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洛芬待因的镇痛效应及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大鼠甩尾法测定洛芬待因的镇痛效果,实验表明,洛芬待因镇痛效果确定,与单方药效学比较,洛芬待因的两组份有较好的药效协同作用。为了解该药的安全性,还采用对大,小鼠灌胃给药法,测定了其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洛芬待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两组份毒性作用未相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大鼠甩尾法测定洛芬待因的镇痛效果。实验表明,洛芬待因镇痛效果确实,与单方药效学比较,洛芬待因的两组份有较好的药效协同作用。为了解该药的安全性,还采用对大、小鼠灌胃给药法,测定了其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洛芬待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两组份毒性作用未相加。  相似文献   

3.
洛芬待因缓释片镇痛治疗36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洛芬待因缓释片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共36例评价疗效。结果: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癌痛疗效肯定,平均持续时间长于可待因,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洛芬待因是有效的控制癌痛的二阶梯镇痛药并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94岁。因"全身起红疹5d"于2012年9月26日入住我科。患者于9月21日到22日因右股骨颈骨折疼痛口服洛芬待因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批号081105)3次,每次2片。9月22日晚患者臀部、外阴出现水肿性红斑,红斑上见水疱,无明显自觉症状。9月23日患者背部、双大腿也出现类似皮损。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的糜烂面,有触痛。遂到外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停用洛芬待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及维生素注射液静滴"治疗2d,未再有新发皮损,原有糜烂面较前略有干燥。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史20余年,入院时仍口服泼尼松片15 mg qd,无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T 36.9℃,P 94次/min,R 21次/min,BP116/61 mmHg,一般情况可,被动体位,平车推入病房,右髋部、右大腿肿胀,见大片瘀斑、压痛。专科情况:背部、臀部、外阴、双大腿内侧见片状水肿性红斑或暗红斑,部分红斑上见核桃大小薄壁水疱、血疱,部分破溃后形成大片糜烂面,见渗出及痂皮。入院检查:血常规WBC4.19×109·L-1(4.00  相似文献   

5.
刘建华 《首都医药》2010,17(6):42-42
报告了1例洛芬待因片致荨麻疹的不良反应病例,并分析了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洛芬待因缓释片为布洛芬与磷酸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布洛芬抗炎镇痛,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对痛源的炎症组织局部起镇痛作用;磷酸可待因中枢镇痛,两者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及最佳配比发挥镇痛的协同作用。洛芬待因缓释片为双层片,其中磷酸可待因层为速释层,能迅速镇痛,布洛芬层为缓释层,起长效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芃  高英  姚鹏 《医药导报》2020,(12):1704-1707
目的比较洛芬待因与普瑞巴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PHN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洛芬待因组(治疗组)和普瑞巴林组(对照组)。治疗组44例口服洛芬待因片,初始剂量2片,每次1片,每天4次;对照组44例口服普瑞巴林囊,每次1粒,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定疼痛缓解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VAS、PSQI、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PSQI、SAS评分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QOL评分治疗14 d、治疗28 d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头晕及口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芬待因片治疗PHN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优于普瑞巴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苯胺洛芬注射液对大鼠单足致炎急性炎症模型和大鼠单发性关节慢性病理性炎症模型的镇痛作用,并对其镇痛部位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角叉菜胶致大鼠单足致炎后的后肢压痛实验和完全弗氏佐剂致大鼠单发性关节炎性疼痛实验,测定致炎足和非致炎足痛阈值和屈伸关节评分。结果在大鼠急性炎症模型和慢性病理性炎症模型中,苯胺洛芬注射液25.2、75.6 mg·kg-1可提升致炎足的痛阈值,但对非致炎足的痛阈值无明显影响,致炎足和非致炎足痛阈值变化情况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相当,而喷他佐辛注射液对致炎足和非致炎足均有镇痛作用。结论苯胺洛芬注射液发挥镇痛作用的部位主要在外周,这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作用部位相似。  相似文献   

10.
氯芬待因的镇痛消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芬待因是由双氯芬酸和磷酸可待因组成的复方,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得氯芬待因,双氯芬酸和可待因灌胃的镇痛ED50分别为25.8,11.5和22.9mg.kg^-1。小尾甩尾法测得三种药物的灌胃镇痛ED50分别为82.8,71.7和35.6mg.kg^-1。上述结果提示双氯芬酸可以加强可待因的镇痛作用。氯芬待因12.5-20mg.kg^-1或双氯芬酸10-20mg.kg^-1灌胃均能显著抑制鸡蛋清引起的大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分析华山医院1994年1月至1994年12月每月1日门诊处方12518张,其中含解热镇痛消炎药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15.1%,男女之比1:0.87,50~70岁年龄组为其主要用药对象。非甾体消炎药的DDDs排序依次为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解热镇痛药DDDs排序依次为帕尔克、康泰克、克感敏。93.92%的处方为单独用药,大部分药品的DUI<1,提示在用量上无明显滥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8年门诊麻醉性镇痛药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08年门诊麻醉处方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使用的麻醉性镇痛药中,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数、处方金额和用药频度均位居首位。结论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用药结构合理,基本符合《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急诊镇痛性麻醉药的处方分析.了解本院门、急诊镇痛性麻醉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监测用药的合理性,考察药物的利用情况.为医生更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门、急诊2007年685张镇痛性麻醉药处方为依据,统计分析镇痛性麻醉药品的品种、剂型、用法及用量、用途、用药次数。结果调查显示我院门、急诊镇痛性麻醉药使用基本合理,少有滥用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应在遵循用药原则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用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反复学习研究《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学说之经义,结合数10年临床实践摸索,选用泻心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癫痫等儿童精神神经疾病;桂枝汤加味治疗温病后期久热不退症;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肢节疼痛症等,均获得理想的疗效。继承并发扬中医药学,应用古方治现代儿童疾病,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思路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 ,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 ,并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中药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 ,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约或改性等作用 ,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 ,国内对中药复方的研究中 ,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 ,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 ,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的指标观测上 ,且重复研究居多。由于缺乏相关学科的配合 ,使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 ,…  相似文献   

17.
The formalin test was evaluated to assess the analgesic activity of diflunisal in the rat. Fifty microliters of a 5% formalin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hindpaw of rats and two distinct nociceptive behaviors, i.e. flinching/shaking and licking/biting of the injected paw, were recorded over 120 min. The effect of factors such as age of the animal, time of injection (morning vs. afternoon), site of injection (right vs. left hind paw) were evaluated. Both nociceptive behaviors exhibited a biphasic time course. Rats weighing 210–220 grams showed a more intense response compared to older rats weighing 240–250 or 270–280 grams. The nociceptive behavior response was affected by the time of formalin injection and wa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morning. Diflunisal (100 mg/kg, i.v. infusion over 3 min) caused a significant delay in the flinching/shaking response vs. time curve, whereas the licking/biting response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When carried out under carefully controlled conditions, the formalin test may be useful to study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diflunisal in the rat. It seems to be less sensitive, however, than other commonly used nociceptive test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