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大色素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ujinon EG-590ZW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关蓝染色,对90例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细微结构形态学改变,并结合其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0例伴随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胃黏膜在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6mo,胃小凹形态由治疗前的E、F型再生为C、D型(86.7%、6.7%),异常增生微血管消失,其相应病理组织学转变为慢性活动性炎症(85.6%)及萎缩性炎症(8.9%),E、F型胃黏膜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消融率分别为93.0%及94.4%.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胃黏膜癌前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黏膜白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1月,采用内镜下APC治疗137例胃黏膜白斑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37例患者中,黏膜白斑病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7例(48.91%),伴轻度异型增生27例(19.71%),浅表性胃炎的43例(31.39%),治疗3月后复查胃镜示黏膜白斑病灶均消失,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消失65例(97.01%),异型增生消失23例(85.19%),浅表性胃炎消失40例(93.02%):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萎缩性炎症伴肠化3例(4.48%),萎缩性炎症伴异型增生4例(14.81%),浅表性炎症3例(6.98%),治疗有效率92.70%,所有病例治疗中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7年4月经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Barrett食管患者87例,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复查内镜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87例Barrett食管患者3个月复查时78例(89.7%)胃镜下未见复发,9例(10.3%)由于BE黏膜长度较长,在原来部位有散在Barrett食管上皮残留,行第二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6个月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全部患者均未见Barrett黏膜复发。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是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Barrett食管的新方法,操作方便,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肠癌前病变-肠息肉及腺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4月~2007年12月.对17例肠息肉和腺瘤的患者先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之后予以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六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结果 16例(94%)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内镜病灶消失,复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正常黏膜.1例(6%)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复查内镜仍见腺瘤残留,再次行APC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结论 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肠癌前病变的新方法,治疗肠癌前病变方便、快捷、安全、疗效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NBI电子放大内镜,对310例患者的胃黏膜糜烂灶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并与观察部位活检所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黏膜糜烂灶处胃小凹形态未见到A型、B型者;365处C型中组织病理均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炎症;160处D型中,92.5%(148/160)为萎缩性炎症;65处E型中,86.15%(56/65)为肠上皮化生;35处F型中,91.42%(32/35)为异型增生,8.57%(3/30)为肠上皮化生。59例肠上皮化生未发现明显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而32例异型增生的F型黏膜表面。90.63%(29/32)呈现出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与病理组织学比较,NBI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糜烂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灶性质的判断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应用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普查。  相似文献   

6.
胃黏膜癌前病变是包括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在内的一组病变。目前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早期诊断和内镜下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光学活检"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内镜技术,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为代表,可以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实时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腺体及血管等显微结构,获取类似病理组织学的显微内镜图像,为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氩离子凝固术加抑酸逆转Barrett's食管上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APC)加抑酸治疗对Barrett’s食管上皮的逆转作用。方法对45例以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arrett’s食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氩离子凝固加质子泵抑制剂(AP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PI组)。于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复查,观察2组Barrett’s食管上皮逆转情况。结果APC组23例Barrett’s食管上皮逆转总有效率在第3、6个月时分别为69.6%和82.6%,而对照组(PPI组)分别为9.5%和22.2%。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氩离子凝固术结合抑酸治疗能有效逆转Barrett’s食管上皮,大多数患者出现鳞状上皮再生,但不排除在新生的鳞状上皮下有残留的肠上皮化生及复发的可能,需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复春联用叶酸治疗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临床转归。方法:收集上海市7所不同等级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镜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的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共198例,应用胃复春联用叶酸的方案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及内镜复查,符合指征者行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及病理学检查,了解其疗效、转归及胃癌漏诊情况。结果: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病灶主要位于胃窦(66.7%),镜下表现多样,主要为粗糙糜烂(37.9%)。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总改善率为76.3%。