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竞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10-2710
目的 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AMI)进行治疗的临床路径的建立以及评价工作.方法 以AMI的临床治疗指南与益气活血方法为基础,对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MI的临床路径的具体建设分析,并评价临床路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CP)对AMI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基于益气活血的治疗理念,对AMI患者构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可以显著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费用,提高医院对AMI治疗的管理以及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病人药物降压治疗管理及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市两社区7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压控制情况、药物治疗以及管理行为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本次调查中对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管理行为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遵医嘱服药、记得服药、年龄≥65岁、血脂达标和并发症种数对血压达标情况存在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管理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遵循指南推荐方案、药物治疗,且服药依从性好以及血脂正常的患者,血压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因此,值得在社区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调脂治疗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因素可影响目标人群的调脂治疗效果及血脂达标,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区已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出院患者血脂水平及调脂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关规范化管理与改进意见。方法选取某市5所综合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抗菌药物品规、微生物送检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开展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所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门诊两联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控制和管理成效良好,但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部分指标效果还有待强化管理。结论开展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须进一步加强优化和管理,包括强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能、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和奖惩制度等,以推动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首次ST段抬高型AMI发病12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89例,按照术前是否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23例)和非他汀组(66例)。分析两组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artery,IRA)后2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他汀组5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7%;非他汀组46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69.7%。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A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梗死(AMI)是危害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青年(45岁以下)AM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同一时期内我院收治的51例青年AMI和166例老年AM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AMI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并观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的PA,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管理)前后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共分离125株PA,主要来源于食管癌(30例,24.0%)和结直肠癌患者(29例,23.2%);主要来源标本为引流液及伤口分泌物(62株,49.6%);主要来源科室为外科病房(86株,68.8%)。单因素分析显示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与来自外科系统、3个月内曾住院、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住院时间4周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项独立危险因素为:来自外科系统、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住院时间4周。抗菌药物管理后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为74.6%,高于管理前的53.4%(P=0.015)。结论来自外科系统、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住院时间4周是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后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管理,促进其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为核心,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监管,并对监管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率总体呈线性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药物的AUD在实施专项病历点评后由第二阶段的4.46下降至第三阶段的3....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中存在的误区,并探讨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药物相互作用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有136例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30.22%.其中以儿科和呼吸科的使用率最高,分别占比52.94%和31.62%.136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患者中有39例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发生率为28.68%.结论:我院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仍存在误区,应严格掌握严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适用范围,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监督和指导,减少滥用药物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生》2010,(21):51-51
血脂异常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降脂达标已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策略。他汀类药物被视为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然而,临床上不少病人在接受了较大剂量的他汀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仍不能达到目标值以下,另有一些病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耐受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回顾分析基层医院近 1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得的治疗进步和效益。方法  75例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溶栓、或转送上级医院介入治疗并随访 ,对结果和效益进行医患双方综合分析。结果  10年来随着医疗条件改善 ,特别是经过溶栓和介入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基层医院在自身条件限制下要通过辩证思维、因地制宜、争取外援技术力量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许承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81-3582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T段抬高AMI并成功实施PCI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入院后、PCI术后1d及术后7d,测定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于术后7d、14d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1dIL-6及hs-CRP含量均升高,且两组间无差别,而术后7dIL-6及hs-CRP含量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含量也降低(P﹤0.05),LVEDV和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PCI术前和术后应用阿奇霉素,均可显著减轻A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高级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进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单病种质控的效果,为规范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61例,以应用CDSS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控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临床资料,对病人一般情况、出院转归情况、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药物治疗质控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组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后好转/治愈病人显著增加(P<0.05),同时药物治疗质控指标执行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高级CDSS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控对低年资医师最有效,可以有效提高质控标准执行率,并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2009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77.3%,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和ICU。该菌占同期全部细菌的9.1%,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54.6%,泛耐药菌株的分离率1.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55.0%,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该菌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outlines the steps for estimating quality standards in health care to be used in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s and funding mechanisms,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The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existing scientific evidence related to technologies currently used for treatment of AMI in Brazil. Hospital lethality was estimated for selected sets of technologies corresponding to more or less complex units. Basic parameters used for estimating standards were efficacy (percentage reduction in death rates ratio) and the percent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referent (ind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technology. Standards were adjusted for age and time interval from onset to hospital admission. Estimated standard hospital lethality varied from 28% (traditional care wards) to 8.5% (relatively complex coronary care units). Limitation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服用利培垌治疗达临床治愈后的生命质量水平与药物副反应间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垌6~12mg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1、2、4、6、8周,第3个月末采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连续两次评定HAMA和HAMD总分均小于7分达临床治愈者再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出现药物副反应患者的生命质量8个维度低于未出现的患者,其中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3个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毒性、植物神经功能、心血管以及其他项副反应分别与生命质量8个维度有着相关性(P﹤0.05)。[结论]利培垌副反应会影响临床治愈后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12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水平及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2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的1242例AMI进行登记,以中国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为评价依据,描述AMI的诊疗现状,并对影响病死率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1242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3.0岁,1/3的患者年龄〈55岁。总病死率为9.10%。37.9%的患者进行了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总再灌注治疗率56.0%。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硝酸酯类药90.0%,阿司匹林87.8%,肝素88.7%,β受体阻滞剂73.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77.6%,调脂药43.6%,活血、益气中药静脉点滴30.5%。多因素分析,可降低病死率的综合因素有再灌注治疗、调脂药物、静脉滴注中药、β受体阻滞剂、ACEI、低分子肝素和洋地黄。结论 北京地区AMI治疗距《指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应建立AMI再灌注治疗的绿色通道,规范地遵循《指南》从事医疗实践,深入探讨中医药在AMI治疗中的地位,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尿钠肽(BNP)分析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为AC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分析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3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cy和BNP水平。结果 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较之3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cy和BNP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血清Hcy和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并具有诊断和治疗随访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碎裂QRS波与坏死性Q波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相关指标。结果 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大于坏死性Q波(P<0.05);而碎裂QRS波与坏死性Q波联合诊断效果更高。结论 QRS波(fQRS)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