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晓路  高哲  孙云 《中国药事》2014,(8):917-920
目的 研究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术后胆囊收缩障碍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 选择12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汤,连服20天;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口服等体积的水,连服20天;在实验治疗期间,对上述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3天、术后30天对胆囊进行超声波指标测定,测定条件是空腹、服用脂餐0.5小时后、服用脂餐1小时后,应用超声波测定胆囊最大纵切面积、长径、短径,计算胆囊超声容积、排空率指标,并在术前3天、术后30天测定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的容积、排空、排空率及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浓度.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胆囊容积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胆囊容积较术前没有显著性改变;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胆囊容积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试验组胆囊容积比对照组患者的胆囊容积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浓度比较:术前两组CCK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CCK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CCK浓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血清CCK浓度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贲门癌术后出现胆囊排空障碍,术后胆囊容积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扶正利胆汤可以提高血清CCK浓度,改善术后胆囊容积,对于贲门癌术后的胆囊收缩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长度变化及与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的关系。方法用随机取样法,随机选取80例符合实验研究要求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20例体检合格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B超来测定肝外胆管直径的长度。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测定血浆CCK的浓度,对比两组肝外胆管直径长度与血清CCK浓度变化的差异及实验组术后3和6个月时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长度的差异,并进行准确记录,统计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肝外胆管直径较术前增大,CCK浓度也增加,与术前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肝外胆管直径有明显的回缩,CCK浓度降低,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浆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胆囊切除术前后血浆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也呈现显著的动态变化,而且,肝外胆管直径与血浆CCK浓度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胆囊收缩素对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70年代中期Vanderheaghen等人在哺乳类脑中发现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以来,大量的研究集中在CCK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上,实验已显示出CCK是哺乳类脑中含量最高的神经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近年来,除了CCK对痛觉、摄食行为、内分泌等方面有重要调节作用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种脑-肠肽对记忆过程同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及与胆囊收缩素CCK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68例常规体检示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对照组的肝外胆管直径、血清CCK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肝外胆管直径、血清CCK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外胆管直径与血清CCK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且与CCK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豚鼠胆囊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30只雄性豚鼠随机均分为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处死,观察禁食情况下胆囊体积、胆囊胆汁的外观以及胆汁中胆固醇结晶发生率。制作胆囊平滑肌条,在恒温、氧浴的条件下体外观察胆囊肌条自发性收缩的频率和收缩张力;观察胆囊肌条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胆囊收缩素(CCK)和氯化钾(KCl)的反应。结果实验组胆囊体积为对照组的1.6倍;实验组胆囊胆汁浑浊,而对照组胆囊胆汁清亮;实验组胆囊胆汁的胆固醇结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vs.13.3%)(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胆囊肌条对ACh(10-4 mol/L)和CCK(10-7 mol/L)的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糖尿病胆囊平滑肌对兴奋性神经递质ACh和胃肠激素CCK反应减弱。该异常反应可能导致胆囊运动减弱、胆汁淤滞和胆囊体积增加。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肥胖大鼠胆囊收缩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针刺对中枢和外周肥胖大鼠胆囊收缩素 (CCK)、瘦素和胰岛素 (INS)含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以及中枢和外周CCK、瘦素和INS含量的变化。