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微创方式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201.5±46.5)min,过程顺利。术后24~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在Ⅰ级。结论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关闭不全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快速、准确的配合,认真、仔细的术中并发症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孙君辉  谷静媛  郑帅  焦玉清  孟旭 《护理学报》2016,23(16):58-59,60
总结5例国内最早开展的一种新型自体心包片主动脉瓣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术前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术后不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是该手术的一大特点,术后护理重点是对呼吸及循环系统进行监测,维持呼吸循环稳定。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操作,术后恢复顺利,出院超声提示重建的主动脉瓣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股动脉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例主动脉瓣狭窄行经股动脉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胸闷、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口面积为(3.2±0.43)cm,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全面的术中配合与护理,可以缩短主动脉瓣狭窄行经股动脉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麻醉风险,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院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4年10月-2005年1月,共完成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42例;术前诊断:先心病、主动脉瓣病变39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合并瓣周漏1例,老年退行性病变1例,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全组患者术前UCG示主动脉瓣病变,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中重度),主动脉瓣环径(2.45±0.31)cm;肺动脉瓣发育正常,功能良好,肺动脉瓣环径(2.34±0.21)cm;术前心功能2.12级。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分三步进行:(1)采取自体肺动脉瓣;(2)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移植自体肺动脉瓣于主动脉位,采用主动脉根部移植法;(3)利用同种动脉瓣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6.11±0.12)mmHg,左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P<0.01),LVEF0.49±0.23,心功能I~II级。38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1个月~10年,心功能I级,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末见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1例早期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同种瓣心内膜炎再次手术死亡,另1例患者术后不明原因突发心脏骤停,复苏后应用体外人工膜肺支持一周后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后因经费问题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结论: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是一种临床疗效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例右室双出口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右室双出口患者室间隔缺损均为主动脉瓣下型,均采用心内隧道连接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开口,自体心包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或右室流出道狭窄。随访3月-9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右室双出口解剖类型复杂,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决定手术方案。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左室流出道及右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6.
许斌  韩杰  董瑶  张鸿英 《护理学报》2020,27(15):66-68
目的 总结我院采用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32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接受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手术。手术室器械护士术前熟知手术方案及步骤,提前准备瓣膜修复器械,配合自体心包瓣叶制作及缝合等手术步骤。巡回护士准备好心包固定液,准确记录戊二醛浸泡和冲洗时间。结果 32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手术修复成功取得满意效果,无围术期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血液动力学纠正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士熟知并掌握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手术的方法及技术特点,护理配合应注意自体心包瓣叶制作的关键步骤,以及戊二醛溶液的配制及术中妥善管理,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介入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介入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患者的筛选和准备、术前的器材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与介入医生、麻醉医师的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结果成功完成3例伴发胸痛、晕厥,超声诊断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护理配合。患者术后生存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介入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报道1例一站式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1例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同时合并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患者,同时一站式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经密切观察心电及血压监护,做好临时起搏器护理及气道管理,及时观察及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当天出现起搏心律,经调整药物及起搏参数后逐渐恢复自主心律,转出病房后拔除临时起搏导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于术后第4天转出普通病房治疗,术后第9天康复出院。结论对于高龄、合并疾病多、心功能差、手术风险高的高危患者行一站式微创手术治疗,能较常规术式简化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痛苦,做好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能保证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及总结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患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左心室隧道4例,获得性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3例,包括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瓣旁的主动脉与左心室间的异常交通合并机械瓣瓣周漏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主动脉与左心室异常交通合并主动脉瓣穿孔1例.7例患者体外循环前后均即刻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全面评价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的形态,主动脉瓣受累情况、机械瓣瓣周漏情况及升主动脉等周边结构的形态及功能.结果 7例患者术中经食管超声均正确诊断,并准确显示7例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的交通口位置、直径、隧道宽度、长度、走形及与邻近结构关系等解剖信息.2例患者合并升主动脉扩张.1例主动脉瓣无冠瓣和左冠瓣发育欠佳,主动脉瓣少、中量反流,1例主动脉瓣穿孔患者主动脉瓣中大量反流.2例机械瓣瓣周漏患者瓣周少、中量反流.手术包括单纯闭合主动脉-左心室隧道、主动脉瓣位机械瓣置换、主动脉瓣成形等.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即刻评价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的闭合情况、主动脉瓣机械瓣的功能、成形术后自体主动脉瓣的功能,保证了手术效果.结论 术中超声心动图能为外科医师提供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通道及周边结构受累的详细解剖及功能信息,并可及时、准确地评价通道闭合情况和主动脉自体瓣或机械瓣功能等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具有微创、中远期疗效良好等优势,适合治疗高危或有外科手术禁忌证的主动脉狭窄患者。该文总结1例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病情监测和预评估、ECMO的转运交接、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康复指导。经过18 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电话随访1年,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主动脉置换过程中常遇到瓣环钙化、瓣周囊肿等特殊情况,这时一般应用特殊技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目的:观察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并瓣环钙化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2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并瓣环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技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前后的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最大跨瓣压差、血流峰值速度、左室射血分数等数据,分析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技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无置换中死亡病例,置换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2-88(63.0±18.1)min,体外循环时间为78-122(102.6±25.1)min,置换后1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床旁血透治疗后治愈。