6个月~4年,移植成功的43例患者中共死亡6例,主要死因为感染和原始疾病复发,患者存活率86.7%。7例患者采用联合脐血移植,与单纯采用亲代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相比,其造血重建时间提前,GVHD发生率占总发生率的7.14%。结论亲代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血液病有效,应选择HLA配型相合位点数目较多、男性、年轻供者。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血移植,造血重建较快、GVHD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国内外在血液病的研究如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血液病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血液病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的优化、替代供体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血液病学的发展方向为:发现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中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以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关注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niche)的关系、血液病发病机制与异常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相关的转化医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学诊治策略,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取我国血液病患者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将造福血液病患者,亦具有重要的军事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玉铸  郝新民 《放射学实践》2019,34(12):1295-1298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2月北京陆道培医院确诊为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12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1岁,中位年龄15岁。发病与移植术的时间间隔为5~37个月,中位时间为10个月。结果:本组12例患者以白质受累为主,其中小脑及深部核团受累3例,脑干受累1例。病灶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T2-FLAIR序列上呈等或高信号,2例病灶可见“核心+晕环”征象;DWI上3例累及深部及皮层下的白质病灶呈高信号,其它病灶呈等信号。增强后1例病灶表现为带有小缺口的环状强化,呈“开环”征。结论:MRI是发现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水平,为临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简明  罗俊卿  刘阳  黄灿英 《武警医学》2013,24(8):660-662,665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01至2011-12某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共25 147例,发生医院感染715例,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为2.84%,连续3年的医院感染率之间无明显差别。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6.08%;其次是手术切囗,占21.81%。患者感染标本检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以上。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发生因素的分析,加强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MSCs,将自体骨髓MSCs与APBSCs共移植治疗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与同期进行的12例未联合MSCs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恢复及并发症比较。结果: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移植的患者,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平均9.52 d,血小板(PBC)≥20×109/L平均9.05 d,较对照组恢复快(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对照组低(P<0.05);口腔溃疡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与APBSCs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移植后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剂量达托霉素挽救性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血液病感染患者使用达托霉素挽救性治疗(剂量>6 mg/kg)的临床资料。感染类型包括多发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肝脓肿1例、长期发热可疑血流感染6例。结果达托霉素中位剂量7.8(6.3~10.4)mg/kg,中位疗程9(2~82)d。治愈8例,改善4例,失败3例,无法评价4例,临床有效率63.2%。感染类型、粒细胞缺乏及达托霉素剂量与疗效无关,而达托霉素疗程与疗效有关。除1例因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停止用药外,其余患者均耐受性良好。结论高剂量达托霉素挽救性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刘海英  陈峰  吴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10):1033-1035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癌患者TACE术后2周内出现败血症的好发因素,总结防控对策。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 2019年4月接受肝癌介入治疗后经血培养确诊为败血症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败血症与骨髓抑制的关系。结果 11例患者术后2周内均出现高热(>39.1℃)并伴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表现。血培养沙门菌1例,鸟肠球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大肠埃希菌4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参考药敏试验,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均好转并出院。结论 TACE术后2周内出现高热并伴有骨髓抑制患者出现败血症的概率明显升高,尽早应用合理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9.
肺部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在血液病患者中较少见,现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例血液病合并曲菌感染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为40岁男性,因16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乏力不适、多发皮肤紫癜收入院。经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M0(AML-M0),经过共12次化疗后,患者骨髓像缓解。近次化疗间隙,患者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39.2℃,自感略胸闷、胸痛,无明显咳嗽、咳痰。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无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结核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其原因,为预防与控制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结合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年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04例患者中有2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92%,发生感染20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1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为72.35%,泌尿道感染(8.79%)次之;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46.91%,G-菌次之占37.04%;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与结核患者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结论结核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骨髓干细胞动员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75例择期冠脉搭桥、近期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术前30 min、术后6、12、24、48、72、120 h 采外周静脉血4ml,行 CD34 和 CD45 双抗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干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存在少量的骨髓干细胞,占有核细胞数的(1.32±1.16)‰,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24 h 达到峰值,为(3.41±2.00)‰,72~120 h 回到术前基线水平;高血脂、糖尿病对骨髓干细胞动员无明显影响,但合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骨髓干细胞动员明显低于非高血压患者;术后24 h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T与CD34+ 细胞动员存在正相关.结论 冠脉搭桥术后骨髓干细胞快速、短暂动员,心肌损伤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参与了骨髓干细胞动员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8例败血症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和儿童患者休克期渡过不平衡,创面发生了侵袭性感染;全身畏寒高热或体温不升;精神异常;腹胀纳差;白血球异常升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尿素氮升高及酸中毒难以纠正。应按败血症选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及时治疗。作者依据细菌学调查结果,还发现早蓁败血症多为球菌感染,中、晚期败血症多为杆菌感染,为烧伤败血症的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军医》2014,(12):F0002-F0002
解放军第三0七医院全军放射病救治研究所是国内急性放射病救治的重要单位,参与救治了绝大多数国内辐射事故的急性放射病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放射病综合救治、放射病诊断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核辐射损伤应急救援中心第三临床部重要组成部分;血液内科是能同时开展血液病多种手段诊断(细胞、免疫、分子生物和细胞遗传学等)和多层次系统特色治疗(化学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治疗)的优势学科,对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氨曲南是第一个成功用于临床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1.3%。适应证为敏感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术后伤口及烧伤,溃疡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亦可用于治疗医院内感染中的上述类型重感染(如免疫缺陷患者的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通常需要接受放疗、化疗、免疫抑制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多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极易并发严重感染[1-2]。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现象也日趋严重[3]。近期,我们分析了2009—2011年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以期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血液病患者感染提供参考。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体内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7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CsA的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CsA剂量、血药浓度、相应生化检验值及联合用药。应用SAS软件(6.04版)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A单位剂量血药浓度与年龄、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值以及合并服用钙拮抗剂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值以及是否合并服用钙拮抗剂是患者体内影响CsA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和慢性重症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00~200 m l,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行肝动脉介入将干细胞移植到肝脏。观察移植后的临床症状、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检测及2年的生存率。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症状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和慢性重症肝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538例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538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期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4年1月~199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38例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病例调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全部调查病例逐项查阅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如血管充盈、水肿消退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和随访,观察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病合并鼻-眶-脑型毛霉菌病(M-ROC)的病例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收治的6例血液病合并M-RO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为骨髓移植术后,2例合并粒细胞缺乏症.其中5例于症状出现后数天至数月行鼻内镜下病变清除术,1例行开放性手术清除病变组织.3例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3例仅行局限性清除,患者分别于术后8d(1例)、1个月(1例)、2个月(2例)、6个月(2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提高血液病合并M-RO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