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苡仁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 ,功能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已成者。笔者用其解毒排脓消肿利浊之功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熊某 ,男 ,2 9岁 ,1 998年 1 1月 2 3日就诊。慢性腹泻 5年多 ,反复发作 ,每因饮食不节 ,受凉后发作加重 ,曾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左半结肠炎 )。泄泻日久 ,每日 3~ 6次 ,大便溏薄夹有粘液 ,伴有腹中作痛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纳食减退 ,口微苦 ,畏寒腰酸 ,四肢无力 ,舌淡红 ,苔薄腻 ,脉沉细而弦。证属病久脾…  相似文献   

2.
一、慢性结肠炎崔×,男,33岁,已婚,干部。1982年11月16日入院。主诉,泄泻频作(10~20次/日),泻下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腹痛月余。患者一月前,出差外地,饮食不洁,归途腹痛腹泻,自服土霉索不效,回单位后泄泻无度,夹粘液、脓血,腹痛,里急后  相似文献   

3.
每年9月,临床遇泄泻之病,常有湿邪侵犯之象。因此时正是雨水多时,易遭湿邪所困。《内经》云:"湿胜则濡泄。"于是用胃苓汤治之效果甚佳,举例如下。病例:王某,女,18岁,2010年9月就诊。3天前始腹痛、泄泻,日泄6~7次,下利稀水,肛门微热不适,四肢欠温,面色清苍,精神萎靡,厌食纳差,无明显不洁饮食史,服藿香正气液泄泻稍缓。仍绵绵腹痛,大便每日3~4次,稀软溏便,肛门不  相似文献   

4.
慢性泄泻又称久泻,起病缓慢,腹泻间歇发作,伴倦怠乏力,泄泻经久反复,并因情绪因素、饮食因素、劳倦过度而复发,病程超过3周[1]。其包括现代医学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等临床常见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表现的消化道疾病,除外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息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性 ,5 0岁 ,诉腹痛泄泻 6年 ,常觉左上腹隐痛 ,甚或阵发性剧痛发作 ,每痛必泻 ,泻后痛可暂缓。泻时日行 6~10次 ,多次行粪便培养没找到致病菌 ,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多次用“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如泻舒特类 )及健脾渗湿类中药治疗均告无效。初诊腹痛泄泻 ,泻后痛减 ,无明显不洁饮食史。胸脘胀闷不舒 ,纳呆 ,大便日行 7~ 8次 ,每次量不多 ,色黄夹杂粘液。精神疲乏 ,面色少华 ,舌质红、苔薄黄腻 ,脉濡滑 ,稍数。思及泄泻日久 ,气血失和 ,脏腑虚弱 ,故先拟调气和血 ,健中涩肠。自拟方 :木香 5g ,砂仁 3 g(后下 ) ,槟榔 9g ,焦山…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年轻人慢性腹泻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常见腹痛、腹泻,便溏或粪便稀薄,一日3次以上;或下利清谷、五更泄,或伴畏寒肢冷,喜温热饮食。病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对病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痛苦。中医学属于"久泻""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的范畴,症状类似于西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追溯原因,年轻人多饮食不节、不洁,暴饮暴食,酗酒,食生冷海鲜,或过敏体质等损伤了脾胃功能;或急性泄泻  相似文献   

7.
王成翠 《河北中医》2001,23(5):379-379
1996~ 2 0 0 0年 ,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泄泻 6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6 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 45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大 6 0岁 ,最小 2 5岁 ,平均 42岁 ;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1年 ;大便次数 3~ 4次 /d 46例 ,5~ 6次 /d 2 2例 ;经大便常规和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肠炎 15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5 3例。全部病例均有稀样便或不同程度的脓血便史 ,并且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1 2 中医辨证分型1 2 1 脾虚泄泻型 (2 3例 ) 主症 :大便时溏时泻 ,迁延反复 ,完谷不化 ,饮食减少 ,…  相似文献   

8.
翟瑞柏 《天津中医药》2004,21(2):153-153
例1 慢性结肠炎 黄某,男,62岁。腹痛,泄泻6a。6a前饮食不洁后出现腹痛,泄泻稀便,日达10余次,泻后痛减。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好转。刻诊:脐周隐痛,泄泻,5~6次/d,纳少乏力,形寒肢冷,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为脾胃阳虚,寒湿下注所致。拟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处方:党参、山药各15g,干姜、炒白  相似文献   

9.
段峻英 《河北中医》2000,22(8):609-609
慢性泄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摸索 ,运用通因通用法 ,以《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为主治疗慢性泄泻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38例皆符合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1] 及全国中医脾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制订慢性泄泻诊断标准 [2 ] ;并经全消化道 X线钡餐造影或 /和胃肠道内窥镜检查、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确诊。依据检查结果及病史、体征 ,并参照《实用内科学》[3 ] 诊断标准 ,其中符合肠功能紊乱诊断者2 8例 ,非特异性结肠炎 8例 ,慢性细菌性痢疾 2例。38…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泄泻在临床上多见于病程在半年以上 ,反复发作 ,大便稀溏 ,或粪便外粘裹痰涎如涕 ,一日一二行或三四行。时泄时止 ,或多或少 ,饮食调理得当 ,气候干燥 ,天气晴朗心情舒畅时便泻便稀暂安。粪便臭气不甚 ,进生冷 ,汤水 ,油腻物 ,便泻即作。西医学的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都可辨为顽固性泄泻。  笔者临床采用自拟二陈味辛汤治疗顽固性泄泻 4 0例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 0例患者主症均为大便泄泻 ,每日三五次 ,病程为半年以上 ,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 ,仅见粘膜充血、水…  相似文献   

