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下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筹资水平逐年小幅提高,但补偿比例没有随着筹资水平的上涨而上涨,而出现补偿比例下降。通过对武汉市某区3年来新农合运行的数据分析,探寻新农合报销比例下降的原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武汉市某区新农合运行3年来筹资水平、住院病人流向、基金流向、例均住院费用、例均补偿金额和实际补偿比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人流向发生变化,导致整体人均住院费用上升了64.60%,人均住院补偿金额上升了46.00%,实际住院补偿比例下降了5.24%。每个级别医院例均住院费用上涨幅度远低于整体人均住院费用的上涨水平。筹资水平提高幅度低于人均住院费用上涨幅度。结论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高和供需双方对报销政策的了解,供方过度医疗和需方过度需求开始显现,控制供方的同时必须控制需方的过度需求。筹资水平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补偿比例的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农合实施后医疗费用和农民医疗负担的变化情况,分析成因并探讨控制医疗费用的对策。方法收集安徽省石台县某医院2006-2009年的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分娩行剖宫产、单纯性小儿疝气手术治疗、脑梗塞无其它并发症等四个单病种住院病人的住院费用资料,比较新农合实施前后医疗费用以及新农合实施后农民实际住院费用的支出情况。结果新农合实行后人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实行前,各病种平均住院费用较实施前上涨了6%-15.3%。参合患者实际支出医疗费用较非参合者低,其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11.31%-49.93%。结论新农合保障水平较低,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是限制新农合保障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新农合监管力度,提高医疗机构的自我约束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超  侯准科  田庆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73-2275
[目的]掌握新农合住院补偿基金使用情况,探讨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变化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新郑市、新密市、中牟县3个县作为样本县。对3个样本县2007~2008年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参合情况、农民受益情况、住院费用及费用补偿等情况。[结果]2008年3个新农合县参合率为98.98%,较2007年的97.72%增加了1.26%;住院总受益率从2007年的6.65%提高到2008年的7.03%;2008年3个县次均住院费用较2007年增加了29.11%,其中各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以乡镇卫生院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45.51%。[结论]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在逐渐增强,参合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但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较低,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过快,应采取措施,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提高农民受益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新农合儿童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管理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方法分析新农合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因素,医院通过实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认识;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建立质量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强化管理、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管理措施。结果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医疗费用有所下降,病人可报销费用比例提高,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减轻。结论医护人员只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建立并落实监管和奖惩措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才能切实降低新农合病人住院费用,提高可报费用比例,减轻参合农民负担,保障和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医院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满意度,找出目前新农合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温州市瓯海区城区、郊区和山区共647个家庭进行人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对新农合政策、定点医院服务以及报销制度的满意度.结果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24份,其中参合者601人.绝大多数参合者为自愿参合且相信参合有益,并打算来年继续参合.601名参合者中,313人(52.1%)对新农合定点医院提供的服务满意,125人(20.8%)评价一般,163人(27.1%)不满意.271人(45.1%)报销过医疗费用,上年度医疗总费用的平均报销比例为22.1%.172人(63.5%)表示对住院报销总体情况满意,89人(32.8%)感觉一般,还有10人(3.7%)不满意.结论 新农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但还需在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定点医院的覆盖面、简化报销程序、提高医疗费用特别是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崇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补偿方案的运行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调整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等方法收集2004~2006年崇义县新农合的相关数据,并对农民的参合情况、基金运行情况、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住院病人和医药费用的分布等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结果]崇义县2004~2006年3年的参合率均较高,达到77%以上;基金运行状况良好,基金结余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受益率逐年加大,而2005年和2006年补偿率较之2004年则有所下调;参合农民享受住院服务更多的集中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住院人数及其医疗费用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崇义县现行的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基本上切实可行,效果明显,值得借鉴和推广;此外,还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引导农民到乡镇级医疗机构就医,以便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新农合2004~2008年农民医疗负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筹资标准提高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变化情况,探索一些规律,为建立长效筹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信息报表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年度住院、门诊的受益率、次均费用、农民次均自付费用、实际补偿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新农合的开展参合农民住院、门诊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都逐年提高,但是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参合农民的住院和门诊的次均费用及农民次均自负费用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是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其费用增长幅度较大,农民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结论农民次均自负费用如果继续增长,将影响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并对新农合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取消县级医疗机构门诊现场减免;对县以上医疗机构建议实行同级监管,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和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保障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我省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低于全国平均和西部地区较多,建议适当提高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  相似文献   

8.
