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狂犬病病死率居传染病之首新华社消息从卫生部今年关于传染病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01年全国报告狂犬病死亡数862例,病死率高达95.88%,高居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2001年,发病数量居前10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伤寒、梅毒、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猩红热。由于狂犬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涉及的部门多、难度大,迅速遏制尚有一定难度,估计今年狂犬病发病将不会低于2001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区2005~2008年上半年各医疗机构上报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上半年谋区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61.39/10万,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和麻疹,占总发病数的95.32%;年均死亡率为1.95/10万,死亡率相对较高的为肺结核,占总死亡数90.16%.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2.0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等是近几年来某区主要的传染病,且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等传染病的防制工作,重点防制人群是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州市零陵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零陵区1996-2005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零陵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共计8997例,年均发病率157.41/10万,死亡58例,年均死亡率1.01/10万,10年间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2.77%,死亡人数据第1位的传染病为狂犬病,占死亡总数的60.34%。结论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是该区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2000年后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递增,狂犬病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亟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东阿县1961~2003年部分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东阿县1961~2003年部分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东阿县部分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1961~1970年疟疾居首位,1971~1980年与1981~1990年均为流感居首位,1991~2000 年流行性出血热为主要传染病,2001~2003年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出血热居前3位;痢疾、百日咳始终居前5位。[结论]主要传染病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今后的防治重点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出血热与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1991~2000年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波市自1991年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分型报告以来,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 对1991-2000年甲,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宁波市1991-2000年甲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2.63/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病死率为0.05%;甲型肝炎发病呈缓慢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2.55/10万,死亡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0.40%;10年间发病率相对平稳。结论 病毒性肝炎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影响宁波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高峰主要是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1997-2006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 结果 1997-2006年郴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计69 154例,年均发病率152.20/10万,死亡565例,年均死亡率1.24/10万,总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42%;死亡数居首位的是狂犬病,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63.89%. 结论 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是郴州市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近6年来,狂犬病、HIV/AIDS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1 资料来源新郑市1991———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汇审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新郑市统计年鉴》。2 统计结果2.1 流行概况 1991———200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5882例,病死率为0.20%。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0.27/10万,死亡率为0.20/10万;发病构成由高到低排在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淋病和麻疹。2.2 动态变化 全市1991—2000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波动在41.01/10万~198.84/10万之间,除1992年病毒性肝炎出现小的暴发流行,使该年发病率明显拉升外,其余各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0 - 2017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法定传染病的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更为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 - 2017年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结果 2010 - 2017年法定传染病发病37种53 665 896例,年均发病率494.2617/10万,主要为乙类和丙类(共35种53 665 495例)。乙类中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肝)和艾滋病具有血源性及性传播特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份下降(P = 0.037,P = 0.023),而艾滋病上升(P = 0.003,P = 0.002);肺结核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发病率随年份下降(P = 0.001),而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7年发病率(≥1.75倍)和死亡率(≥1.90倍)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狂犬病属于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份下降(P = 0.002,P = 0.002)。丙类中手足口病通过肠道传播,发病率(≥120.2142/10万)一直较高。结论 中国法定传染病以乙类和丙类流行为主,且主要集中在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狂犬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但仍应重点防控,其余病种应根据其特点,改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月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十三种(除梅毒、淋病),计9294例,死亡15人,与去年同期比,报告发病率下降25.28%,死亡率上升17.92%,其中下降的疾病有病毒性肝炎、脊灰、麻疹、百日咳、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体病、疟疾,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开平市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开平市2003—2009年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9年开平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9 57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0.06/10万,死亡5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1.13/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分别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0.99%、38.22%和9.43%;死亡率居前2位的病种是艾滋病和狂犬病,分别占乙类传染病死亡总数的77.19%和8.77%。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H IV感染/艾滋病的年发病率在2003—2009年间也有明显上升。开平市在历经13年后于2008和2009年再次出现了本地感染狂犬病病例。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狂犬病、H IV感染/艾滋病是开平市的主要乙类传染病,今后要加强对这些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开平市乙类传染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四川省184个县(区、市)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2种,报告发病总数301 975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 209人;年报告发病率368.9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48/10万,病死率0.40%.结论 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丙类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是近年影响法定传染病总体疫情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对丙类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巢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巢湖市2004~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巢湖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9种71 636例,发病率在143.582/10万~304.596/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07.484/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8.73,P〈0.01)。甲类1种4例,乙类19种50 672例,丙类9种20 960例;乙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46.765/10万、60.708/10万。结论巢湖市传染病发病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和乙肝发病较多,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发病明显上升。应进一步加强多发病和重点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东省某市1964-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变化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不同年代、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变化趋势。结果 1964-2016年,广东省某市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9种共计1 128 322例,报告死亡病例9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 418.5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17/10万。60~80年代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麻疹、流感、痢疾、百日咳、病毒性肝炎为该时期传染病发病谱的主要优势病种。90年代至今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病毒性肝炎、淋病、梅毒、肺结核为该时期传染病发病谱的主要优势病种。肠道传染病从70年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发病率最低为9.80/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从70年代开始发病下降,2010-2016年回升与登革热疫情流行有关。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发病大幅度下降。结论 1964-2016年广东省某市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53年间传染病发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时期传染病防控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绵阳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和传染病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本地区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各类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17 066例,总发病率321.2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76.42/10万)、乙肝(63.42/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49.20/10万)、手足口病(43.82/10万)、梅毒(29.50/10万)。结论 2010年绵阳市网络报告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是今后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5-2516
目的了解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门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52.27/10万,死亡率为1.05/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细菌性痢疾。结论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青神县2001-2010年传染病流行现状,掌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神县2001-2004年年报表和2005-2010年网络报告传染病年统计疫情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青神县2001-2010年报告传染病疫情共有20种4 401例,均为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甲类无报告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23.82/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3 978例,丙类传染病5种423例,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肝炎(报告只有甲、乙肝)居首位,肺结核居第2。夏秋季发病率略高。性别男女比为2.14∶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集中在15~50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69.1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3.69%)。结论肝炎和结核病是青神县的主要传染病,今后应建立安全有效传染病防御机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息烽县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息烽县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全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6786例,死亡42人。年平均发病率为281.27/10万,死亡率为1.74/10万,病死率为0.62%。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肺结核、痢疾和病毒性肝炎,分别为135.41/10万、55.42/10万和51.31/10万,是息烽县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呼吸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41.09/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92.80/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第2位;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在4.47/10万~25.90/10万之间波动;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其发病率在19.10/10万~71.10/10万之间波动;新生儿破伤风年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结论10年间息烽县肠道传染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呼吸道传染病大幅度上升,肺结核发病构成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近10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 - 201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3种42 879例,报告发病率273.57/10万;死亡91例,报告死亡率0.58/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16 496例,报告发病率105.05/10万;死亡90例,报告死亡率0.57/10万,丙类6种26 383例,报告发病率168.01/10万;死亡1例,报告死亡率0.01/10万。2008 - 2017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该市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在继续加强乙类传染病如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邑县2011年传染病疫情特征,为有效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邑县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179例,报告发病率为268.79/10万,病死率为0.65/10万,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丙肝发病数位居前5位。结论今后大邑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当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丙肝等多发病、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并加强对幼儿、学生、农民、学校等重点职业(人群)和场所的传染病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97-2006年广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安市1997-006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甲类1种,乙类18种)99740例,年均发病率为225.72/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3.33/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75.3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0.16/10万,居第3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年均发病率为6.67/10万,居第4位。结论广安市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2004年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