结果 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以及血清瘦素和INS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水平 ,而大脑皮质、孤束核和血清CCK以及下丘脑瘦素和INS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肥胖指标与中枢和外周的CCK水平呈负相关。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 ,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INS水平明显回降 ,而大脑皮质、孤束核和血清CCK以及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均呈明显回升。结论 大脑皮质、孤束核和血清CCK水平异常低下以及瘦素和INS血脑转运异常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因素。针刺对中枢和外周的CCK、瘦素和INS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戴树龙  杨士勇  潘超  周琎 《江苏医药》2015,41(3):265-267
目的 分析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羧肽酶E(CPE)的表达,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肝胆手术留取肝活检标本30例.其中,胆囊胆固醇结石20例(结石组),胆囊无结石患者10例(对照组).利用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肝脏CPE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表达;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清总三酰甘油含量,分析胆汁成分及胆固醇饱和指数(CSI).结果 结石组胆汁总胆固醇、胆汁总脂含量及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血清CCK、肝脏CPE mRNA表达及CPE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患者血清CCK含量与肝脏CPE mRNA表达呈正相关(r2=0.710,P<0.05).结论 肝脏CPE表达降低可能导致血清C CK分泌减少,进而诱发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实时检测技术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容积,计算收缩率;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组中的胆囊收缩率正常者和胆囊收缩率降低者,其空腹胆囊容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胆囊收缩率降低者血浆胆囊收缩素也低。结论胆囊空腹容积增大造成胆汁淤积、成分改变与结石形成有关;胆囊收缩率降低其排空功能下降,陈旧胆汁不能及时排出易导致结石形成;胆囊收缩素减少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促进胆囊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在胆源性胰腺炎(Biliary pancreatitis,BP)发病中的作用及胆囊结石患者胰腺炎发病率高于肝胆管结石的原因。方法选用辽宁省人民医院2003-10-2004- 10收治的普外科住院患者及门诊体检中健康人群共163例(其中有30名正常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既往无肝胆、胰腺病手术史,无梗阻性黄疸病史(包括本次入院)。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30名)、胆囊结石组(78例)、肝胆管结石组(24例)、BP组(21例)。检测其血浆CCK浓度。结果BP组血浆CCK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胆管结石组及胆囊结石组(P<0.01),胆囊结石组血浆CCK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肝胆管结石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肝胆管结石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以BP组为病例组,其余三组合为病例对照组。计算不同CCK浓度分组的相对危险度即比值比(OR值),结果BP病例组与病例对照组按不同的CCK浓度分组后,其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其OR值是随着CCK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即随着CCK浓度的增加患胰腺炎的相对危险性也增加。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血浆CCK浓度明显高于肝胆管结石患者,是胆囊结石患者胰腺炎的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CCK浓度与BP发病有密切关系,可能为BP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对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仿 《海峡药学》2007,19(6):56-57
目的 测定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对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单味延胡索及其与川楝子配伍后的两种水煎液,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单味延胡索及其与川楝子配伍中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别是0.3713mg·g-1及0.4369mg·g-1,配伍后较单味延胡索的含量高0.0656mg·g-1.结论 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能够提高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功能与术后排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指标(空腹胆囊容积、胆囊最小剩余容积、胆囊收缩指数)变化情况;分析胆囊收缩功能指标与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平均...  相似文献   

12.