董兆举  张桂芝  吕鹏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40-743
[目的]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体制下医疗服务质量,并研究彰响新农合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方法,以参合农民家庭为单位,于山东农村抽取368户家庭为被调查家庭,以该家庭主要成年人为调查对象,收集家庭结构、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健康基本情况、医疗消费和报销比例等数据,并调查不同家庭对新农合服务制度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被调查者对新农合服务、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报销比例满意度比较低,但是,大部分认为报销能够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住院并报销医疗费的患者,对新农合制度及其服务的满意度略高于其他人群,基层医院、村卫生室就诊报销比例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受人群健康水平、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相对报销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新农合服务对缓解农民就医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报销比例、筹资规模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需求与供给的主要矛盾体现在筹资水平低、基层医疗单位提供的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医疗费增长过快和报销水平过低四个方面。因此,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遏制医疗费用上涨迪陕的同时提高报销比例为目前新农合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文章调查泸州市纳溪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管理者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新农舍的管理机构、新农合基金的公开公示制度、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以及报销方式的认识.分析新型新农合参合率虽高但仍然有管理者责任不专,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机构宣传力度不足,制度设计中筹资和报销的比例不合理以及由于农民本身的心理和农民的权利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存在以及其存在的原因.用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加以解释,得出要保持和提高新农合的受益面和收益水平.提高新农合的参合率和新农合管理水平,需要完善政策制度、力保政策的稳定性、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和服务模式、加大一次性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建立专门的新农合管理机构以及为有偿还能力的农民建立基金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皋兰县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以及就医流向的变化.方法:对2005~2007年参合农民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住院例数、例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和自付费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例均住院费用、住院补偿额与报销比例与年度均呈正相关(P<0.01),但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的住院自付费用仍较高.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成为皋兰县参合农民首选,不仅使农民就医方便化、就近化,而且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扭转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但大病住院经济负担仍很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静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方法收集甘肃省静宁县2010—2015年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报表,分析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情况、资金平衡情况、次均费用、农民受益情况及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负担情况。结果农村居民参合率趋于稳定并保持在98%以上;筹资水平和受益水平逐年升高;基金运行情况良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和基金补偿金额所占比例的快速增长是住院次均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结论静宁县新农合制度运行总体良好。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分级诊疗和转诊制度,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和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医疗相关信息,分析新农合住院病人的支付方式与报销比例,讨论该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现状。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病人特征、疾病构成作描述性分析,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分析报销比例及其影响因素,对住院病人住院自付费用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县参加新农合住院病人的年龄分布以1~5岁以及51~60岁年龄段为主。参合住院病人报销比例的均值为42.12%,中位数为41.94%,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为影响报销比例的显著因素。患者的自付金额均值为1 509.81,占住院费用均值(2 301.217)的65.6%。患者自身年龄、住院天数为影响自付金额的两大因素。结论:该县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参加新农合的住院患者的保障有所提升,但是报销比例仍然较低,患者需自付的金额占该县农民年均收入的17.2%,政府需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好医疗费用,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全县有59.9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4%,其中,有43.6%的参合农民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受益人次达到55.2万人次,共报销医药费用569万元,占报销总额的33%.[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国自2003年开始逐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看病可以获得新农合基金的报销补偿。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农政策,但是在一些地区,参合农民的报销补偿好处被大幅增长的医疗费用所侵蚀,影响了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新农合管理机构应作为农民利益代表,积极承担农民“代言人”和付费第三方的角色,采取措施,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切实维护参合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安徽省2007~2008年新农合运行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将2007~2008年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对参合率、实际住院补偿比、基金使用率、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全省参合率达到90.17%,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实际补偿比均上升,基金使用效率提高;但是,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呈过快上升趋势.结论: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提高,但是需要调整政策以及加强监管,控制住院率和住院费用的不合理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在湖南省的运行情况,本研究对汨罗市新农合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现有资料收集分析。结果汨罗市政府组织和筹资成立新型农村台作医疗统筹基金;每位农村户口的公民交纳10元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3.6%;新农合实施的主要是住院补助。不同级别就诊卫生单位起付线、补助报销比例不同;定点卫生单位和农民切实受益。结论汨罗市新农合参合率正在稳步上升.基金运行平稳,农民反映良好。下一步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投入,报销制度细节仍待完善,五保户等特殊人群、大病患者等的医疗费用的报销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安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年运行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安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运行3年的绩效,探讨高额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该县3年来住院补偿数据,以SPSS软件包评价主要补偿指标,分析影响因素,并对3年的运行绩效综合评价。[结果]3年来新农合运行基本平稳,第3年度参合率已近90%,基金使用率85.0%,平均住院费仅3 621元,次均补偿额1 210元,病人流向的81.2%、费用流向的61.2%在县内;实际补偿比达39.2%;药占比47.2%;范围外占比25.5%;网络管理后县内出院病例可立即兑现报销。产生高额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是:出县住院(OR=24.6)、住院久、患癌症和范围外费用占比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县住院者与范围外费用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3年来该县新农合运行良好且较平稳,深受农民欢迎。建议今后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减少范围外费用;将住院分娩费用纳入正常补偿范围;加强投入以改善县内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疗服务供方管理与费用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加强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管理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湖北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强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落实监督审核制度和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等措施,严格规范医疗服务供方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降低了例均住院费用,切实维护了参合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云南省大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查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运用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及小组座谈法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筹资困难多,筹资难度大.2007年~2008年大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为62.93%和84.79%,均低于云南省平均参合率;村级门诊次均费用上涨较快.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门诊均次费用分别为26.20元和27.57元.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费用控制在30元左右;住院受益面窄,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住院次均补偿费用仅为379.58元及483.64元,住院补偿受益率分别为3.28%和3.85%. [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和补偿比例,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吕梁山区4个国家级贫困县大病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为制定合理的大病救助政策,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个贫困县2015年42 532位患者、70 011份新农合住院报销明细,分析项目地区参合住院患者年人均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大病患者大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和大病患者总住院医疗费用负担。结果:住院大病患者人数占参合住院患者的48.30%;大病患者年人均住院总医疗费用负担(14 194.55元)高于所有参合患者年人均住院总费用负担(9 963.86元);大病患者年人均住院总医疗费用负担比仅大病所致住院费用负担高约1倍。结论:项目地区新农合大病患者比例高、多合并其他疾病、医疗费用负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