最终随访结果显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病灶完全消退47例(23.7%),病理消退72例(36.4%),不变55例(27.8%),进展22例(11.1%)及腺瘤样变2例(1.0%),总消退率为60.1%。进展患者中符合漏诊者达50.0%。结论:胃复春联用叶酸能有效缓解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消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定期胃镜随访有望早期检出胃癌病灶,部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同时存有癌变病灶,内镜短期、重复检查可减少胃癌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成熟型疣状胃炎的治疗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30例成熟型疣状胃炎,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直至疣状病灶灼除后黏膜平坦或略凹、病灶表面泛白或泛黄为止。1个月后行内镜复查和临床随访。结果 30例53枚疣状病灶均全部灼除,凝固次数依病灶大小而定。1个月后随访,28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内镜下疣状病灶平伏,胃黏膜炎症明显改善,2例临床症状好转,内镜下疣状病灶基本平伏,胃黏膜炎症改善。少数病例有腹胀和腹部隐痛,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热效应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异常关系.方法连续调查8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患者,并以40例球部基本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病变组Hp阳性患者接受三联根除治疗(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每天2次),疗程7 d,停药后随访6个月后复查胃镜;病变组Hp阴性者接受奥美拉唑20 mg,每天1次治疗,疗程4~6个月,停药后2周复查胃镜.比较2次胃镜检查结果,包括胃镜下隆起病变程度及球部黏膜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异常,分析Hp感染与上述胃镜下表现及组织学异常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组织学仅部分发现轻度慢性炎症,未发现球部Hp感染.病变组患者Hp检出率为58.1%,胃上皮化生检出率为57.0%.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胃镜下隆起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上皮化生检出率更高,程度更严重(P<0.05).76例患者复查胃镜,根除Hp或奥美拉唑治疗对Hp阳性或阴性患者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无明显作用,但根除Hp后6个月,53.6%(15/28)患者胃上皮化生消失,61.0%(25/41)患者绒毛萎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淋巴滤泡完全消失(26/26),杯状细胞减少完全恢复(25/25),同时炎症和活动性显著减轻(P值均<0.01).奥美拉唑疗效不显著.结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患者半数以上有Hp感染.Hp感染与隆起病变伴随组织学炎症密切相关,而与其内镜下表现及严重程度无关.根除Hp可使炎症显著减轻,胃上皮化生范围缩小或消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1月内镜下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对13例早期食管癌及114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进行治疗,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功率设定为28 W,氩气流量0.4 L/min。术后1个月、4个月及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及治疗。结果 (1)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成功率分别为92.3%和100%,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3次和2.2次。(2)本组127例合并症发生率为5.5%,其中早期癌与癌前病变合并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7%和2.60%,合并症主要表现为出血、黏膜下血肿及发热等,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本组无穿孔及狭窄发生。(3)4-12个月内镜复查并经病理证实3例早期癌复发,再次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2例治愈,1例病变未控改为手术治疗。癌前病变无复发。(4)本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3个月,所有患者目前均无明显不适。结论 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可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胃黄色瘤临床病理分析3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2006年我院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12个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0 a间我院胃镜活检中胃黄色瘤的检出率为0.59%.31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胃窦部229例(73.4%);伴发浅表性胃炎192例(61.5%),萎缩性胃炎者93例(29.8%),肠上皮化生者106例(34.0%),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08例(34.6%).结论:胃黄色瘤中老年人好发,可能是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残胃、多次活检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胃黏膜的炎症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随访主要依赖随机活检,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可能有助于提高肠上皮化生随访的准确性。目的:探讨NBI-ME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120例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随访复查胃镜患者,随机分成NBI-ME组和普通白光内镜(WLE)组,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NBI-ME组内镜下观察浅蓝色嵴状结构(LBC),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NBI-ME组56例患者检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WLE组为48例,NBI-ME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WLE组(93.3%对80.0%,P〈0.05);LBC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90.5%、93.3%和85.1%;NBI-ME下LBC阳性区域黏膜活检可明显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对14.9%,P〈0.05)。结论: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随访中,NBI-ME下LBC阳性区域黏膜活检有助于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胃镜活检病理与内镜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探讨术后病理升级 的可能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371例患者资料,病变均行内镜切除,比较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差异,并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371例患者中,173例活检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198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LGIN组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维持一致者113例(65.3%),升级为HGIN者46例(26.6%),升级为癌者10例(5.8%),总升级率32.4%(56/173)。HGIN组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维持一致者107例(54.0%),升级为癌者78例(39.