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多原发癌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多原发癌20例章礼久翟荣俊*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合肥230022*进修医师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1年3月~1995年6月共进行纤维胃镜检查3万余例,发现上消化道多原发癌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47~...  相似文献   

2.
同时性上消化道多原发癌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990年至2003年间加例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病变以中下段多见,胃部病变多见于贲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4例(25%),胃镜检查确诊12例(70.6%),8例患者术前漏诊。结论:对食管贲门癌病人,应常规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对早期病变行胃镜下碘染色检查。同时术中进行仔细的手术探查,可提高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1990~ 2 0 0 1年间 ,我院在常规内镜检查的基础上 ,对食管可疑病变 ,采用卢戈氏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5例 ,其中男 47例 ,女 1 8例 ,年龄 3 8~ 78岁 ,平均 62 .5岁。主要症状 胸骨后不适 2 2例 ,反酸 2 0例 ,烧心 3 6例 ,吞咽不畅 5例 ;染色前胃镜检查结果 :食管粘膜弥漫性充血 ,血管模糊 3 8例 ,局部粘膜粗糙 1 9例 ,片状糜烂2 0例 ,粘膜白斑 5例。染色方法( 1)  常规插入胃镜 ,经胃镜活检孔插入喷雾洗涤导管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可疑病灶处 ,将生理盐水及粘液吸净后再取 1 .…  相似文献   

4.
5.
总结近年来我院内镜室对 70例患者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情况 ,以探讨对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70例中男 4 7例 ,女 2 3例 ,年龄 2 6岁~ 75岁 ,平均年龄 5 2岁。均为常规内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者 ,表现为食管黏膜广泛粗糙 ,斑片状充血 ,糜烂 ,斑块 ,小隆起。对内镜下已明确的中晚期食管癌 ,溃疡 ,息肉均不包括在内。临床症状有胸骨后不适应感 ,吞咽时胸骨后烧灼感 ,进食哽咽感 ,异物感等症状。病程 2 0d~ 2a。其中 9例有食管癌家族史。以上患者均无碘过敏史 ,无甲亢。1 .2 方法配 30 g/L的卢戈氏液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应用吞钡造影及内镜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8例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7例,确诊率88%。8例共有癌灶19处,全部手术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辅以放、化疗,效果满意。结论 对上消化道癌患者应常规进行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提高诊断率。积极进行外科手术,辅以放、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总结近年来我院内镜室对70例患者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情况,以探讨对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陆引智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0):506-506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在内镜检查发现后 ,常被认为是癌转移。其实 ,内镜发现食管、胃内有多个病灶 ,应作多方位、多次活组织检查 ,才能作出结论。我院于 1987~ 1994年共作内镜检查30 0 0余例次 ,检出上消化道多原发癌并经病理活检证实共 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中男 3例、女 2例 ,年龄 4 5~73岁 ,病程 8个月~ 2年。临床表现 :胃部烧灼感 2例 ,食后上腹部胀满感 1例 ,吞咽时胸骨中部疼痛感 3例 ,伴贫血 1例。经检查证实各例两病灶间粘膜未查见癌细胞 ,肿瘤是独立存在的。内镜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见表 1。2 讨论本组 5例多原发性恶性…  相似文献   

