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来研究三者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三者间以及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子的相关性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以118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7例、稳定组20例;以35例临床排除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分别通过一期血凝法和凝固法测定血浆中FⅦ:C、FⅧ:C和Fg水平,同期观察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水平,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以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中三者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尤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增高更加显著(p<0.01),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累及的血管数及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无关.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三者之间,仅FⅧ:C与Fg水平呈正相关,同时,FⅦ:C与TG呈正相关,FⅧ:C与Fg与年龄呈正相关,且FⅧ:C增高更多见于男性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血浆中FⅦ:C、FⅧ:C及Fg水平增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潜在关系,加强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中三者水平的检测,使一些高危人群能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3.
<正>长久以来,胆红素被认为是人体内的毒性代谢产物,作为临床判断黄疸和评估肝功能的重要生化指标,而对其生理意义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视。现通过阐述胆红素的生理功能并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论述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胰高血糖素作为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其主要功能仅限于对抗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症。20世纪70年代,Unger等发现糖尿病的高血糖症、酮症等主要代谢紊乱均伴有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胰岛素缺乏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受损的糖尿病"双激素异常假说"应运而生。此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胰高血糖素血症所致的肝葡萄糖生成过  相似文献   

5.
三磷酸肌醇和甘油二酯在冠心病,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Phosphate,简称IP_3)和甘油二酯(1、2-Diacylglycerol,简称DG)于1984年被Berridge和Nishizuka等提出为新的第二信使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它们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关注。八十年代起,随着对钙离子研究的深入,对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动脉血栓形成、原发性高血压和肺原性心脏病等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IP_3和DG对钙离子的调控作用。国外有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和某些肿瘤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前瞻性地测定了 16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清 IGF1水平和 16例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及冠状静脉窦血清的 IGF1水平 ,且把冠心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 IGF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分别为 (2 5 .39± 13.32 )μg/ l和 (4 8.0 2± 33.4 3)μg/ l,(P<0 .0 5 ) ;但其冠状静脉窦血清 IGF1水平明显高于其外周静脉血清 IGF1水平 ,分别为 (4 4 .17± 15 .5 8)μg/ l和 (2 5 .39± 13.32 )μg/ l(P<0 .0 1)。冠心病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 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r=0 .5 37,P<0 .0 5 )。结论  IGF1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餐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比空腹血糖更密切。糖尿病干预研究(DIS)结果表明,心肌梗死发生率与病死率只与餐后血糖密切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檀香山心脏研究也发现仅餐后高血糖增加心肌梗死危险和心血管死亡率。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DF)颁布了一项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明确推荐控制餐后血糖到7.8mmol/L以下,体现了餐后血糖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内皮细胞损伤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病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作为在体判断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CEC经免疫荥光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结合血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观察了27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EC和MDA变化,并与正常人正常人及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结果示冠心病病人CEC数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802),CEC数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提示血脂质过氧化物致VEC损伤在  相似文献   

9.
降低胆固醇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循环内分泌因子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与血清循环内分泌因子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测定 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 ( UAP组 ) 3 0例 ,急性心肌梗死 ( AMI组 ) 2 2例〕及 3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血浆 t-P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PA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ET(内皮素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L PO (过氧化脂质 )、Ins(胰岛素 )、C-P( C-肽 )等及血清甲状腺激素 T3、T4、r T3(反 T3)、FT3(游离 T3)、FT4(游离T4)、TSH(促甲状腺激素 )和血脂水平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 (尤其是 AMI组患者 ) Ins、C-P、Ins/ SG(胰岛素 /血糖 )、IAI(胰岛素敏感指数 ) PAI、ET、L PO、r T3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 P<0 .0 1及 P<0 .0 5) ;而 t-PA、SOD、T3、FT3、T4 比对照组降低 ( P<0 .0 1及 P<0 .0 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ET增加 ;PAI升高及 t-PA降低诱发了冠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出血 ,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从而促发 UAP或 AMI。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坏死量 ,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仍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并且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而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1]。近年来发现血液循环中存在着miRNAs,且不同疾病中血液中miRNAs的表达不同,因而根据血液中miRNAs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居高不下,预计到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我国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心率增快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心率与冠心病病死率呈正相关,而减慢心率可以改善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为此,本研究对控制心率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斑块破裂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蝶呤是巨噬细胞激活的特定产物,对冠心病各表型的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降低新蝶呤对冠心病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斑块破裂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蝶呤是巨噬细胞激活的特定产物,对冠心病各表型的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降低新蝶呤对冠心病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血糖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慢性并发症 ,可广泛累及心、脑、肾、眼、神经系统及皮肤等器官组织。无论是 1型还是 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已公认为高血糖的糖毒性作用。对于 2型糖尿病 ,除糖毒性作用外高脂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也是血管并发症 ,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协同致病因素 ,在此仅介绍高血糖对血管细胞的毒性作用。高血糖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分子致病机制目前主要有四种假说 :(1)多元醇通路增多假说 ;(2 )DAG PAC活化假说 ;(3)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假说 ;(4 )氧化还原势能失衡及氧化应激假说。其中多元醇通路增多假说最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倾向.据报道,我国冠心病患者80%存在糖代谢异常,但有关高血糖对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近期我们筛选2006年山东电力系统单位查体资料24 945份,其中发现空腹高血糖者1 854例[包括空腹葡萄糖受损(IFG)和糖尿病患者,以下通称高血糖).现对其查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高血糖与上述几种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RANTES)与血糖及冠心病的关系,探讨RANTES在高血糖并发冠心病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3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冠心病患者分ACS组180例以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2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Genisin评分,酶联免疫法测定RANTES浓度,比较RANTES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分析血糖与RANTES的相关性。结果:RANTES浓度ACS组(222.57±28.55)高于SAP组(199.77±22.2)及正常对照组(162.06±13.15),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他汀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拥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数据。早期他汀类的研究主要是与安慰剂比较,对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结果令人振奋。进入新世纪以来,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效果也充分得到研究。越早积极降脂,效果越佳。同时,对稳定性冠心病采取积极强化他汀降脂比常规他汀降脂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益处。除了临床终点性的研究之外,影像学研究上也发现强化他汀可以减缓粥样斑块进展,甚至可以逆转病变。对冠心病特殊人群如老年和女性患者,也应当进行积极降脂。  相似文献   

19.
降低胆固醇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降低胆固醇作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对其临床效益曾引起争议。只是在最近的两年里,几个大规模的研究结果春有益作用。降低TC不仅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且对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护士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行冠装动脉搭桥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搭桥术(PTCA)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缺血患者。护士随访调查入选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点、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与否、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处理与否,判定病人是否知道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的处理措施,并且确认该项是由谁告知病人的。结果在吸烟、超重、高血压、高血脂、无或很少体力活动的病人中,分别有75%、36%、67%、61%、49%的患者被告知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处理措施,这些信息是由护士告知的患者占14%(降脂)-23%(增加体力活动),而由医生告知的患者占55%(降脂)-71%(戒烟)。结论护士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中贡献较小,提示护士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