余患者无严重置换并发症。置换后住院天数为7-20(13.6±5.5)d。置换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瓣膜功能良好,均未发现主动脉瓣周漏。置换后6个月的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最大跨瓣压差、血流峰值速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与置换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对置换适应证合适的特殊换瓣患者,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且操作安全简单,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心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术中护理风险,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1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AF实施心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包括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低体温、皮肤压疮、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感染等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中11例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心室颤动,31例患者体外循环复温后出现低体温,1例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发现左心房顶部出血,经处理后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8~310min,平均(245.32±34.40)min。结论心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AF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护士做好详尽的护理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Paroxysmal nocturnal haemoglobinuria (PNH) is a rare acquired haemolytic anaemia. Cardiac bypas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NH may be complicated by aggravation of haemolysis in addition to increased risk of infection, renal failure, bleeding and thrombosis. We describe a case of uncomplicate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 fo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nd aortoplasty in a patient with PNH and discuss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the risk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3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式支架型主动眯瓣置换术的术中配合.主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好各种手术物品与仪器;术中做好生命体征观察,正确准备瓣膜器具,及时、准确地配合腔内器具的使用,保障患者安全.本组患者术中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A 63‐year‐old man with 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 disease and complex surgical history (that includes a Ross procedure complicated by cardiac arrest requiring emergenc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multiple subsequent sternotomies to treat a failed pulmonic homograft and pseudoaneurysm repair of the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s (LVOT/RVOT), bioprosthet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nd aortic valve endocarditis) presented with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symptoms secondary to bioprosthetic aortic valve failure and recurrent pulmonic valve steno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ranscatheter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6.
患者因“反复心累、气促1+年,加重3+月”入院。术前TTE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二尖瓣轻度返流,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性。患者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后TEE再次明确术前超声诊断,外科医师遂即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脱机后TEE监测发现二尖瓣前叶瓣体出现新增反流束,缩流颈为2mm,考虑以下原因:1. 术前超声及术中TEE漏诊的可能性;2.可疑医源性二尖瓣损伤;3.因术中未对二尖瓣进行探查,不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加重瓣体损伤。外科医师遂即行二尖瓣瓣叶修复术,术后TEE显示二尖瓣前叶瓣体反流消失,主动脉瓣未见瓣周漏。患者于术后12天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分析15例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术手术的器械配合及巡回护理的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器械及巡回护士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术后安返监护室。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做好术前各种准备,术中才能配合默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双瓣置换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联合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成形联合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与结论:置换生物瓣膜者9例,机械瓣膜者31例,二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成形16例;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平均搭桥(1.92±0.73)支;术后30 d内死亡4例。47例顺利出院,其中2例失访,45例随访3-48个月,1例半年后脑梗死,1例于术后1年多死于心脏功能不全,存活的43例心功能改善明显,均可进行一般的生活与活动。综合分析得出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保障心肌再血管化,保护心肌,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Tei指数及心脏围手术期血清脑钠素(BNP)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1)对86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个月至1周、术后1周至1个月测量Tei指数;(2)对2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和3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3 d和7 d测量血清BNP浓度.结果 (1)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后Tei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自身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Tei指数降低,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术前血清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即刻与术前相似,此后迅速上升,24 h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术后7 d尚未降到术前水平;血清BNP浓度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变化相似,体外循环期间BNP没有进一步升高.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Tei指数有明显变化,因此在评价瓣膜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时应考虑到瓣膜功能不全对Tei指数的影响;血清BNP浓度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变化相似,体外循环期间BNP没有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循(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心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记录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同步12导联心电图,观察各时间点QTd值和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3天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延长,以术后第1天最显著(P〈0.01)。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均〉80ms。结论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后QTd与QTcd明显延长,提示术后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加,与手术、麻醉有关。QTd有可能作为预测CPB心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