11.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稀薄,便次增多的病证。夏秋季见之最多。【病因病机】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感受外邪:其中以湿邪最易引起泄泻。因脾恶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泄泻;二、饮食所伤:饮食过量,恣食肥甘,饮食不洁,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而泄泻;三、情志失调:忧思郁怒,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运化失职而泄泻;四、脾胃虚弱:体虚久病,脾胃虚弱,升运无力,清气下陷而成泄泻;五、肾阳不足:年老体衰阳气不足,或久病损伤肾阳,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水谷不得腐熟而成泄泻。【辨证论治】一、辨证要领:辨治泄泻要分清寒、热、虚、实。一般讲,发病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者为实,病程较长,腹痛隐隐,喜温喜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引起泄泻的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而致泄泻,故有“无湿不成泻”,“湿胜则濡泄”之说。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密切,脾虚不运,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理论。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第一至第五版都把导致泄泻的病因归纳为以下五种: 1.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致泻,但以寒、湿、暑、热之邪致泻最多见。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而导致泻泄发生。3.情志失调:平时脾胃素虚,复因忧思恼怒,精神紧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而成泄泻。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亦可遂成泄泻。  相似文献   

13.
患者:李×,男,45岁,工人。病历号:1733。因泄泻一月余而于86年3月21月就诊。患者因患化脓性胆囊炎于86年2月初行阻囊切除术。术后一周出现泄泻。曾服用中西药(用药不详),未见好转。就诊时自述大便稀溏(非水样泻),每日8—10次,泻下急迫,肛门灼热;伴有肠鸣腹痛,纳呆口苦,时有恶心,无呕吐,仍有胁痛,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自术后未食油腻之物。辨证为肝胆湿热。投以龙胆泻肝丸(中成药),每日两次,每次三丸。三天后复诊,泄泻大减,每日3—4次;继服3天,泄泻止,便已成形,每日大便1次,余症皆无。后以参苓白术散调理一周。18个月随访,形体健壮,未见复发。该患者病源于肝胆湿热,疏泄功能失常,导致湿热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  相似文献   

14.
李德新从脾论治慢性腹泻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主要指大便性状的改变、次数的增多。古语云:“泄者,如水之泄者,事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其病往往迁延反复,日久难愈。本病多由急性泄泻延误传变而来,也有直接表现为持续便多者,或饮食不慎,或感冒受邪,或情志波动,一有诱因,泄泻遂作,一年四季皆有,但以夏秋二季为多发.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治疗“干呕而利”的方剂.临床用于寒热错杂之证屡效不鲜,今择笔者临证几个案例,介绍如下:慢性结肠炎赵某,女,59岁,10余年前因过食生冷而出现腹胀、腹泻,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历经西药、蒙药、中药治疗,未能根除,病情时好时坏.初诊.1992年1月21日,自述腹泻无规律,日泻次数不定,稍因饮食不慎则可能导致泄泻,食冷食热都可能诱发,并伴腹胀、胃脘不适、恶心,微感头晕、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沉弦,平素血压偏高,现查BP24/13kpa,证属泄泻,中焦  相似文献   

16.
久泄治验     
万姓,女,21岁。梅陇卫生院病史号:8043。患者从4岁起,患慢性泄泻,每天7~8次,长期不愈;至7岁时,病情更为严重。曾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因长期泄泻,健康大受影响,发育不良,身材矮小。12岁时,患角膜溃疡,至15岁时角膜溃疡稳定,右眼视力保持在0.08。慢性泄泻一直未愈,每天约泄泻3~5次,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结肠黏膜广泛溃疡为特症的结肠炎症。临床上以便次增多,一昼夜少则3-4次,多则10余次不等,便不成形或伴黏液脓血,腹痛肠鸣,晨起如厕为特征。慢性和重症患者还可伴有全身症状。中医把结肠炎归属为“泄泻”、“肠湃”、“五更泻”、“湿热痢”等范畴。认为与脾胃、肝肾、大小肠有关。《内经》“饮食自倍,  相似文献   

18.
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颇不一致,有表现为大便秘结的,也有表现为大便泄泻的,而以后者居多。这些腹泻患者大便次数增多,轻则日行2~3次,重者可达6~7次,粪质烂而堆积,甚则溏薄浮于水面,或虽第一次成条而软,以后又见溏烂,每夹泡沫,未消化物及粘冻等,常伴肠鸣、腹胀、腹痛等症,往往缠绵不已、日久不愈。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腹泻  相似文献   

19.
陈鹏主任医师行医30年有余,现将其应用清热化湿、敛疮生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2010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其临床症状的特点,属中医“腹痛”、“肠风”“泄泻”、“久痢”、“休息痢”、“肠澼”等范畴[1]。《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多认为此句侧重为“肠澼”而非“痔”,意在表达饮食不节而导致以泄泻为主症的多种肠道疾患。《医碥》言:“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以入肠胃,以胃为中土,而传之肠。”强调肠病多及胃。  相似文献   

20.
小儿泄泻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因脾胃素虚,喂养不当,内伤乳食,感受暑湿、时邪或饮食不洁,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则成泄泻.张景岳日:"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指出泄泻与脾虚关系极为密切.泄泻可分为寒、热、虚、实证.暑热夹湿泄泻严重易耗阴液甚则导致阴损及阳的危重证候.现将小儿泄泻的辨证施护体会总结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