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40例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分别予以针刺和药物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复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针刺组与药物组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治疗6个月对斑块有明显的消退作用(P〈0.05)。结论针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  相似文献   

2.
陈育科 《山东医药》2010,50(12):91-9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中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为54.8%,P〈0.01。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假性延髓麻痹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定法评价经针刺治疗的基底核区脑出血(basal nuclei cerebral hemorrhage,BN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探究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BN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预后规律和治疗价值。方法临床实践中筛选出具有手术指征的BNCH患者40例,均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术后2周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DTI检查取得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r FA值(患侧FA值/健侧FA值)来反应基底核CST的推移、破坏和恢复情况,并于相应时段用MAS法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康复治疗前,两组r FA值和患侧M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康复治疗后,两组r FA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针刺组r FA值(0. 44±0. 10)高于对照组r FA值(0. 39±0. 11)(P0. 05),针刺组△r FA值(0. 04)低于对照组(0. 07)(P 0. 05),说明针刺组可以保留相对更多的CST条目数;且针刺组患侧MAS评分(31. 31±10. 25)分高于对照组患侧MAS评分(27. 42±7. 31)分(P 0. 05),说明针刺组康复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BNCH术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较单纯常规康复治疗更具意义,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王善俭 《山东医药》2013,(42):79-80
目的针刺联合透明质酸钠(SH)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KOA患者分为针刺组(20例)、注射组(19例)及联合组(19例),分别采用针刺、关节腔内注射SH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随访24周时,对三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及随访6个月时,针刺组、注射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联合组明显改善(P〈0.01);针刺组与注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联合组与针刺组、注射组比较治疗后功能改善明显(P〈0.01)。结论针刺及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均能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通痹汤外用熏洗疗法配合针刺疗法联合治疗0级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0级DF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通痹汤外用熏洗和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连续应用8 w,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通痹汤熏洗配合针刺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配合肢体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后偏瘫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64例颅脑外伤后偏瘫病人随机分艿两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肢体康复训练。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残疾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残疾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治疗配合肢体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后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将 116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平均分为针刺结合温灸翳风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 ,观察其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从而认为 ,温灸翳风对周围性面瘫有明显疗效 ,能够提高痊愈率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血管性痴呆病人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并口服银杏叶片,对照组只口服银杏叶片。观察两组临床效率及痴呆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3.89%,明显优于对照组38,89%(P〈0,05)。两组治疗后痴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配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肾俞”、“足三里”穴位对阴虚内热证雌性“更年期”大鼠血清E2、FSH、LH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更年期”模型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更年安对照组灌胃更年安胶囊0.729 g/kg,1次/d,连续28 d。针刺治疗组分别针刺“三阴交”、“肾俞”、“足三里”穴位,1次/d,连续28 d。比较各组E2、FSH、LH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28 d后,针刺治疗组及更年安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FSH及LH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针刺治疗组、更年安对照组血清E2、FSH、LH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针刺“三阴交”、“肾俞”、“足三里”穴位能纠正“更年期”大鼠血清性激素分泌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0.
耳穴贴压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耳穴贴压结合推拿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结合推拿组与普通针刺组各38例,2个疗程后依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耳穴贴压结合推拿组有效率为94.74%,普通针刺组有效率为92.1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389,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配合中药贴膜剂组、针刺组、中药贴膜剂组,分别采用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外敷,针刺飞扬和京骨穴治疗,中药贴膜剂外敷治疗4 w。治疗完成后,评价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膝关节液中IL-1、IL-6的水平。结果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均有改善,以针刺配合中药贴膜剂组最优。针刺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后关节液内IL-1、IL-6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单纯针刺组或单纯中药贴膜剂外敷治疗组(P0. 05)。结论针刺飞扬、京骨穴配合中药贴膜剂治疗能够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IL-1、IL-6水平,改善患者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医辨证施护中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治疗,并根据辨证分型给予相应护理。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4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中医辨证施护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崔苏  闫琴  吕春芳 《山东医药》2001,41(16):76-76
我们对 3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左心收缩功能测定 ,以判定其疗效。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 47~ 71岁 ,平均5 6 .1岁。均按 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会议标准诊断为冠心病。治疗前后进行左心收缩功能 (Q- A2 )、射血时间 (L VET )、射血前期 (PEP)、射血前期 /射血时间 (PEP/L VET)和 TIVC指标测定。治疗方法 :针刺前患者先休息 15分钟 ,然后用日本光电公司 MR— 6 0 0 0型多导生记录仪进行针刺前记录 ,然后分别针刺双侧内关 ,膻中 ,心俞 ,以平补泻法。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中间行针 2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予莫沙比利片口服,B组30例予针刺治疗,C组32例予莫沙比利片配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1d,观察比较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A组的70.00%和B组的63.33%(均P〈0.05),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沙比利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独使莫沙比利及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针刺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取穴针刺对高脂血症脂类代谢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该法调整脂类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嘱予低脂饮食):药物组、针刺组、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脂蛋白(sp0)B/ap0AI]及NO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外,在调整脂类代谢方面,其他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AI方面,其他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组间比较,针刺组较药物组效果好(P<0.05);对血清NO水平的影响,治疗后其他两组在原低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组间比较,针刺组较药物组效果好(P<0.05)。结论:从脾论治取穴针刺调整脂类代谢疗效确切,可作为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AI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最近BMJ发表的 2篇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成本效益的文章指出 ,针刺对慢性头痛 ,尤其是偏头痛有益 ,而且比其他治疗更便宜。美国Sloan Kettering纪念肿瘤中心结合医学部的Vickers等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普通医疗机构 ,随机将4 0 1例慢性头痛 (主要为偏头痛 )患者分为针刺治疗或常规治疗组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 3个月接受 12次针刺治疗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线、3个月和 12个月时评估头痛评分分值、SF 36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结果 :12个月时头痛评分分值 (主要终点指标 )针刺组 (16 2± 13 7,n =16 1,较基线降低 34% )较对照组降低 (2 2 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D-IBS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8(IL-18)、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的幅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痛泻要方治疗D-IBS患者疗效可靠,可以下调血IL-18、IL-23、TNF-α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最佳方法。方法大面积脑梗死病人60例。均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甘露醇、罗氏芬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9d加用针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委中等穴,并合用头针和体针)治疗10d(每日1次),以神经功能缺指评分法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手术病死率为20%;术后采用针刺法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3.3%(P〈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病死率。采用手术和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传统的针刺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12 0例 ,治愈 82例 ,显效 2 8例 ,好转 18例 ,总有效率为 10 0 %。针灸和中药外敷在治疗盆腔炎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优越性 ,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辣椒素对电针调控胃运动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辣椒素毁损感觉神经生长的情况下,对电针调控胃运动的影响作用及意义。方法电针刺激经辣椒素干预大鼠足三里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生理的方法,检测原癌基因c fos在中枢延髓的孤束核(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V)中的表达以及中枢延髓的孤束核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中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浆膜法观察胃电的变化情况。结果辣椒素针刺组胃电的波幅和频率与生理盐水针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生理盐水针刺组胃电的波幅和频率与单纯生理盐水组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原癌基因c fos在孤束核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中的表达,辣椒素针刺组阳性率与生理盐水针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生理盐水针刺组阳性率与单纯生理盐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辣椒素针刺组NTS与DMV内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与生理盐水针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而与辣椒素非针刺组及单纯生理盐水组未见有明显差异(P >0 .0 5 ) ;同时,生理盐水针刺组NTS与DMV内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与单纯生理盐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控作用,且电针对穴位的作用性质可能是一种伤害性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