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大于2 cm(P=0.008)、病变部位在近端胃(P=0.011)、黏膜表面发红(P=0.000)、表面凹陷或存在溃疡(P=0.003)是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有一定的漏诊率,对于病变直径大于2 cm、病变部位在近端胃、黏膜表面发红、表面凹陷或存在溃疡的病灶应采取积极措施,采取诊断性内镜切除帮助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胃镜检出率,并对疾病相关因素及其并发症、癌前病变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2007年在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史及胃镜资料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资料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为56.41%,阴性率为41.82%。Hp阳性者以41~50岁年龄组最多见,少见于20岁以下和80岁以上年龄组。(2)我科5年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并发出血112例(2.26%),梗阻62例(1.25%),癌变108例(2.18%),未发现穿孔患者。(3)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取胃黏膜活检751例,占15.51%,其中腺体萎缩23例,上皮内瘤变136例,肠上皮化生35例,上皮内瘤变并肠上皮化生20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是多发常见病,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较高(56.4%),应重视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常规镜下活检与病理诊断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早期癌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智能染色内镜(flexib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FICE)联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准确度,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5-03/2015-12行胃镜检查怀疑早期胃癌并行FICE下放大观察的内镜图片,根据放大内镜下胃黏膜表面微结构、微血管及有无边界线,制定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标准,通过此标准对胃内病变做出诊断,再与病理比较,得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共有177例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2例,慢性炎症或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患者139例,FICE联合放大内镜诊断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为68.4%,特异性为87.8%,Youden指数为56.2%.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Youden指数75.0%.结论根据我们制定的标准,FICE联合放大内镜可提高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上皮内瘤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必要性及疗效。方法对50例内镜下有明确病灶,表现为浅表病变,活检病理为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ESD切除病灶,对比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并内镜随访。结果 34例术前活检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ESD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黏膜内癌4例、黏膜下浅层癌2例。16例术前活检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ESD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黏膜内癌3例、黏膜下层癌7例。结论 ESD治疗内镜下有明确病灶的上皮内瘤变可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并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根除Hp后对胃黏膜炎症、萎缩和肠上皮化生(IM)及胃癌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同时行Hp及胃黏膜组织学检查者236例进行随访观察,3a后复查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评定组织学变化。分析Hp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胃黏膜炎症、萎缩及IM的变化。结果Hp阳性组中胃黏膜的炎症、腺体的萎缩和肠化的总人数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根除Hp感染可减轻胃黏膜活动性炎症、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采用同一技术方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白光组和新光学染色组,采取序贯检查方式(白光→新光学染色或新光学染色→白光),分别记录两组先行白光或先行新光学染色检查时的内镜诊断结果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两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结节性胃炎和弥漫性发红5个方面进行内镜胃癌风险评分。结果 共入组病例合计419例,白光组208例,新光学染色组211例。结合内镜及病理学结果,对胃内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期癌病变,白光组检出率分别为:28.9%、40.4%、64.9%、17.8%、0.5%、0.5%,新光学染色组检出率为:30.8%、42.7%、62.6%、15.2%、2.8%、0.5%,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国产内镜诊断各类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胃黏膜萎缩的诊断白光组分别为92.9%、61.3%、74.0%、61.9%、92.7%,新光学染色组(SFI模式)为94.4%、64.5%、77.3%、66.4%、94.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白光组为68.1%、72.6%、69.7%、82.1%、55.2%,新光学染色组(VIST模式)为87.1%、89.9%、88.2%、93.5%、8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结果为金标准,对HP感染判断,白光组为90.2%、84.3%、87.4%、86.8%、88.2%,新光学染色组为92.6%、77.1%、85.4%、82.2%、90.1%;胃癌风险评分≥4分的病例,新光学染色组高危病变的占比更高(P<0.05)。结论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优于白光内镜;以胃癌风险评分为工具进行精查胃镜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检出;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癌前病变及HP感染诊断效能与进口内镜相近,是发现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陈睿  季玲玲  汪洁  程雪霞  曹彬 《山东医药》2011,51(45):51-52
目的比较色素内镜与电子染色内镜检查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癌前病变(AGC)、早期胃癌(EGC)的阳性率,为提高胃癌的诊断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62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患者,随机分为色素内镜组123例(A组)、电子染色内镜组119例(B组)、常规内镜组120例(C组),分别在其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胃黏膜上皮正常或慢性炎症25例,肠上皮化生(IM)4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DYS)26例,重度DYS7例,EGC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仅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7例;B组分别为27、45、33、6、8例;C组胃黏膜上皮有IM 18例,轻—中度DYS 15例,重度DYS 2例,无EGC。A组EGC检出率为14.00%(7/50),AGC检出率为79.67%(98/123);B组分别为16.67%(8/48)、77.31%(92/119);A、B组EGC、AGC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指导下进行活检,可提高胃黏膜DYS、AGC及EG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