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28例。术前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17例,MR平扫及增强检查11例,其中3例同时CT及MR检查。结果检查发现病灶位于胰头10例,5例位于胰颈,7例位于胰体,6例位于胰尾部,肿瘤直径2.2~11.3cm。27例具有完整包膜;1例包膜不完整。20例呈囊实性表现,3例以囊性成分为主,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8例可见钙化。4例病灶内可见出血。25例病灶的实性成分动脉期CT值增加(22.1±4.3)HU,门静脉期CT值增加(37.7±5.8)HU,囊变区无强化。结论正确认识CT及MR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对绝大多数SPTP作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囊壁、壁结节、分房、钙化以及增强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提示病变位于胰体尾部(12/14),边缘钙化(5/14),病变最大囊的直径大于2cm(9/14),囊壁厚薄不均(8/14),壁结节(6/14),壁结节轻中度强化(5/14)等影像学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好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作出准确判断,但对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3.
胰腺囊性病变60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发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胰腺挺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胰腺似性瞧肿27例,平扫为袋状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挺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胰腺脓肿16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胰腺建腺瘤10例,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增强扫描澎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胰腺礁腺癌7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结论CT能显示病变本身和胰腺及胰周形态学改变,有助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黄建军  田志诚  胡华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1968-1969,197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24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14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24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中,21例位于颈前正中,3例偏向一侧;9例与舌骨直接关联,13例与甲状腺直接关联,1例位于舌骨上方,1例位于舌骨和甲状腺之间。CT平扫囊肿均呈低密度,5例囊内见分隔、分房,4例囊壁可见等密度结节影突入囊内;14例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其中13例囊壁强化,2例囊内分隔、囊壁结节有强化。结论甲状舌骨囊肿的特定部位及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提供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杨井岗 《江西医药》2007,42(4):347-34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症实的2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层厚7.0mm,螺距1.0,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流率3ml/s,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30s和70s.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12例,平扫为囊状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胰腺脓肿4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CT值为24Hu左右,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胰腺囊腺瘤4例,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囊壁厚度<2mm.胰腺囊腺癌2例,平扫星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囊壁厚度>2mm,1例伴有肝内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特征,但也有相似之处,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加以鉴别,难以鉴别时,必须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征象特征。方法 选取28例确诊为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资料,分析CT征象特征。结果 瘤灶以幕上分布最多(27例,占96%),顶额叶内20个(占71%);28个瘤灶中21个(占75%)表现为略高密度的类圆形结节或不规则分叶状结节病灶,多数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瘤旁中度及中度以上水肿;7个(占25%)表现为囊状病灶,囊环壁平扫不连续完整,增强囊环壁呈明显强化,多数有壁结节,瘤旁水肿明显。结论 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以结节状病灶最多见,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囊状病灶以囊壁明显强化及壁结节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胰腺囊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为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囊性肿瘤,就其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5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病灶呈单个或多发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囊内有分隔,部分囊壁有结节,一例囊壁见点状或蛋壳状钙化,5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及MRI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杨子兵 《北方药学》2013,(3):128-128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胰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病例的CT图像资料,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厚度、壁结节等CT征象。结果:病灶位于胰头颈部者为15例,多房表现者为16例,病灶内出现钙化者为10例(其中8例为中心钙化,2例为边缘钙化),17例病例囊壁均较薄。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CT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检查图像。结果9例病例中,肿瘤位于胰头者3例,位于胰尾者5例,位于胰体者1例,肿瘤直径约1.7~7.8cm,平均约4.2cm。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其余8例为囊实性,3例肿瘤组织内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囊性成分不强化,实性成分及包膜呈动态强化。结论CT能够较明确的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患者的术前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结果肿瘤2例发生在胰头颈部,10例发生在胰尾部。直径3.0~10.4cm。3例为实性病灶;9例为含有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3例肿瘤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5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强化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33个病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MRCP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性囊肿1例,囊壁薄且均匀,囊内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潴留性囊肿2例,均与胰管相通,其中1例伴发胰头囊腺癌。假性囊肿2例、坏死性包裹4例,均有胰腺炎病史,2例假性囊肿囊壁均匀,囊内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4例坏死性包裹囊壁厚薄不一,囊内信号不均。浆液性囊腺瘤5例,囊壁及间隔纤细,各囊腔之间信号相同,3例呈蜂窝状。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可见壁结节,3例患者各囊腔间信号一致;黏液性囊腺癌5例,均可见壁结节,各囊腔间信号不一。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呈与主胰管相通的“葡萄串”状囊性病灶。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3例为囊实性,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MR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LAMN患者临床资料和MSCT表现,其中6例平扫,其余22例包括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28例LAMN中,肿瘤位于右下腹阑尾区21例,位于中腹部3例,位于盆腔4例。18例呈管状,8例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肿瘤平均长径(5.42±2.31) cm,平均短径(2.42±1.35) cm。