玉米须多糖降低实验动物体重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玉米须多糖(SMPS)减轻实验动物体重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MPS灌胃后,小鼠和大鼠胃排空、肠蠕动、胆汁分泌量、胆囊重量、体重、摄食量、血浆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的变化。结果SMPS能够增加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缩短首次排黑便时间,增加排便数量,减轻胆囊重量;同时发现,SMPS能够抑制大鼠食欲,减轻体重,延长胃排空的时间,加快肠内容物移动速度,促进胆汁分泌,升高血浆CCK含量。结论SMPS降低体重的有效机制可能与其升高血浆CCK含量,使胃排空时间延长,食欲降低,肠蠕动加速,排便数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西沙必利提高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提高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及其防石和排石作用。方法 应用B超对比研究口服西沙必利前后健康对照组(9例)及胆囊结石组(21例)胆囊大小,周长,面积和脂餐后60~120分钟间最大胆囊收缩率(PRGC)的差异。结果 结石组 PRGC(2.6%±17.3%)明显低于对照组(54.7%±11.3%),P=0.0003。结石组空腹胆囊面积(18.3±11.8 cm2)大于对照组(1.12±2.14 cm2),P< 0,05。口服西沙必利前后两组胆囊周长,面积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石组PRGC服药后(41.1%±14.7%)较服药前(27 5%±14.7%)有明显提高,P=0 0134,PRGC提高者11/13(84.6%)。两组 PRGC的提高幅度与服药前 PRGC呈负相关,r=-0.5192,P=0.0272。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存在动力障碍,空腹胆囊面积大于正常人而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西沙必利对正常人和胆囊结石患者均能明显提高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提高幅度与服药前PRGC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针刺阳陵泉致胆囊收缩改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0例均无胆胆囊病理改变之超声征象及临床表现的正常人、做针刺阳陵泉、后胆囊收缩状态的B型超声实验观察,以胆囊最大纵断面之容积做判定指标。结果显示,针刺阳陵泉15-30min后,能引起胆囊收缩,其收缩效果确切。说明,针刺阳陵泉对胆囊收缩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0例均无胆囊病理改变之超声征象及临床表现的正常人,做针刺阳陵泉前、后胆囊收缩状态的B型超声实验观察,以胆囊最大纵断面之容积做判定指标。结果显示,针剌阳陵泉15~30min后,能引起胆囊收缩,其收缩效果确切。说明,针剌阳陵泉对胆囊收缩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阶段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65例,对照组60例。脑出血病例分别于发病24h,3d,2、5、8周抽静脉血2mL,分别测定血浆SS和CCK-8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之间也相互比较。结果患者急性期血浆中SS和CCK-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逐渐降低(P<0.01或P<0.05),但CCK-8从第2~4周无明显变化(P>0.05),到第8周CCK-8仍高于对照组(P<0.05)。SS高血压脑出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和CCK的确参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和恢复过程,但在恢复期的变化规律不同,说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肠胰脂肪酶抑制剂对肥胖症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和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已有研究证实短期(1月)和长期(1年)胃肠胰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120mg,1日3次)配合合理的饮食控制治疗对肥胖症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均有加大抑制作用,同时伴有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的降低.今后仍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观察时间的试验来动态观察减重对胆囊运动功能、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改变,以进一步证实减肥药物对肥胖症患者胆囊运动功能的加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沙必利提高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提高胆囊结石患胆囊收缩功能及其防石和排石作用。方法 应用B超对比研究口服西沙必利前后健康对照组(9例)及胆囊结石组(21例)胆囊大小,周长,面积和脂餐后60-120分钟间最大胆囊收缩率(PRGC)的差异。结果 结石组PRGC(28.6%±17.3%)明显低于对照组(54.7%±11.3%),P=0.0003。结石组空腹胆囊面积(18.3±11.8cm^2)大于对照组(12.12±2.14cm^2),P<0.05。口服西沙必利前后两组胆囊周长,面积的变化差异均无显性。结石组PRGC服药后(41.1%±14.7%)较服药前(27.5%±14.7%)有明显提高,P=0.0134,PRGC提高11/13(84.6%)。两组PRGC的提高幅度与服药前PRGC呈负相关,r=-0.5192,P=0.0272。结论 胆囊结石患的胆囊存在动力障碍,空腹胆囊面积大于正常人而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西沙必利对正常人和胆囊结石患均能明显提高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提高幅度与服药前PRGC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龙  胡云  吴敏  田成功 《江苏医药》1999,25(3):182-183
用B超对56例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和20例正常人进行胆囊排空的测定,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发现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空腹胆囊体积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大。正常对照组的最大胆囊排空指数在脂餐后60分钟,糖尿病组的最大胆囊排空指数在脂餐后的120分钟。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较差,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排空更差,且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其改变与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方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484-48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下胆囊收缩试验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用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黄疸患儿,观察和记录胆囊形态及餐前餐后变化。结果检查19例黄疸患儿,6例胆道闭锁患者5例餐前餐后胆囊形态僵硬,无变化;13例肝炎综合征婴儿10例胆囊形态改变明显。结论此超声检查方法特异性高,胆道闭锁患儿胆囊形态具特异性,可作为推广诊断胆道闭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