9.
赵永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57-15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液染色法在平坦型食管癌的应用。方法:先在内镜下观察食管黏膜有无异常,选择性用1.5%卢戈液涂布染色,对呈现碘不染色的不同部位,分别活检送病理检查。并观察分析内镜下所见碘染色与活检送病理的关系。结果:5828例胃镜中发现平坦型食管癌48例。其中食管早癌43例,5例呈表浅分布。结论:卢戈液染色法可提高平坦型食管癌发现率,在肉眼难以分辨的食管癌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5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进行X线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5例中,共发现病灶31个,其中食管-食管型6例,病灶13个;食管-胃型5例,病灶10个;胃-胃型4例,病灶8个。X线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龛影,黏膜中断、破坏、钡剂通过受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秀敏  董洪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8):2840-2841,284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原发性肝癌258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碘油(10~30mL)混悬剂。结果 27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降低门静脉压等治疗,19例出血停止,8例死亡。结论 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门静脉压升高和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降低门静脉压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频超声内镜鉴别上消化道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内镜鉴别上消化道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的价值.方法 129例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术前行高频超声内镜检查,分析上皮内癌、黏膜肌层癌、黏膜下癌的超声影像学特征.34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5例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90例行外科手术.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确定其浸润深度.结果 高频超声内镜显示上皮内癌30例,黏膜上皮层增厚,黏膜肌层形态规则;黏膜肌层癌42例,36例黏膜层及黏膜肌层增厚,两层界限不清楚,黏膜下层形态规则,6例黏膜层及黏膜肌层增厚,黏膜下层部分稍增厚,形态规则;黏膜下癌57例,黏膜下层形态改变,变细8例,增粗6例,扭曲5例,不规则10例,部分中断12例,与黏膜肌层分界不清楚16例,固有肌层形态规则.术后病理:黏膜内癌78例,黏膜下癌51例.高频超声内镜判断黏膜内癌特异性为92.2%(47/51),敏感性为87.2%(68/78),黏膜下癌特异性为87.2%(68/78),敏感性为92.2%(47/51),其鉴别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准确性为89.1%(115/129).结论 高频超声内镜能较准确鉴别上消化道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EU—M30,GFUM200型,5-12MHz超声内镜对57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2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获得病理诊断,19例外科手术获得病理诊断。结果57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发生病变最多的部位是胃(36例,占63.1%),食管次之(15例,占26.31%),十二指肠最少(6例,占10.52%)。57例患者中23例行EMR证实,19例外科手术证实,6例外压性包块,9例异位胰腺,经6~12月随仿,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23例EMR及19例手术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8.09%(37/42);不符合率11.09%(5/42)。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优于胃镜检查,超声内镜虽能从结构(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包膜是否完整)及层次上提供诊断帮助,但在鉴别肿块良恶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对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检查可疑的病例,在条件许可时仍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效果。方法 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机 ,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上消化道息肉 2 1 6例。结果 共切除息肉 2 2 5颗 ,其中 2 0颗息肉因进入十二指肠降段 ,2 0 5颗息肉进行病理活检 ,2例电切未能成功。整个手术时间 :单发性息肉 3~ 5min ,多发性息肉 5~ 1 0min ,均一次手术完成。结论 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需时短、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炜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84-885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为临床处理该类急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临床资料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9~78岁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病例行保守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腺癌19例,粘液癌12例,未分化癌5例。经保守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25例;急诊手术11例,痊愈34例,死亡2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胃癌合并急性出血患者确诊后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异物经内镜取出是目前认可的方法 ,成功率约90 % [1 ] 。但是对部分异物特别是细长锐利性异物取出时 ,易有出血、穿孔合并症 ,且极易伤及食道及咽喉部黏膜 ,甚至出现黏膜撕裂、剥脱及引起嵌顿等严重并发症。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1 995年 1月~ 2 0 0 3年 5月应用食管保护性套管成功取出食管及胃细长锐利性异物 6 9例 ,无 1例异物造成继发性食管黏膜损伤发生。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①本组 6 9例患者。男 4 2例 ,女 2 7例 ;年龄 2 2岁~ 92岁。误服异物史 :30min~ 7d。②异物种类 :缝被针、铁钉、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急诊胃镜检查出血病变检出率100%,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贲门及胃恶性肿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憩室,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32/34),总止血率98.38%(122/124),病死率0.80%(1/12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s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镜下止血疗效。方法:对39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其中191例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和近期出血病灶,根据病人情况行不同方法内镜下治疗。结果:共有362例查明出血原因,病因诊断率92.0%,48h以内病因检出率95.3%明显高于48h以后病因检出率。中青年组出血主要3种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症。老年组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191例行内镜下治疗,182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95.2%。结论:胃镜检查仍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诊断手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窗对病因检出十分必要。检查同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高变磁场理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并上消化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尿毒症期并上消化道症状(不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理疗治疗疗效,并与同期2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并上消化道症状病人行常规药物治疗组作对照。结果:理疗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5%,理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作对照。结果:理疗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