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和欢乐,没有孩子的家庭往往被认为是不幸的。可是,美国一位长期从事家庭关系研究的专家却发现,许多夫妇有了孩子以后,他们婚姻生活的幸福质量便开始下降。直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家庭之后,夫妻关系才又恢复如故。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比起其他任何一种能引起家庭纠纷的根源来说,孩子更容易挑起父母不和向。  相似文献   

2.
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情绪影响极大,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都在思索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为何这些问题又在孩子身上重复出现了。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如何才能带给孩子好的传承值得深思,千万别让原生家庭困住孩子。  相似文献   

3.
孟磊 《健康人生》2009,(2):14-14
在不少的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孩子的饮食要求,家长常常是有求必应,致使有的孩子一天到晚嘴不停。殊不知,孩子一味地贪吃会伤害大脑。  相似文献   

4.
保姆、月嫂、育儿嫂或者老人帮忙带孩子,其中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成为许多家庭热议的话题。由于家庭成员的改变而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孙杰老师将其划分为三类:核心家庭(父母自己带孩子)、源家庭(祖辈带孩子)与混合家庭(保姆、月嫂等人帮忙带)。而无论由谁帮忙带孩子,其核心都只有一个,即父母永远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主导者,父母才是育儿的CEO。  相似文献   

5.
心怡 《家庭医学》2013,(6):32-33
小编的话孩子3岁之前是一个家庭最繁忙的阶段。宝宝整天离不开人,年轻的爸爸妈妈要为蒸蒸日上的事业也为支撑起家庭奔波于职场,于是,年迈的老人"披挂上阵"挑起带孩子的重担。养孩子要举全家之力,是大多数家庭必须要面对的一种现实选择。既然  相似文献   

6.
在不少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想吃什么,家长常常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致使有的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嘴.殊不知,孩子一味贪吃伤害大脑.  相似文献   

7.
李京 《大众健康》2010,(9):112-112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呈现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中——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孩子成了全家关注的焦点。家长们舍得给孩子花钱买衣服、早期教育投资、舍得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1.幸福家庭的经历 家庭是孩子的依归,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恋爱、结婚、怀孕、生育是人生必然的历程,孩子是爱的结晶,足一个家庭快乐的源泉,没有孩子的家庭足不完美的。如今,家庭生育问题不仅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是我网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很多家庭完整的局面要被打破.尤其近年来,农村务工人员的增多,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寄养儿童等特殊家庭孩子.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而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却过早地失去了正常家庭的氛围,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在这个年龄段承受的悲欢离合.尤其农村中夫妻双方一旦离婚,往往是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孩子只能归属一方,另一方根本不会探护,也不能去探护.我从教20年来,见证了太多的特殊家庭变化以及特殊孩子的成长历程.因家庭的种种变故,往往引发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当,使这些孩子出现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发育等方面的偏差,甚至有的孩子因缺乏管教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孩子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情况,并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我对农村特殊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最新发现     
《中国保健营养》2009,(10):14-15
单亲家庭不影响儿童学习成长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稳定的家庭。只要家庭结构稳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不比其他孩子差。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家庭是否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而非拘泥于家中要有两个大人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2.
宋哲燕 《健康文摘》2009,(10):12-13
当今时代是一个弘扬个性的时代,与之相应的家庭教育,也应是家庭个性化教育。 家庭个性化教育弘扬孩子的独特个性,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特征,为孩子朝着适合自己所爱、所向、所能、所长的方向发展创造条件,走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3.
彭文晓 《家庭育儿》2020,(3):0003-0003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意义。孩子从家庭教育中学会行走和说话,懂得与人交往,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准则。然而当前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缺乏价值引导和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本文基于家庭教育的现状,谈一谈家庭生活教育的必要性,阐述家庭生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一出生,就象一粒种子落在家庭这一小块“土壤”上,本人是无法选择的。家长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都如同阳光,水分,养料一样培育着这棵幼苗。这时候的孩子毫无抗拒,毫无选择地接受这种影响。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家庭,是幼苗得以成材的最初苗床。  相似文献   

15.
陈玲丽 《家庭育儿》2020,(2):0018-001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长大后开花结果。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涵。良好的家风能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使自己为国家的富强、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习主席说:"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些父母在经营家庭的过程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作者结合自己作为学校心理老师的经历,结合自己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理念,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提出相关策略.父母与学校联手,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17.
卫生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孩子的个人卫生不仅展示孩子的外在形象,而且体现家庭的教养水平。卫生习惯是长时间逐渐形成的,是不容易改变的习以为常的生活行为。绝大多数不讲究卫生的成年人,往往小时候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怎样才能使邋遢孩子讲卫生、爱整洁呢? 一、让孩子生活在整洁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是孩子发育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园地,家长平时应该鼓励和帮助孩子参与家庭的美化工作。如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洗碗、洗衣物等。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可他(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家长头痛。其实没有哪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坏孩子",孩子的性格受成长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些与生俱来的"习性",掌握了孩子的成  相似文献   

19.
尊重也是爱     
刘敏 《健康世界》2011,(12):84-86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呢?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让很多家长陷入了困惑。有些家长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及早规划,芽琵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育子成才;有些家长认为应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大人完全没有必要包办一切。那么,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和人们观念的开放,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明显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要.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状况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使家长在家庭中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情感观.为了祖国和孩子的未来,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帮助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