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1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3例,其他肝功能异常患者147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NCA及其他相关自身抗体,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患者中,ANCA阳性16例,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7.6%。16例ANCA阳性患者中AIH11例,PSC3例,慢性乙型肝炎1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41例AIH中,11例ANCA阳性(11/41,26.8%),同时伴有ANA阳性,核型以均质型为主(8/11,72.7%);30例ANCA阴性者中,25例ANA阳性,核型多样化,均质型仅占20.0%(6/30)。结论本研究中AIH中的ANCA阳性率仅为26.8%,以高滴度为主;ANCA阳性AIH患者ANA均阳性,其核型以均质型为主,且未观察到特殊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云慧 《沈阳医学》2003,23(3):106-107
目的 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肝细胞膜抗体(LMA)、抗线粒体抗体(AMA),来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筛选出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而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的病人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38份血清中有9例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自身抗体,其中ANA阳性5例,SMA阳性4例,LKM阳性4例,SLA阳性1例,LMA阳性2例,抗线粒体抗体阳性2例。结果 全为阴性的血清标本29例;而对照组健康人只有1例ANA呈阳性。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组以存在自身抗体为特点的肝损害疾病,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对一部分AIH病人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抗体I型(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和抗肝细胞浆I型抗原抗体(LC-1)。结果:A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HBV、HCV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8.8%、88.2%、40.0%、5.0%、10.0%、3.3%。AIH组的LKM-1、SLA和LC-1抗体阳性检出率17.6%、5.9%和11.8%,PBC组AMA-M2和gP210及SP100抗体的阳性检出率91.3%、26.3%及18.7%。HCV组检出1例LKM-1抗体阳性,阳性率5.0%。PSC组、HBV组及正常对照组未检出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IH和P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根  刘金涛 《中外医疗》2012,31(34):188-189
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重要意义,检测结果能作为医师其它有效诊断方法和信息的辅助手段。在实践应用中应结合受检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它诊疗程序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炎性肠病(IBD)患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率,及其针对的靶抗原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克隆病(CD)及50例正常者进行ANCA的筛选测定,用ELISA检测ANCA针对的不同靶抗原.结果 42例UC患者中血清ANCA阳性者占65.6%,均为核周型染色,明显高于CD患者ANCA的阳性率(6.7%,P<0.05).UC患者ANCA针对的抗原主要是增加通透性杀菌蛋白(BPI).BPI-ANCA的阳性率随着UC疾病程度的加重而有升高趋势,重度组比轻度组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ANCA与BPI-ANCA的阳性率与UC的病变部位无明显关系.结论 ANCA对IBD特别是UC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BPI是UC患者ANCA的主要靶抗原,BPI-ANCA的检测不但有助于UC和CD的鉴别诊断,而且是判定UC疾病活动性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分布及特征,探讨ANC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在诊疗中对病情做出更加精准判断,并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同时进行间接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ANCA为阳性的住院患者信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析ANCA阳性患者247例,其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106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141例,患者60岁以上ANCA阳性率均有所增高(P<0.05)。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占比最高,达143例(57.89%),除常见的呼吸系统(17.41%)及肾脏(21.86%)受累外,有15例患者(6.07%)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其他疾病以pANCA阳性为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SSc)等疾病中均有分布。pANCA阳性SLE患者中81.82%...  相似文献   

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血管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08例分析谭立明(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1985年vanderwoude等[1]用健康人血液中性粒细胞为抗原基底,经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随机抽取确诊AIH患者与非AIH患者的生化与免疫学资料,分为诊断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免疫学指标中抗核抗体ANA(t=2.63;P=0.005)、平滑肌抗体SMA(t=2.54;P=0.004)、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杭体ANCA(t=1.97;P=0.007)的阳性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AIH在60岁后发病的占成年AIH人数的68.6%.结论 ANA、SMA、ANCA在AIH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同时密切注意老年患者的生化与免疫指标,达到AIH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现状,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7~2010年临床初诊为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186例患者的主要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31.7%,其中抗核抗体(ANA)阳性42例(22.6%),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4例(7.5%),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5例(2.7%),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阳性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检出率分别为9.7%和7.5%;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自身抗体为ANA,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主要出现AMA抗体;95%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32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较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有诊断价值,分析肝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等实验室数据也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20-1021
