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7/2008-07住院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76例176眼,分析其发病高峰、人群特征、发病诱因、病原学特征。结果:每年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农村居民106例(60.2%),男女患病率比为1.5∶1,41~60岁为发病集中年龄,仅70例(39.8%)有明确外伤史,菌属鉴定结果:前两位病原菌为镰刀菌属(60.4%)和曲霉菌属(25.4%)。结论:福建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多发于中老年的农村居民,多数无明显诱因发病,致病菌属以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福建地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住院确诊的FK患者176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方面的特点.结果 10~12月发病率最高,农村居民106例(60.2%),男女患病率比为1.5:1,41~60岁为发病集中年龄,仅39.8%有明确外伤史,在153例先于外院就诊的患者中,仅有28例(18.3%)接受过角膜刮片和(或)真菌培养检查;菌丝苔被、伪足、前房积脓发生率分别为94%、65%和55%;菌属鉴定结果:前两位分别为:镰刀菌属(60.4%)和曲霉菌属(25.4%);保守治疗治愈率80.9%,眼球保存率为97.5%;镰刀菌属菌丝在角膜中的生长方式表现为水平、斜行和垂直生长,曲霉菌属全部表现为斜行和垂直生长.结论 福建地区FK在10~12月为高发期,多发于中老年的农村居民,多数无明显诱因发病,菌丝苔被、伪足和前房积脓依次为前三位临床体征,致病菌属以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它们在角膜内地生长方式有所不同,大多数药物保守治疗有效,加上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能保住眼球.基层医院对本病的诊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3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人口特征、发病诱因、诊疗情况和病原学特征等。结果 354例真菌性角膜炎中,218例(占61.6%)的患者为男性,31~50岁是发病集中年龄,152例(占42.8%)患者的职业是农民,92例(占26.0%)患者由植物性外伤引起,秋季是高发季节,就诊史明确的患者中261例(占73.6%)在1周内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而接受抗真菌治疗的仅为23.4%。分离到的真菌中镰刀菌属有163例(占66.3%),其次为曲霉菌属,有32例(占13.1%)。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高发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青年男性农民;其致病真菌以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角膜炎较细菌性及病毒性角膜炎发病少,多见于农业等外伤,滥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及接触镜的普遍应用使该病呈增加趋势。因其治疗困难致盲致残疾率高,早期诊断及尽早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文收治3例,2例发生在戴接触镜后、回例发生在眼外伤,2例诊断治疗及时而治愈。现报导如下。例1,谢X,男,50岁。左眼被墙壁碎石块致伤3天,在外院给予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眼液滴眼无效来诊。检查:一般情况好。左眼视力:眼前手动,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偏下5x5mm范围灰白粗糙混浊;中心区致密,周围呈现状,其上皮完整透明;角膜炎症细胞…  相似文献   

6.
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丽娅 《眼科》2005,14(3):143-144
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逐年增高,致盲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棘手。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对真菌性角膜炎认识的提高,早期正确诊断率有较大提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快速诊断研究及分型诊断也取得了进展;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真菌的菌株不同、对角膜的感染方式以及在组织内的生长方式可能不相同;手术方式的探索也较大程度地改善了预后。为了更有效地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许多基础和临床工作还有待完成。  相似文献   

7.
角膜真菌感染是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破坏与宿主免疫反应的相关关系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真菌性角膜炎中,眼表组织对真菌的免疫识别、免疫反应以及免疫逃避等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638-640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目前,眼科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欠缺、有效治疗药物不足,尚需积累经验、深入研究。现就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特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因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调查报告真菌性角膜炎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易患因素。方法对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107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流行病学特征及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635例(59.1%)的患者为男性,21-60岁是发病集中年龄,911例(85%)患者的职业是农民,448例(41.7%)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就诊史明确的患者中731例(97%)在一周内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而被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仅为22%。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对具有患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疗效。方法 真菌性角膜炎 63例 (63眼 )。 5 6眼施行常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7眼施行眼前段重建术。术后随访 3~ 19月 ,观察病变转归及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 41眼角膜移植片保持透明 ;15眼移植片浑浊 ,其中有 7眼发生排斥反应。真菌性角膜炎复发 7眼 ,其中 3眼施行眼内容摘除术。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眼前段重建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人真菌性角膜炎病人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培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101例60岁以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年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和10月.男性患者约占68.32%,年龄在60~69岁患者占所有患者的70.30%,100%为农民,36.63%病人有明确外伤史,最终行手术治疗病人数为50例(49.50%),其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17例(16.83%).眼内容物剜除16例(15.84%).分离出致病菌属共5种,依次为镰孢菌属46例(45.54%)、曲霉菌属27例(26.73%)、互隔交链孢属15例(14.85%)、无孢菌11例(10.89%)和青霉菌属2例(1.98%).其中镰孢菌属感染病人最终手术干预率最高(63.03%),平均病程为22d,60-64岁年龄段的平均病程最长(28.13d),80岁以上年龄段平均病程最短(10.50d),KOH刮片阳性率为83.17%.结论 镰孢菌属以毒性强、手术率高在老年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老年人真菌性角膜炎有其自身特点,应加强对该年龄段真菌性角膜炎的认识和研究,提高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Fungal keratitis is a rare but serious condition that may result in loss of vision. The potentially poor prognosis might be due to a delay in diagnosis and/or to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topical fluconazole 0.2% for the treatment of filamentous fungal keratitis.Methods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A chart review of all patients evaluated at the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de Clínicas in Paraguay from January 1997 to December 2000 identified 25 cases of fungal keratitis. Among these cases, one patient discontinued the treatment and another received amphotericin as the first line drug, resulting in 23 cases available for data analysis. Twel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opical fluconazole 0.2% alone (Group I) and 11 patients received a combination of topical fluconazole 0.2% and oral ketoconazole 200 mg twice daily (Group II).Results Sixteen of 23 cases showed resolution of the keratitis, 9/12 (75%) in Group I and 7/11 (64%) in Group II. Seven patients (30%) did not respond to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quired a surgical procedure to preserve eye integrity. Superficial and small ulcers have a significantly better prognosis than do lrge and deep ulcers. Concomitant oral ketoconazole (400 mg/day) did not improve the clinical results.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of study suggest that topical fluconazole 0.2%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ntifungal drug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lamentous mycotic keratitis, particularly in cases that are not severe. The addition of oral ketoconazole to topical fluconazole did not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None of the authors has any financial interest in the materials used o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3.
