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冲管方法在肠内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管的效果.方法 将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2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管;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管.结果 两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脉冲式冲管方法可有力地冲洗黏附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有效减少营养管阻塞,使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术后置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时,使用Infinity输注泵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有效促进和维护完整的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方法:将60例食道、贲门癌根治术后留置鼻饲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Infinity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重力输注法,对比、现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消化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5例出现鼻饲管堵塞,有8例出现腹痛、腹泻,有3例术后7天无肛门排气.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胃肠功能也恢复较好,无1例由于管道堵塞而影响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3.
两种冲管法预防肠内营养管堵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冲管方法在肠内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管的效果。方法将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2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管;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管。结果两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式冲管方法可有力地冲洗黏附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有效减少营养管阻塞,使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叶 《护理学杂志》2007,22(20):60-61
目的 探讨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31例行深静脉营养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肝素钠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法的同时加用生理盐水冲管.结果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管后第6~10天液体滴注速度、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春叶 《护理学杂志》2007,22(10):60-61
目的 探讨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31例行深静脉营养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肝素钠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法的同时加用生理盐水冲管。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管后第6~10天液体滴注速度、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营养导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机CU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留置鼻胃肠管不同长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NICU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A组鼻胃肠管置管60~65cm,B组鼻胃肠管置管45~55cm,观察两组留置鼻胃肠管不同长度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可以耐受的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A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明显比B组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胃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置管60~65cm比置管45~55cm更为有效、安全,并有助于减少VAP发生,有助于尽早脱机。  相似文献   

7.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预防PICC堵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和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9例PICC留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每次输血、给药后观察组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冲管和封管,对照组使用普通1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冲管后再抽取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观察两组堵管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5.45%,导管留置时间为(55.49±3.61)d;对照组分别为25.93%、(47.32±2.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堵管等级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PICC进行冲管和封管,可有效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带管时间,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冲管法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4~6月的3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7~9月的3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导管A-C-L维护法(评估-冲管-封管维护法)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观察组采用改良冲管法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冲管法能降低静脉留置针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营养素食预防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营养素食预防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12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正常饮食,观察组于化疗开始当天实施营养素食,连续7~10 d,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及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化疗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素食对化疗患者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采用不同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将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对照组应用一次性输液器分次匀速滴注营养液,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加恒温器持续泵注营养液,对比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腹泻、营养液返流误吸、血糖紊乱、肠内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应用一次性输液器分次匀速滴注营养液法相比,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加恒温器持续泵注营养液法对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促进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将86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术后行常规禁食及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1~2天经鼻-小肠营养管滴入术康冲剂,共7 d.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均P<0.01).结论早期实施营养管滴注术康冲剂有利患者肠功能恢复,促进其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复尔凯鼻胃管)胃肠减压,对照组用普通胃管(F16)胃肠减压。观察两组胃管的通畅性,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或裂开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胃管通畅率分别为94.11%和9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咽喉疼痛8.84%;恶心、呕吐5.88%)低于对照组(咽喉疼痛28.13%;恶心、呕吐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可达到胃管减压的相同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0.5%甲硝唑、庆大霉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膀胱冲洗预防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癌(Ⅰ b~Ⅱa期)根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术后用0.5%碘伏棉球会阴擦洗,2次/d,并于第5天开始每天上午予0.5%甲硝唑0.5g、下午予庆大霉素16万U膀胱冲洗;对照组术后用0.1%苯扎溴铵棉球会阴擦洗,2次/d,并于第5天开始予0.02%呋喃西林250 ml膀胱冲洗,2次/d.观察两组患者置尿管后3、7、10 d中段尿培养细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置尿管后3、7、10 d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甲硝唑与庆大霉素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吉凤庆 《护理学杂志》2007,22(12):67-68
目的 探讨自制肠内营养液在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方法,即术后静脉输入营养混合液,停止胃肠减压后过渡至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术中置入鼻肠管,术后24~48 h经鼻肠管滴注自制肠内营养液.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肠内营养液,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液高凝恶性肿瘤患者PICC同步抗凝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同步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血液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PICC置管期间按常规方法预防静脉血栓发生,观察组增加同步抗凝治疗即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1~2次/d,使用时间≤15d。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后15d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PICC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血液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同步抗凝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延长PICC置管时间,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胃肠内注入瑞能肠内营养剂加益力多,对照组常规加入瑞能肠内营养剂,观察两组患者7d内腹泻的发生率及粪便球杆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细菌油镜观察两组球杆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失衡的肠道微生态,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营养过程中腹泻的发生,有利于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改进鼻饲法对危重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进鼻饲方法对降低危重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92例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常规置管后,对照组通过胃肠输液泵持续输注营养液16~18 h/d;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200 ml/次,间隔2~3 h,鼻饲1 h后于腹部顺结肠方向间歇行环形按摩.结果 观察组呕吐、反流、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采用注射器间歇推注鼻饲液及腹部按摩可显著减少危重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提高喂养耐受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114例需要行PICC置管全胃肠外营养、化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盲插置管,观察组在血管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一种实用、安全、准确率高的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80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胃肠复苏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7d,对照组同时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于入院当日及治疗期7d内测量两组患者膀胱内压(ICP)值以评价IAP变化,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期间个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治疗效果及腹腔隔室综合征(ACS)发生率.ICP值与两组治疗结果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ICP值、APACHEⅡ评分值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正氮平衡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观察组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比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AC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CP值与APACHEⅡ评分值、腹痛缓解时间、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比率呈正相关(P<0.05),与氮平衡(NB)值呈负相关(P<0.05),ICP值与ACS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AP值是判断SAP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SAP患者的IAP,这可能是其对SAP患者达成明显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双腔耐高压PICC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进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100例置入5Fr双腔耐高压PICC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置管、维护,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增加冲管频率,并交替使用管腔。结果观察组仅1例发生导管完全堵塞,堵管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耐高压PICC使用方法的改进,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并不会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