病毒一直被怀疑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触发因子,有人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启动因子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靶细胞中的抗原成分发生变化,或病毒蛋白与正常组织间有同源性而诱发自身免疫。文献报道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但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不明。本文收集了117例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HF),检测其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旨在探讨自身抗体的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血清中,有抗自身组织或器官的自身抗体。凡是抗细胞核成份的自身抗体统称为自身抗核抗体(Autoantibodies to Nuclear Antigens,ANA)。在细胞核内的抗原存在于核酸(DNA或RNA)、蛋白分子(组蛋白或非组蛋白)或组成核酸和蛋白的抗原决定簇上(如核糖核酸抗原、核糖核蛋白抗原等)。不同的ANA有对这些不同核成份的免疫特异性。循环ANA的临床意义是由于在系统性风湿病中病人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存在,表1中列出这些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中抗dsDNA抗体,ANCA,抗磷脂抗体及补体C3、C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活动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符合美国ARA标准(1982)的SLE病人的临床情况,并对抗dsDNA抗体,补体,ANCA,抗磷脂抗体等指标与SLE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C3下降较C4下降对诊断SLE活动更具价值,dsDNA抗体升高(尤其是〉30%),对SLE活动的判断很有价值。C3下降(尤其是〈0.5s/L)及dsDNA抗体升高,应对病情活动加以判断,当补体C,、C。均低而dsDNA抗体升高时对诊断SLE活动价值最大。64例活动期患者ANCA阳性率略高于非活动期患者,检测SLE患者的ANCA可能有助于判断该疾病的活动性。抗磷脂抗体对病情活动监测有意义,联合测定对于SLE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更有意义。结论血清中自身抗体:ds-DNA抗体、ANCA、抗磷脂抗体及补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免疫条带技术检测4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28例丙型肝炎(HCV)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在各组肝病标本中的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9.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5.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60.0%、HBV 7.9%、HCV 17.8%,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8%,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检测35例抗-HCV阳性者的自身抗体情况,并与30例HBsAg阳性者及3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HCV阳性者ENA阳性率为42.9%,自身抗体总检出率为62.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HBsAg阳性者(P<0.05)。提示抗-HCV及HBsAg阳性者可检出某种自身抗体,表明其免疫系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讨论了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核点(Sp100)抗体、抗核膜(gp210)抗体、抗肝细胞胞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体)。92例患者分为4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体、抗SLA/LP抗体、抗LC-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14.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89.7%、93.1%、89.7%、58.6%、31.0%。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 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 9例(30%),AMA 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ANA、ENA、ds-DNA、ANCA四种自身抗体对SLE患者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盐水可提取性抗原多肽抗体谱(E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SLE诊断,监测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免疫印记技术测定ENA多肽抗体谱,金标法测定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A。结果;SLE患者组这四项指标都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这四项指标对SLE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各不相同。结论 ANA作为SLE最重要的一类抗体,可作为初筛指标,ENA7个位点抗体检测提高AN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DSDNA抗体可作为治疗监测的指标,ANCA对病情活动监测有意义,联合测定对于SLE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其靶抗原检测在肾炎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100例肾炎综合征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其阳性的2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靶抗原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结果 ⅡF检测肾炎综合征ANCA阳性率为29%,其中胞浆型10%、核周型19%。急性型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阳性率分别为56%、20%和15%。ELISA检测在急进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大多数识别靶抗原MPO,狼疮性肾炎ANCA不识别MPO或PR3。结论 ANCA在急性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中阳性率高,有重要诊断意义,对狼疮性肾炎活动及疗效判断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为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敏感的诊断指标[1]。血管炎是指血管壁炎症和坏死的临床病理过程,可累及多系统器官,特别是肺和肾并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多见[2~4]。该组疾病的发病机理还待进一步的探讨,由于受累血管大小、范围等不同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如何对其进行分类、诊断及治疗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38例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其中女性113例,男性25例,年龄14~77岁,平…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张立新 《吉林医学》1996,17(1):9-10
本文以健康成人嗜中性粒细胞做抗原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169例患者及48例健康成人血清中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发现12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血清中有9例阳性,占75%,肾小球肾炎(GN)、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中P-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10%、8.3%、4.2%和5.1%,未见C-ANCA。C-ANCA仅出现于WG患者血清中,有较强的特异性,动态观察表明,活动期与非活动期WG病人ANCA阳性率及其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C-ANCA对WG的诊断特异性较高,ANCA与WG活动性有关,可做为判断WG活动性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