囊腔平扫平均CT值(13.25±6.78) HU,12例囊壁均匀薄壁,16例壁厚薄不均匀。14例囊壁伴有钙化,呈点状、线状或蛋壳样,5例囊壁有结节。8例伴肿瘤周围脂肪间隙模糊,9例回盲部周围散在淋巴结显示,4例伴有肿瘤周围局限性积液,3例肿瘤破裂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4例发生局限性肠梗阻。22例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7例囊壁未见强化,5例囊壁及壁结节轻度强化,4例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6例囊壁轻度或中度强化。结论:LAMN临床虽然少见,但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运用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SCPT)的CT诊断及与胰腺其他囊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SCP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肿瘤位于胰体尾部,3例位于胰头体交界区,肿块大多数较大,最大截面达10 cm×10 cm,最小3 cm×4 cm,均含囊实性成分,但大部囊性成分较多;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CT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成分可见明显强化,至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4例患者有钙化.结论 胰腺SCP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注意与胰腺癌,黏液性、浆液性囊性瘤或癌及假性囊肿等鉴别,有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SPT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SPT在螺旋CT上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38例患者中,女35例,男3例,共39个病灶(1例为胰头、胰尾各1个病灶),其中囊实性36个(92.3%),实性3个(7.7%);胰体部、胰尾部各13个(各33.3%),胰颈部7个(17.9%),胰头部6个(15.4%)。36例(94.7%)病灶包膜完整,与胰腺实质分界清晰;2例(5.3%)病灶局部与胰腺组织分界不清,其中1例伴肝脏转移。11个(28.2%)病变内可见钙化。三期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进一步强化,但病变实性部分强化低于正常胰腺组织。本组1例(2.6%)肝内见相似强化结节灶,余病例胆总管、胰腺管均未见扩张,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SPT的MD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术前CT检查对SPT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照  张丽  刘斌  赵旖旎 《安徽医药》2017,38(10):1316-1318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病灶部位及最长径、内部成分(包括囊变、坏死、钙化)、包膜完整与否、平扫CT值及增强后三期CT值。结果 11例(84.62%)病灶位于肾上腺区,2例(15.38%)位于腹膜后(分别位于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胰腺体部与腹主动脉之间);病灶长径2.31~15.00 cm,平均6.27 cm,其中5例(38.46%)长径<5 cm,6例(46.15%)长径5~10 cm,2例(15.39%)长径>10 cm;1例(7.69%)出现钙化,5例(38.46%)囊变,7例(53.85%)坏死,1例(7.69%)囊变与坏死程度相当,13例(100%)病灶有完整的包膜;病灶CT值:平扫(46.58±15.14)HU,皮质期(116.08±17.85)HU,髓质期(108.04±16.07)HU,延迟期(102.86±12.18)HU;4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例诊断为副节瘤,1例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伴囊变坏死,1例诊断为肾上腺良性病变,1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待排,1例诊断为无功能腺瘤,2例诊断为腺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间叶组织来源肿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囊实性占位。结论 嗜铬细胞瘤有其典型的影像表现,多发生于肾上腺区,少数见于肾上腺外腹膜后区。当病灶体积大、内部坏死或囊变、包膜清晰、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且以动脉期强化最为显著时,提示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中发生于胰头区和胰体尾部各3例,其中1例发现肝脏转移。CT表现为胰腺稍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楚,其内均可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胰腺期及平衡期肿瘤可持续强化或变成等密度。MRI平扫及动态增强信号表现与CT所见大体相似,但MRI在动脉期及胰腺期瘤体周围环形薄壁高信号强化为其特有特征。结论 CT和MRI结合检查,能显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特征,在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I表现。本组11例行CT扫描,9例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发生于胰头部3例,胰头颈部1例,胰颈部1例,胰体部1例,胰体尾部5例,胰尾部3例。本组14例病灶均为单发。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10例,不规则分叶状4例。肿瘤最大径线2.1~10.8cm(平均7.77cm)。CT平扫均显示密度不均,其内见大小不一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延迟期中度-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均强化不均,呈进行性强化,3例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灶,2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侵犯邻近胰腺,1例伴肝转移。MRI多表现为较大的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或混杂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呈中等度持续性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的密度或信号变化能够反映病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在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观察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转移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余祥  罗小平 《江西医药》2007,42(2):110-1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6例甲状腺转移癌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原发食道癌2例,肺癌、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各1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单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甲状腺叶内单个结节状低密度灶,重度强化,但仍呈相对低密度,边缘清楚或部分模糊,其中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强化.多发结节肿大型2例,表现为甲状腺显著肿大伴内多发结节低密度灶,不均强化伴内不规则坏死区,其中1例伴有粗钙化灶.结论 甲状腺转移癌CT表现多种多样,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肿大型,厚壁囊变型,病灶内可伴钙化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相似,无特征性,确诊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但有恶性肿瘤既往史,年龄大于50岁,CT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肿大或厚壁囊性灶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转移癌可能,CT能为临床提供转移灶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及有无同时伴颈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的推移、侵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资料。结果:(1)非赘生性囊肿和囊腺瘤的特征为薄壁的囊性肿物,壁与间隔薄且规则。CT可识别囊内新近出血。(2)肿物内含脂肪成份,囊壁隆起的实性结节处见结节状钙化或牙齿是囊性畸胎瘤定性诊断的特征性表现。(3)恶性囊性肿瘤的特征为囊壁与间隔不规则增厚,其内可发现乳头状或不规则实性成份。结论:CT是诊断卵巢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的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尾部3例,体、颈部2例。7例呈圆形,2例呈分叶状。瘤体直径2.7~12.6cm,平均4.9cm。②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8例呈稍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4例可见钙化;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7例,中度强化2例;门脉期7例实性部分呈渐进填充强化,2例较动脉期强化无明显变化;延迟期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包膜动脉期轻或中度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2例位于胰头颈体部肿瘤不同程度推压邻近血管;1例位于胰尾推挤脾门;3例胰头区肿块推压十二指肠。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病理特征,做出正确诊断,同时还能准确显示包膜、肿瘤与胰腺及邻近结构解剖关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