带巩膜的全角膜移植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报告带巩膜环全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9.6~2001.9在我院因真菌性角膜炎接受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治疗的8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5例,女3例,随访3月~3年,平均11.6月。对该术式的适应症、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保存了眼球。最后一次随访植片透明7例,视力:0.1~0.3有4例;0.3~0.5有2例;1.0有1例。术后并发症有:1周内前房出血5例,1~2周内均自行吸收;2周内前房消失3例,2~3周后自行恢复正常;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5例,但无因排斥导致植片失代偿;并发性白内障3例。结论 对严重的全角膜真菌感染行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术是保存眼球、获得有用视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差异。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真菌培养阳性的角膜炎患者共96例(96眼),其中,镰刀菌43例,曲霉菌31例,链格孢霉17例,念珠菌5例,分别记录患者植物性外伤史、病程、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转归。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有植物性外伤史者34例(35.4%),其中镰刀菌感染患者中25.6%有植物性外伤史,曲霉菌35.5%,链格孢霉64.7%,念珠菌20.0%,不同菌属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4,P=0.033)。组间比较镰刀菌与链格孢霉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1,P=0.005)。患者病程按照菌属从短到长依次为:念珠菌(5.40±3.36)d、镰刀菌(16.79±13.98)d、曲霉菌(19.35±13.16)d、链格孢霉(27.59±20.68)d,不同菌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7,P=0.002),组间比较念珠菌病程与其他菌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镰刀菌与链格孢霉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不同,链格孢霉角膜溃疡面积、深度、前房积脓发生率均小于其他菌属(均为P<0.05),其余各菌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镰刀菌感染以单纯药物治疗与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为78.6%;曲霉菌感染以角膜板层切除术和角膜移植术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62.5%;链格孢霉和念珠菌感染主要以单纯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分别为90.0%、100.0%。结论 链格孢霉感染多由植物性外伤引起,临床体征轻,药物治疗效果好;念珠菌感染发展快,药物治疗效果好;镰刀菌与曲霉菌感染临床体征重,镰刀菌常需尽早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曲霉菌常需行角膜移植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羊膜移植治疗具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治疗15眼进行眼床观察,随访1-7月。结果 15眼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达到0.04-0.8。结论 羊膜移植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手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24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彻底清除角膜病灶后进行羊膜移植。结果 2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羊膜移植均一次成功愈合良好,随访3~24月,平均12月,未见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羊膜移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各层的活体形态学特点。方法对65例(65只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灶进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应用NAVIS软件测量、分析角膜各层菌丝、孢子形态、直径、密度。结果通过连续共焦扫描及焦点分析:65例中共焦显微镜显示:①10例显示上皮层下高反射直径2μm~4μm的树枝状菌丝;②27例显示浅、中基质层杂乱分布的直、长线状菌丝,直径约3μm~6μm,长度150μm~300μm。③25例显示浅、中基质层弥漫分布的高反射短、段状菌丝,直径3μm~6μm,长度40μm~60μm。④3例显示:直径12μm~15μm的高亮度圆形、椭圆形实心球体孢子。菌丝侵入分布密度与炎性细胞分布密度成负相关(r=-0.019;p=0.026)。结论共焦显微镜下真菌性角膜炎菌丝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随着菌丝侵入角膜深度不同,菌丝形态亦不相同。明确角膜基质深层菌丝形态在共焦显微镜检查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7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8例9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最主要由植物外伤引起,其次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隐形眼镜的不当使用。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菌丝苔被、伪足、免疫环、卫星灶等体征,少数患者出现内皮斑和前房积脓。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以镰刀菌属为主(73.5%),其次为曲霉属(13.2%)、念珠菌属(9.2%),其他菌属4.1%。65例65眼患者在选择5%那他霉素滴眼液后治愈,15例15眼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其余18例18眼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联合伏立康唑后13例13眼病情好转,5例5眼病情继续恶化,最终3例3眼羊膜遮盖,2例2眼眼球摘除。。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荆州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为镰刀菌。那他霉素眼液可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首选药物。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了解,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